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电影《冬眠》的哲学思辨和悲剧意味(2)

http://www.newdu.com 2019-05-27 论文联盟 佚名 参加讨论
“冬眠”是影片中主要角色的普遍状态,在大雪纷飞的冬日,他们下意识地选择深度睡眠,拒绝面对自己内心的真实,将视线转向批判他人。片中出现了多次三人之间的针锋相对,伴随着矛盾的累积,虚伪和冷漠也一点点加剧,最后覆水难收。   
    三、 击醒沉睡的湖水:对善恶的深刻探讨   
    《冬眠》篇幅长达190分钟,在3个多小时的故事中,出现过多次长对白,这些对话的中心都是围绕着“善恶”展开的,在餐桌、卧室、书房的一次次言语交锋中,艾登和姐姐、妻子明显意见相左。邪恶的本源究竟来自哪里?应该用何种态度对待生活中的恶?这两个问题是《冬眠》所要探讨的重点。   
    尽管影片的重心在于展现艾登的家庭矛盾,但导火索却是来自一个孩子的恶意。流浪汉伊斯梅尔的侄子伊利亚斯对艾登心怀怨恨,作为贫苦人家的孩子,他憎恶艾登的为富不仁,用石头砸碎了艾登的车窗,并险些酿成车祸。艾登派仆人去和伊斯梅尔理论,要求他赔偿玻璃的费用并道歉。但伊斯梅尔宁可撞伤自己的手,也坚决不肯道歉。尽管伊斯梅尔对艾登抱有敌意,艾登仍然是他的债主和房东,面对拖欠多时的房租,伊斯梅尔的兄弟汉迪带小侄子登门道歉,当汉迪要求男孩亲吻艾登的手背表示忏悔时,伊利亚斯竟然直接昏倒在地,让艾登颜面尽失。最后,尼哈尔在一个深夜独自拜访了伊斯梅尔的家,当她看到伊斯梅尔家徒四壁的情况后,尼哈尔向他捐助了一笔钱,这笔巨款足以再盖一间房子。出人意料的是,伊斯梅尔不但没有接受,反而将这笔钱丢进了火炉,这让尼哈尔备受打击。她所不知道的是,穷人有时会把富人的慷慨当作一种羞辱,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他们宁可拒绝捐款。   
    男孩倒地的刹那,镜头猛地切换到草原上,艾登正在试图套住一匹野马,野马冲进河里,满身都是泥水,也不肯屈服。这个场景看似突兀,实际上却在暗示着那个勇敢反抗的孩子。伊斯梅尔、伊利亚斯都拒绝了艾登一家,他们需要的是发自内心的帮助,而不是虚伪的假仁假义,艾登的以德报怨,实际上是在装模作样,希望将对手至于不道德的境地,从而彰显自己的品德高尚。尽管贫穷,伊斯梅尔一家却颇具反抗精神,他们不屑于牺牲自己的人格换取经济上的帮助。正如艾登一家在餐桌上的讨论,妮可拉认为对待邪恶的最好态度就是拥抱邪恶,她还为自己的说法举了很多形象的例子:当你发现贼惦记你的桌子,那就把桌子送给他好了。艾登却认为邪恶应当予以惩治,姐姐的说法纯属谬论。在激烈的争吵中,艾登最后选择了妥协,他表示将用“拥抱邪恶”的态度对待即将见面的汉迪和伊利亚斯,接受他们提出的一切要求,可他没有想到的是,掌握主动权的实际上是对方。尼哈尔同样赞成“拥抱邪恶”这一观点,但伊斯梅尔的拒绝,直接将她粉饰善良的形象暴露出来,将尼哈尔推到了邪恶的领地内。观众这时才体会到,善与恶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经过伪装的善意,其本质上便是邪恶。   
    在影片《冬眠》中,导演否认了贫穷与邪恶的直接关系,肯定了尊严与反抗精神,引发观众思考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思考自己所做过的决定。只有在适当的场合,给予弱势群体发自内心的同情和怜悯,才算是真正的善良。如果只是将自己置于道德的制高点,打击他人的生活境况,无异于与邪恶并肩同行。   
    结语   
    《冬眠》拥有犀利的长段对白、丰富的哲学思辨,以超然的智慧直指人与社会的关系。观众们利用生命中的3个小时,陪伴主人公进行理解、争论、辩解,从而深入思考善恶之间的转换关系。与其选择在冰冷的冬天沉沉睡去,不如像野马般挣脱内心的束缚,《冬眠》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影片,不仅停留在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上,同时也掺杂着许多人生感悟,引领观众进行深度思考。 作者:廖晓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