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老师: 某媒体刊文说:“江水泛滥,大有淹没小屋之势,好像身处濛濛水云之中。”请问其中“濛濛”的写法是否妥当?谢谢! 四川读者 武成森 武成森读者: 古时曾用“濛”字表示雨点细小。例如: (1)我来自东,零雨其濛。(《诗经·豳风·东山》) (2)是日濛雨晴,返景入岩谷。(唐代宋之问《温泉庄卧病寄杨七炯》) 上世纪汉字简化的时候,将“濛”简化为“蒙”,或者说将“濛”的表示“雨点细小”等意思归入“蒙”字里。 过去常用“空濛”一词来形容景物迷茫。例如: (3)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4)这里的水是白的,又有波澜,俨然长江、大河的气势,与西湖的静绿不同。最宜于看月,一片空濛,无边世界。(朱自清《南京》) 现在,例(3)(4)中的“空濛”都宜写成“空蒙”。《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中,只有“空蒙”而无“空濛”。有的词典还特别提醒读者“不要写作‘空濛’”。 日常中惯用的“蒙蒙细雨”也勿写成“濛濛细雨”。 顺便指出,跟“濛”简化为“蒙”的情况相同,汉字简化的时候,“矇(指眼睛失明)”跟“懞(指朴实敦厚)”也简化为“蒙”。 地名中一直使用的“濛”宜保留,不宜改为“蒙”。例如“濛江乡(吉林)”“濛江镇(广西)”“濛阳镇(四川)”中的“濛”,仍写成“濛”。 提问里“濛濛水云之中”的“濛濛”,是用来形容景物迷茫不清的样子,宜写成“蒙蒙”,句子宜改为“好像身处蒙蒙水云之中”。 《语言文字报》原主编 杜永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