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用微信布置作业,上海市教委:正在研制管理办法将明确底线 学校可以通过微信和QQ布置作业吗? 近日,一条教育部答复政协委员的函件引发了热议。教育部官网消息称,在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曾提出《关于停止小学老师用手机微信和QQ对学生及家长布置和提交作业的提案》。教育部做出了答复:教师不得通过手机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业,不得将批改作业的任务交给家长。避免出现“学校减负、社会增负,教师减负、家长增负”等现象。 对于教育部的这一表态,上海是否有进一步的落实细则? 2月18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上海市教委了解到,上海正在联合相关部门研制作业管理办法、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预计将于本学期内正式发布。 网友、专家和家长们怎么看? 虽然这并不是一则新消息,但是由于临近开学,引发网友们热议。 网友@理想数码说:“我支持教育部规定!难得看到一条好规定。一个孩子学习搞得全家上学校。社会本就由各种人组成的,行行出状元,都挤成一个模子,这压力的社会怎会有未来?” 网友@乔乔Rainbow说:“对于不使用微信和QQ留作业这一点我持反对意见!因为不方便信息沟通与交流,人人提高自我道德规范、职业规范、学习生活规范,把教育效果最大化是最好的。” 教育界人士怎么评价? “批改作业的任务,不能交给家长,这是教师的职业操守。”上海市徐汇区建襄小学校长陈静表示,学校的作业主要还是通过学生记备忘录的方式,老师把作业发到微信群里,主要作用还是让家长知晓,一起督促孩子完成作业。 上海市虹口实验学校同样不提倡使用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业,并明确规定学生的作业必须要由学科老师自己批改,“教师面批学生的作业,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还要个别辅导,特殊情况和家长电话联系。”虹口实验学校校长胡培华表示,微信和QQ等主要还是以发通知为主,起提醒家长的作用。 上海市第六师范附属小学校长沈晨曦也表示,教师用微信QQ布置作业的做法,本意是让家长了解并督促学生作业,以更好地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共同提高教学质量。但她本人并不认同这一做法,“用微信QQ布置作业看似是作业形式的变化,实则反映的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理念。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如果运用不当,同样会落入‘穿新鞋,走老路’的境地。” 不过,校长们也认为,相关的规定也不应该“一刀切”。 陈静认为,教育部的初衷也许是让孩子少接触电子产品,关注学生的视力健康,但一刀切的方式值得商榷。沈晨曦表示,当今教育需求多元化,在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上可以有所创新,但一刀切的做法,肯定不能让社会满意。胡培华建议不要一刀切,而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布置分层作业。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校长丁利民告诉记者,不得通过微信QQ布置作业并不能减轻家长和学生的负担,减负的关键是课程的改革,包括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机制等。 家长们的意见也不统一。 两年级学生家长李女士说,上了一天班已经很累,回家还要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微信群也要时时盯着,压力很大。五年级学生家长林先生则认为,家校良好互动和合作是让孩子进步的关键,如果家长不参与,把孩子全推给老师并不合适,“你自己的孩子都不上心,谁来上心?” 上海市教委:文件将明确底线、专业引领 对于教育部的这一表态,上海是否有进一步的落实细则? 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市教委了解到,上海高度关注中小学生的作业问题,正在联合相关部门研制作业管理办法、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预计将于本学期内正式发布。 上海市教委基教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文件将从明确底线和专业引领两个角度指导学校提升学校作业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同时要求学校充分利用各种家校沟通渠道,帮助家长建立科学的作业观,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协同控制作业总量。 怎样的家校沟通方式更有效? 沈晨曦建议,家校平等合作的前提是尊重,教师是学生的教师而非家长的教师,不应该让家长感受到理应主动参与的事变成了被动应对的事。实际上,教师需要看到学生原生态的作业,教师对学情的准确把握是提高教学质量、开展个别化教育的前提,家长过度参与甚至包办代替的学生作业,一方面会弱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滋长学生的依赖心理,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教师了解真实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