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正蒙学堂 >

文以载道丨胡适:用做官的方法来做学问

http://www.newdu.com 2019-08-20 腾讯儒学 木光 参加讨论

    文/木光
    胡适先生谈治学的方法,最有名的一句话,莫过于“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然而,除了这十个字之外,胡适先生晚年谈读书治学,经常挂在嘴边的却是四个字。
    对于这四个字,先生曾说这“本来是前辈教人做官的方法,我把它拿来作为治学的方法”。仔细琢磨的话,其实这四个字不仅可以用来指导读书治学,也可以指导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读书治学需要方法(资料图 图源网络)
    读《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便可知这第一个字乃是“勤”字,先生云:
    勤,就是不偷懒,就是傅孟真所谓“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这样的去找材料,叫做“勤”。
    傅孟真即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他治学重视史料,所以说找材料时要上穷碧落下黄泉。在胡适看来,只有想傅斯年这样去做方可称之为勤奋。
    胡适在写给王重民的一封信中也强调勤奋的重要性,认为“此是治学成败的第一个关头,凡能勤的,无论识小识大,都可有所成就”。后人多认为胡适的成功是由于天赋异禀,听了他这句话,便知天赋固然重要,最为关键的却还是要勤奋。
    治学如此,工作亦如此。有的人工作能力差一点,但若能多付出劳动,熟能生巧,照样能把工作完成好。古人所说的“勤能补拙”,并不是一句虚话。
    
    勤能补拙(资料图 图源网络)
    胡适说的第二个字是“谨”,其云:“谨,就是不苟且。要非常的谨慎、非常的精密、非常的客观,叫做‘谨’。”说的更直白一点,就是认认真真读书,仔仔细细治学。
    做笔记、写文章,一点一笔不放过,一丝一毫不潦草,这是谨慎;谈想法,下结论,言必有据,不信口开河,这也是谨慎。职场中谨言慎行,注意工作细节,则不易出差错,自然也就不会被老板批。所谓“小心驶得万年船”,不仅是“驶得”,还能“驶好”。
    胡适提到的第三个字,乃是“和”字。什么叫做“和”,“就是不生气,要虚心,要平实”。读书治学最怕骄傲自满,所以要时时提醒自己,做到谦虚。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能够虚心接受而不是生气。与人交谈,要平实,不故作高深之论。如此,别人才愿意与你切磋,自己才能从中获益。
    讲的生活一点,叫做“家和万事兴”;再讲的俗气一点,叫“和气生财”。这些老祖宗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若经不起时间和实践的考验,就不会流传至今。因此,凡事秉承一个“和”字,自然和和美美。
    
    谦虚使人受益(资料图 图源网络)
    胡适所说第四个字,对于当今社会尤具意义。其云:
    缓,就是不要忙,要从从容容的校对,宁可迟几天办好,不可匆忙有错。
    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无形之中使得读书治学也变得浮躁不已。因此,胡适所说的“缓”,或许不能根治浮躁之病,但至少可以缓解一下社会的焦虑罢。
    我们知道,与“缓”相对的,乃是“急”。读书急躁,则囫囵吞枣,对于书中的含义一知半解。写作急躁,则鬼画符一般的作“急就章”,潦草而不严密。工作急躁,则易出纰漏,小则挨批,大则被炒鱿鱼。
    因此,与其急躁而失误,不如缓慢而延缓。胡适说“宁可迟几天办好,不可匆忙有错”,其原因正在于此。
    
    与其急躁而失误,不如缓慢而延缓(资料图 图源网络)
    勤谨和缓,本是前辈教人做官的四字口诀,却被胡适拿来作为读书治学的法门。经他这一解释,竟也非常贴切。可见世间的道理,往往能够相通。拓展出去,此四字不仅是做官法和读书治学法,更是做事之法、为人之法。其运用之妙,就看个人的体认和践行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