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格物致知 >

南京:金陵一梦 千古情长

http://www.newdu.com 2019-06-10 腾讯儒学 余柯嘉 参加讨论

    文/余柯嘉
    南京,古称“金陵”、“建康”、“石头城”。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于石头城筑金陵邑,金陵之名源于此。公元229年,吴帝孙权在此建都,改秣陵为建业。此后,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均相继在此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
    
    历经沧桑的“六朝古都”(资料图 图源网络)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历史上南京既得益又罹祸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它屡遭灾祸,却屡屡从断壁残垣中重振繁华。朝代更迭,沧海桑田,从南京的文化气度之中,却永远能感受到“包容”二字的重量。
    南京以开阔的胸怀包容一切落寞,历史上多少文人墨客,都曾在这里找到安慰。只要你愿意,总会在这找到心灵栖息之地。
    城东的“半山园”,位于南京市中山门北白塘,清溪路附近。它距城东七里,距紫金山亦七里,恰为半途,因此得名“半山”。
    它曾作东晋谢安的故居,见证谢家大族的兴盛衰亡,悲欢离合。而数百年后,它又见证了一代名臣王安石跌宕起伏的一生。任南京知府的励精图治,守孝的悲恸哀切,失意退隐的无奈与豁达,二十余载岁月,南京与王安石,不可分割,最终成为他的埋骨之处。
    
    以开阔的胸怀包容一切落寞(资料图 图源网络)
    而他与苏轼的“爱恨情仇”,亦于南京一笑泯之。
    金陵渡口,风尘仆仆的贬官苏东坡探望大病初愈的前宰辅,却见到了披蓑戴笠的王安石。二人在南京同游山水、评诗论佛,相谈甚欢。不问前嫌,不计朝堂之上的争辩,苏轼对王安石的治学与文采大加赞赏,在离开南京后的数月内,还不断写诗进行赞誉。而王安石也慨然叹曰:“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后来,王安石冒死为身陷“乌台诗案”的苏轼辩护,苏轼为王安石撰写《王安石赠太傅制》。虽不复相见,却惺惺相惜。也许正是金陵之清风,使人心境澄明,忘怀龃龉,唯见知己吧。
    自古至今,南京的包容,还体现在文化上的开放,它总是含蓄的收敛自己的锋芒,却能在无声的熏陶中把他者与本土结合,融汇为自己的新特色。
    当年一部火遍全国的《金陵十三钗》,玉墨的吴言软语,姑娘们抱着带血的琵琶一起唱《秦淮景》的场景,可以说是最令人动容的画面之一。
    南京历史隶属吴地,母语也为吴语,虽然后期语言受到不同程度的同化和影响,但自古保留下的吴调小曲,被赋予南京内容,时代特色,直到今天在南京的街头巷尾传唱不休。去茶楼坐一坐,在悠扬婉转中聆听属于南京的历史声音,也可以感受到金陵女子的温婉柔情的魅力。
    
    电影《金陵十三钗》(资料图 图源网络)
    得益于其连贯东西的地理位置,南京也成为了中国南北历史和文化的交汇点。
    这一点从饮食上便可看出,作为苏菜中的佼佼者—金陵菜,其原料多以水产为主,注重鲜活,善用炖、焖、烤、煨等烹调方法,讲究刀工,擅长火功,口味平和,鲜香酥嫩,其口味南北皆宜。
    去看看夫子庙的大石坝街和湖南路的狮子桥,很多古老的南京小吃依然可以满足现代人的喜好。鸭血粉丝、狮子头、鸡汁汤包、糕团、小笼包、煮干丝、盐水鸭、糖芋苗、东山老鹅·····其中既有北方菜系大气平和,善烹海味,也包含了南方选料精细,菜味多样的特色。
    论古迹,因为战乱多,所以南京很多古迹遗存没有得到很好的保存,但伤痕也是它的生命。明城墙、明故宫遗址、中山陵、总统府、中山码头、浦口火车站、大报恩寺、鸡鸣寺、玄武湖、秦淮河····每一处都承载着所有南京人永恒的历史与记忆。
    
    如今的现代化南京(资料图 图源网络)
    而南京云锦、金陵折扇、南京木雕、金陵竹刻等,随着南京对外交流的发展,不仅仅活跃在南京人的生活中,也逐渐走向世界,传播着古老的中国文化。
    南京的文化,有“和合包容”的力量,因此它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呈现出宽松、包容、多元的气象,个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能被容许完全的发挥出来,这也使得南京文化不断产生出新的生命。
    而在这畅游一番,会使人的心在厚重的历史中找到归属感,留下独特的文化记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