文/姚海涛 生活中,很多人对自己要求近乎苛刻。力争每项工作都做到十全十美,做起事情来,也要求自己四平八稳、面面俱到。但一个人做事情不可能八面玲珑,为人处事也不可能左右逢源。 生活,是忙碌的(资料图 图源网络) 我们生活的常态是总有些遗憾,做事情也往往挂一漏万,也不可能受到所有人的欢迎。如果真的有这样的人,那也是孔子所反对的“乡愿”,是好好先生,是骑墙派,是沽名钓誉之徒罢了。 子贡曾经问孔子说:“如果一个人全乡人都喜欢、赞扬他,是否意味着这个人德行好呢?”孔子说:“未必吧。”子贡又问:“如果一个人全乡人都厌恶、憎恨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只凭这个,还是无法评判。我的观点是,不如受到善人的夸赞,受到不善之人的厌恶。” 原来事实真相是这样的:一个人的受欢迎程度与他的德行与才能并不完全成正比。俗语有言,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篇中也提到: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如果一味苛求完美,你的生活将会一团糟。十全十美只能存在于想象之中,属理想之地。所以,在现实中,不要以完美的标准去苛责自己。 踏上自己的征途(资料图 图源网络) 既然如此,一方面,我们不必施加给自己无谓的压力。另一方面,这决不意味着对此束手无策。 生活真相如此,谨提出如下几条建议,供大家参考。 第一,人贵有自知之明,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一个人的能力无论大小,也不可能胜任所有的工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胜场与长处。对于一个国家来讲,只有充分发挥每位国民的优长,形成最佳配比,才能达到最大合力,让国家变得富强。 人贵有自知之明(资料图 图源网络) 历史上的管仲可以算得上是有能力的人了。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但他在与桓公商量如何治国时,坦承自己并非全才。 他认为自己在开垦田地,利用土地资源方面,比不上宁速,于是推荐他出任农业大臣。在熟稔出处进退之仪节方面,比不上隰朋,于是推荐他主管礼仪的官员。兢兢业业地工作,敢于向国君进谏方面,比不上东郭牙,推荐他当谏议大臣。运筹帷幄之中,统领大军决胜千里之外,比不上王子城父,请推荐他当大司马。管理各类案件,维护社会秩序,比不上弦章,请让他当大法官。管仲认为这五个大臣各有自己的长处,需要大家协同,才能让齐国强大起来。 第二,臻于至善是永恒的人生话题,所以提升自身的道德、技能是一条无尽的路。既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正视人生缺点,承认并修正错误,就成为一条接近完美的捷径。只有这样,才能获得长足的进步,跨入新台阶。 人生之路,无限风光(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为了避免错误、提升自己,尧为进谏的人专门设置了鼓,舜设有专门供书写批评意见的表木,汤设置了主管纠正君王过失的官员,周武王设置了告诫自己的摇鼓。即使做到这样,他们还担心不知道自己的过失。 生活中虽然人不可能被所有的人喜欢。但人贵有自知之明,要敢于改正自己的错误。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不完美的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向着完美的目标进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