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学入门 >

消除欲望,即见本来修道真心

http://www.newdu.com 2019-04-19 腾讯道学 云仙道人 参加讨论

    文/云仙道人
    什么是“道”?“道”是宇宙的本源与主宰者,它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它是一切的开始与万事万物的生化者。“道”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观,更是一种宇宙观。“道”是道教教义的核心,是以“清静为宗、虚无为体、柔弱为用”的一种“道”。
    
    清静为宗、虚无为体、柔弱为用(资料图)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道是天地之间所有事物的先天之本、原始之性。它虽无形、无相、无声、无色,却推动着世间万物的持续不断运行,可见大道是周而复始,永恒不灭的,它对万物一视同仁,具有无私的胸怀,世间万物的修养生息无不得依靠大道,是万物生、长、毁灭的根源。
    儒家说:人之初,性本善。太上曰:人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呱呱坠地时,虽然赤子一个,但由于婴儿是禀自然之气而成,所以已经有了大自然的禀赋,这就是生来就有了爱美悦善的善根。道教把这个叫做“道性”,《道门经法相承次序》载道士潘师正对唐高宗说:“一切有形,皆含道性。”唐代道士孟安排《道教义枢》亦称:“一切含识乃至畜生、果木石者,皆有道性也。”
    万物皆具“道性”,而人为万物之灵长,比万物更具“道性”,“道性”贯通本源,清静无为,一念不生。奈何人心应物,受尘境外缘扰乱身心,致使六根妄动,心逐于物,欲望丛生,甘受驱驰劳苦,流浪生死无休。那么说回根本问题,即欲到底为何?
    欲者,自然之贼也。人心应物,每多无端休戚,及至于心,则缘道而力浅。天下之事,迷人眼目,扰乱身心,色物充斥,故难免受役于物。
    
    修道的关键在于控制欲望(资料图)
    可见人本来虽然虽先天具有道性,却在后天的环境之中的诸种声色影响下,使我们本来面目遭到蒙尘,令欲望产生,最后产生诸多烦恼,从修道的角度出发,这也是影响我们修行的最大一道关口。欲望本无善恶之分,关键在于如何控制。
    清代著名道学大家刘一鸣真人层作《修道五十关》来阐述我们修行面对的诸种问题,如色欲关、情爱关、荣贵关、财利关、傲气关、嫉妒关、书魔关等等,究其本旨还是在阐述人的欲望,而全书描述的关口,加起来无非二类。
    “欲”,从谷从欠,一者“外欲”,一者“内欲”。
    “外欲”者,身外之欲也。世间之人,莫不逐于名利、财富、权力、美貌、身价、地位等世俗种种,声色犬马,终日奔波,任心肆意,念念不停。心中不静,以生烦恼,身心疲倦,甚或沉沦,地狱乃生。我们每个人的道性本是清静无为的,若是过于沉迷身外物欲,则会扰了身心的清静。
    宋代理学大师朱熹讲过一句话:“存天理,灭人欲”。正当的物质需求是人之于世生活的基础,而一旦欲望泛滥,无底的欲望就会毁了人类自身。所以我们应当应该节俭一点,收敛一点,防范个人欲望的过度膨胀,追寻维护社会、道德、政风和民风的和谐与美好。
    在收敛的同时,我们还可以把自身精力往情致高雅的方向疏导,诸如养些花花草草、学习古风乐器、练习书法国画等等。漫步在景色秀丽的大自然中,于长亭外,古道边,观云卷云舒,赏花开花落,自然之道尽在吾心,既可悟道,又可遣欲,岂非神仙之生活。
    
    观云卷云舒,赏花开花落(资料图)
    “内欲”者,身内之欲也。著于“内欲”者,自满于心,贬观他人,每每辩驳,沉浸其中。迷沦者,好似高明,殊不知后天之思愈动愈浊,离道远矣。
    我曾经有一次在浙江某道观时,和庙中老道长便曾经谈起关于内欲的问题,老道士长说他以前认识一名年轻僧人,本家姓邢。只因这位僧人无法忍受清规戒律,偶然一次接触到了道教的科仪道场觉得有趣,时间一长后于是转入道教之中成为了一名道士。在其进入道教以后,经常学习佛道两教经典,还有乐器科仪等方面,较为精进,也不求金银财宝。可随着时间渐长,慢慢的自傲了起来,认为自己学贯三洞,加上道观里也没什么年轻人学习经典,慢慢自大了起来,于是争强好斗之心越来越重,开始失了清净,自发觉得自己便是对的其他人便是错的,习惯了讽刺他人,极其不尊重他人,每当遇见学问比他高的人说不过那便强词夺理开始说一些人身攻击的语言,最后惹得人人厌恶,其人还不自知,以至于被赶出道观,流落街头。可见这就是内欲过强的后果。
    我们需要反思悟道不是思辨问题,不是猜想逻辑,而是平静之中自然而生的妙性,是体验当下,觉知自我,放下诸般思绪,感受自然。著于内欲者,自当谦卑处下,审慎于心,从真切的苦行中体验红尘幻变,从身心的艰辛劳累中领悟大道真谛。
    很多人修行人士在面临以上内欲和外欲的问题时候,往往先后被其“折服”,故此祖师也说:故人迷于途时,疑团未解,智境未开,不能省觉,自蔽光明,思为不返。待到机缘逢处,皈依道经师三宝,自察其志,自省其心,方知往日之尘碍,悔吝始生。
    至于解决欲方法,在《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云:“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清静为天下正(资料图)
    人被世间外境所干扰使得念起,一念即起则生妄心,既起妄心便惊扰其神,心神不宁则六欲生,而六欲又引起诸般妄想,妄想未达徒生烦恼,忧苦身心。清净六根,不着于物,不染于物,才能遣其欲望,澄心自静而神不被扰,神清欲自灭,达到诸念不起的自然清净状态。清静,可悟道;无欲,可行道,清净是入道之本。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说:“清静为天下正”。“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老子想尔注》释曰:“道常无欲乐清静,故令天地常正”。
    道以其清静本性来化生养育万物,从无想过自己应该得到什么回报或想得到什么,无欲以待万物。而人类社会,若以“清静”的思想来修身齐家,人们将会得到更好的休养和生息,致使家宅安宁,邻里和谐,怡然快乐,社会也将会井然有序,太平安宁。
    而作为学道修道之人,更应做到少思寡欲、乐静好平、清净无为,这样才符合“道”的体性。若能保持清静之心境对待周围一切事物,就能体悟天地之道。一切生命,都是从静态中生长、充沛生命功能;最终,也将回归静态,化合万物,归于自然。
    人合于道,则德。道德学说教人祛虚还本,只有通过抱朴少思,祛除后天的妄念索求,忘却执着知心。勿强求和妄求,保持平常心,清净心,与道合真,与德合本做到知足常乐才能复归清净,寻回先天本性,才能体悟大道,心契虚皇。
    (编辑:西铭)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云仙道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