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人口问题被打上深深的政治烙印,不仅反对节育、提倡节育被视为“姓社姓资”的有关大是大非的问题,实质内涵相同的“节制生育”和“计划生育”也被贴上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标签。“节育”、“计划生育”的此消彼长,绝不是简单的名词替换,而是一场复杂的政治演变过程,是社会主义中国在解决现实问题时遭遇到以及如何解决意识形态束缚的缩影。 四、结语 马恩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是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之后才出现的,但历史事实却是社会主义在资本主义不发达的国家首先建立,中国的社会主义更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建立的,成立之初即面临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立的国际形势。社会主义中国在解决现实问题时,往往不得不面对业已存在的资本主义文明,如何规避、突破意识形态障碍而实现对资本主义优秀文明成果的借鉴,是经常会遇到的难题,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其实,毛泽东在1940年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中已经提出:“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这种工作过去还做得很不够。这不但是当前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还有外国的古代文化,例如各资本主义国家启蒙时代的文化,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但是一切外国的东西,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送进唾液胃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才能对我们的身体有益,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①可惜建国以后,面临两大阵营对立的国际形势,毛泽东对吸收资本主义文化的态度日趋保守,再无见到毛泽东的类似表态。但是在解决中国人口过多的现实问题而遭遇“姓社姓资”意识形态障碍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高层在实际上又采取了实用主义的态度,用实际内涵相似、社会主义意味浓厚的“计划生育”替代了早已开始使用的资本主义味道浓厚的“节育”一词。这实际上是有意识地对资本主义学说加以改造利用和扬弃,彰显了中共高层的智慧和灵活。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国人才彻底解放了思想,大大推动了改革开放进程,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发展。 在中共推行“计划生育”政策过程中,出身旧社会的知识分子一度踊跃参与此种话语体系的创建。在党和国家领导人尤其毛泽东明确提倡节育之后发表了大量文章,人口学界一度活跃起来。但很快被政治运动冲击下去,许多学者被指责为利用人口问题、节制生育问题反对共产党、反对社会主义,一些学者甚至被打为右派,人口学界再度沉寂,好在并未形成批判《武训传》、批判胡风文艺思想等大的運动。时隔几年,党和国家重提控制人口时,学界再无声音,而是由计划生育主管部门借力毛泽东“计划生育”的讲话,确立了社会主义中国控制人口的话语体系——计划生育,但是由于缺乏学界的参与,话语体系并不是非常完善。这是历史的遗憾,但同时也留给我们无尽的思索,提醒党和政府着力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让知识分子充分发表意见,帮助党做出正确的科学的决策。作者:张丽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