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季璇 清明节前夕,江苏泰州靖江斜桥镇民政村村委雇佣大型挖掘机强行平坟事件,与天津津南区政府关于强制平坟的规定,再一次引起广泛关注,并引发对于当前所谓殡葬改革政策的批评。 从媒体披露的靖江市政府的一份殡葬改革文件看,《江苏省殡葬管理办法》规定“单穴不得超过0.7平方米,双穴不超过1平米”,还要排查整治家族墓地,一省之政府竟然规定民众去世之后的单人墓穴不得超过0.7平米,这种政策究竟有何法理依据和意义?至于禁止和清理家族墓地,更是对于传统伦理道德的严重破坏。 ![]() 今日台湾的丧礼 父母辞世是人生最深刻的哀痛,生养死葬是最起码的孝道,给逝者一个体面的丧礼是人类最基本的尊严。可是,这一切,将被各地单纯以简化为标榜的所谓殡葬改革摧毁殆近。 其实,丧礼是该简还是该繁,是该损还是该益,应当因时制宜,根据不同时代的实际情况而定。 中华虽然曾经号称礼乐文明,但经过长期反复激进反传统运动的破坏,尤其是十年文革的最后一击,导致了中国比春秋末期更为严重的一次礼崩乐坏。 面对此种情势,多少有点文化常识者都知道,文明重建的当务之急不是做减法而是做加法,不是继续摧残已经命悬一线的礼乐碎片,将曾经的礼乐之邦推向禽兽之国,而是培元气以养太和,仔细护佑命悬一线的民间礼乐教化传统并使之成功与现代社会衔接,为文明重建预留一丝生机。 ![]() 传统墓祭图画 可是,近来各地做法却是反其道而行之,这在所谓的殡葬改革中暴露无遗。目前,各地殡葬改革文件强调的就是一个简字,似乎殡葬改革除了简化之外再无余事。 其实,丧礼是一项具有多重意义的人生礼仪,它给逝者以尊严,给生者以慰藉,帮助人们从丧失至亲的巨大悲痛中恢复过来,通过慎终追远,以使民德归厚,在维护公序良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其意义绝不能仅从经济指标来衡量。 可是,由于经济考量成为殡葬改革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目标,工具理性排斥并取代了价值理性,致使殡葬改革中的咄咄怪事层出不穷。 在丧礼简化的口号下,一些地方对于民间残存的丧礼仪式肆意破坏,有的不许村民穿孝服致哀,有的不许村民设灵堂,不许丧礼用唢呐,更有的强行将三天丧期简为一天,以至于连最起码的祭典礼仪都无法举行,以至于村民感叹:“人死了还不如死一只狗!”。 更有甚者,一些地方政府运用公权力强行砸棺材、平祖坟,上门催促亲属当天就要将逝者火化,完全不顾及起码的人伦亲情,凡此种种,丧心病狂,天怨人怒,不一而足。 ![]() 2012年某地平坟毁碑旧影 某些地方官员的上述做法,体现的是他们对于文明与人道的惊人无知。古人认为:“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因为祭丧之礼关乎此岸与彼岸世界的连接,关系到人在世间最后的尊严,也关系到孝亲敬老的人伦底线。 孟子提出“养生不足以当大事,唯送死可以当大事”,认为与一切事生的礼仪相比,送死的礼仪才是真正的大事,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目前,各地一味地强制推行丧礼简化,所持的理由是生时厚养,死后薄葬,岂不知正如孟子早就指出的,一个人如果连父母辞世这样的大事都马马虎虎,心不在焉,他有可能在父母活着是恪尽孝道吗?所以,目前各地在所谓厚養薄葬口号下对于传统丧礼的严重破坏,体现的不过是对于优良传统文化的无知。 儒家极其重视祭丧之礼,坚决反对墨子的薄葬,需要说明的是,孔孟的厚葬首重的并非物质的奢华,而是情意的敦厚与礼仪的周备。 较为隆重的丧葬礼仪安排,不但是对于逝者的尊重,更是生者表达和释放丧亲悲痛的需要,使得逝者和生者的生命都能得以安顿,生者也得以从丧亲的打击中得以逐步恢复过来。而目前极端偏颇的所谓丧礼简化将彻底摧毁人世间最后一丝温情,加速人性的异化和社会的流氓化。 ![]() 今日韩国的家族祭祀 ![]() 今日马来西亚一华人墓地 正是在这种极端无知的所谓丧礼简化的方针下,才导致了河南周口平坟,安徽老人自杀,江西上饶砸棺材,以及山东莱芜、曲阜等地丧礼七不准、十取消等一系列恶性事件,基层百姓对于这种所谓的殡葬改革深恶痛绝,痛斥地方官员:“你们该管的不管,倒来管我们哭爹!”真是一语中的。 目前极端无知且荒唐的所谓殡葬改革,除了加剧基层官民对立,加速基层文化的荒漠化,并侵蚀执政基础外,注定不会有其他结果。但是,它们并非空穴来风。 导演这一幕幕闹剧的,除了文化无知外,还有有两种思想病毒,一是漠视并剥夺村民基本自主权的极左思维,它导致了巨大社会灾难,使得村民基本自主权在十年文革遭受严重挫折。 二是极端拜金主义思维一叶障目,GDP崇拜症神差鬼使,使他们对于传统丧礼的人文价值毫无知见,“徒见金,不见人”,仅从工具理性看待丧礼价值,进而把逝者象垃圾般处理掉。 所以,彻底清理极左思维和拜金主义的影响,才可能将殡葬改革从反文化、反人性、反人道的邪路上摆脱出来,步入理性和建设的康庄大道! 2019年3月27日赴南京地铁初稿,28日下午修改,4月1日再改。( 说明:文章配图均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