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访谈 >

作家战“疫”记·何建明:我还是一名“冲锋的战士”

http://www.newdu.com 2020-04-10 国学网 newdu 参加讨论

    从1月15日至今,偶然的因素,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何建明被“留”在了疫情阴影下的上海。之后的日子里,他相伴于她的身旁,时时感受着疫情中的特殊上海,火热的心和激情的泪,随这座城市一起跳动和流淌……
    “心疼时,我会慢慢地靠近窗口/看看你是否还在流动/其实你一直在流动/而我却在担心哪一天/你不再流动……你在流动/我生命的热血就会随你而动/你在流动/这座城市就会力量无穷……”在诗歌《致黄浦江:你是否还在流动》中,何建明真实地表达了自己对黄浦江、对上海这座城市、对身边百姓的挂怀。
    “写到悲情,我的眼眶常常盈满了泪;写到趣事,我也会开怀大笑;写到温暖,我会肃然致敬大上海……”何建明的新书《上海表情》,是他对上海的一份礼赞与感恩。既是这座伟大城市和2400多万人民战疫的表情,同样也是他在其中的一些悲喜之情。它是真实的,有时是悲怆的,更多的是痛苦与感动交织的复杂情感。与此同时,何建明的第二部抗疫著作《第一时间——写在春天的上海报告》即将出版。
    《非典十年祭》中,何建明曾经提出:“非典带给北京和中国的是什么,我们不曾作深刻的反省。中国人似乎一直在为了自己的强盛而发奋努力,在这条发奋向前的道路上我们甚至连一丝停顿和小歇的时间都顾不上。有时我想想这比非典灾情本身更恐怖,因为一个不能将苦难和灾难作为教训的民族是非常危险的,它是很容易被另一场苦难和灾难摧毁的。”何建明在文中疾呼,“我们的社会应当严肃考虑这些问题。从管理体系到灾难预防能力,从公民意识到灾难资金的投入。但是,非典过去10年,真的有再深思熟虑这些问题吗?——苦难和死亡早晚还会向我们袭来……”
    中华读书报:近几年,您先后为上海写了《浦东史诗》和《革命者》两本报告文学,目前又在写以上海“抗疫”为主题的作品,是什么留住了您的眼光和脚步?
    何建明:写完《浦东史诗》后,我有种很强烈的感受:中国作家过去一百年基本的努力都在进行传统的“农耕社会生活”叙述和书写,而且也确实创造了许多高峰,从鲁迅到莫言,几乎都是写农村的。城市书写当然也有些,比如巴金、张爱玲等等,但这些作家笔下的城市基本上与现代城市和当下中国的城市完全不是一回事。今天的中国城市之发展和变化,以及随之变化中的新城市人,可以说是当代生活最精彩的时代画卷。《浦东史诗》的书写过程,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一点:这30年的新上海生活的丰富性、多彩性和深刻性,足以产生多部经典作品,然而我们没有多少与之相称的作品。这不能不说是极大的遗憾。我一直认为,创作确实需要沉淀。然而如果与其等我们快进坟墓时去品着茶在草地上回味年少时的往事,还不如现在去拥抱正在发生着的那些燃烧到我们筋骨的现实生活、去书写当代的火热生活。
    也正是这个原因,前年和去年写完两部重大题材后,我持续关注上海。我发现这个大都市里有一些年轻人生活得很优越,家庭条件也好,学历很高,但他们因为个人的自私、自傲和孤僻,结果走上了高智商的犯罪道路。1月15日我到上海采访这方面的事情,正巧与上海疫情的“一号病人”擦肩而过,之后就被“留”在上海度过了整个疫情,至今仍在上海。
    本来是被动的“宅”在上海,远远地“隔岸观火”,随着疫情越来越严重,上海也面临着惊心动魄的“疫”战考验,我也亲历了疫情中的许多感受深刻的事情,决定投入到“疫”战创作……结果一投入,就再也出不来了。现在上海也成了中国防控境外疫情的最前线,我就干脆直接进入了主战场的生活与采访及创作。
    中华读书报:最新完成的作品《上海表情》,是一部怎样的作品?为什么叫“表情”?
    何建明:《上海表情》大约20万字,写了从我1月15日与上海“一号病人”同时进入上海一直到3月10日我在上海的所见所闻,这段时间我孤身一人被“留”在黄浦江边的一家酒店,可以说,在疫情的整个过程中,没有一个上海人能够像我一样专注地凝视着黄浦江两岸的风云变幻……一个2400多万人口的中国第一大城市,在瞬间看不到一个人、街头见不到一辆车、听不到另一个人与你说话,外面的天还时不时地下着寒冷的雨,许多时间我独自站在窗口,凝望着黄浦江,直怀疑它是不是还在流动。因为武汉疫情大爆发后,国内外有不少机构认为上海可能是中国第二个疫情大爆发的城市,而且还有人估计上海一旦全面爆发疫情,感染人数应在80万左右。这是多么可怕的预测啊!这种预测也不是一点没有根据,我的心也随之紧张,甚至怀疑是不是回不到北京了?这种念头在疫情严重时是曾有过的。所以那些日子,我经常一个人走出酒店,在黄浦江边、酒店附近独自观察大上海——绝对别样的感受。我见了快饿死的野猫群,多次经过没有人的大超市,无目的地走在那些灯火辉煌但人去楼空的摩天大厦之间,那般恐怖与恐惧,非言语所能形容。尤其是我原以为自己经历过北京“非典”,以为武汉疫情,大概与2003年“非典”情形与结果差不多,所以实在想不到后来越演越烈……直到死亡人数超一千、两千时,真的有种绝望之感。
    但后来另一方面又让我感到十分吃惊:上海的疫情竟然控制得那么好!上海人在关键时刻表现出的那种果断、迅速、细致、细心和智慧,着实令我内心强烈震撼——我待在上海多么幸运呵!
    为了这份幸运和安全,我必须要表达……于是有了想写一部上海“疫”情的纪实作品。它既是我的亲历和重要的感受,同时也有很多上海战“疫”的精彩故事。
    中华读书报:2003年非典时期,您也在一线采访。和那个时期相比,您的心情有何不同?
    何建明:“非典”时,我还年轻,毫无畏惧之感,第一个提出来到前线去采访,一个人居住在隔离的小房子里,整个创作处于亢奋状态。不能回家,就整天吃方便面,现在血糖高就是那两个多月的前线采访落下的病症。
    这回不一样了。我觉得不会再像当年去冲锋陷阵了,尤其是新冠肺炎病毒专攻55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我想我的呼吸道又不太好,别传染上“光荣牺牲”了,那样太可惜了:我还有好多作品没写完呢!这是真实想法。没想到我还是冲到了前线——当前防控境外疫情战斗异常艰巨,上海动员10万人在阻击,我身在其中,怎能当旁观者?
    既然是一名现实生活的“记录者”,就不能平时伟大、战时怂包呀!后来发现我还是一名“冲锋的战士”,或许永远是吧。
    中华读书报:您在上海两个月了,这段时间生活和写作状态怎样?
    何建明:到3月15日,在上海整整两个月。虽然孤独,但也充实,因为我没有一天停止过写作,甚至因为没有其他事干扰,我的“成果”比平时还要好。
    在悲痛和悲怆的时候,我写了好几首诗。比如《见到太阳,真好》《致黄浦江》等。发表后好几位艺术家配乐朗诵,在上海传播不小。也被湖北和武汉文友拿去阅读和传颂。这是意外收获。我觉得只要情真,都可以写出好的诗歌。
    中华读书报:从《浦东史诗》《革命者》到《上海表情》《上海筋骨》,既有对这座城市的纵深了解,也有瞬间的表情记录。
    何建明:我自己也没有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疫情,让我与上海这座我热爱的城市,竟然共同度过了几乎整个“疫”期。《上海表情》之所以要写,完全是“意外收获”,或者说完全是一次不同状态下的激情投入。我自己以为在上海“度疫”可能是自己所能做得到的最好选择,因为“宅”在家也是战斗——大家都这么说。可是,后来疫情的发展和上海的战“疫”确实感动了我,也有许多在“疫”中所经历的事太令我无法平静与“宅”了……于是,许多时间我悄悄地走到大街上、走到黄浦江边、走到商场和码头,去感受“疫”中的上海。当然我也一直在把自己身处的上海和武汉作比较,并且不断受到来自大上海的那种因为细微的关怀而温暖、因为决策果断而看到的不一样的结局、因为准备充足而不惧风浪袭击的实力等等,如此这般,我发现自己这60多天变成了一次最完整和最充实的“深入生活”和“体验生活”过程!《上海表情》就此在笔下“滑”了出来。
    中华读书报:疫情如此严重,您在上海的采访是如何完成的?
    何建明:最近一段时间,我主要在采写上海疫情以来的“正面战役”,尤其是采访防控境外输入方面的事,在上海市有关部门的安排下直接到现场去采访,相对方便得多,当然危险性也不小。
    《上海表情》一书的采访,大约是两种形式:一种是我在上海疫情中的所见所遇,本身就是我的生活。另一种是“疫”情中的上海情况,这一部分主要靠我的观察和可以获得的媒体新闻,再有就是上海各界许多朋友提供的第一手材料,所以能够获得全上海战“疫”的全局情况,也有不少百姓的日常生活,所有这些对我来说,都很宝贵。
    中华读书报:您在“非典”十年时发表的文章一再被提及,这说明什么?
    何建明:没想到在此次“疫”情中当了一回“网红”。不过这件事也让我明白了一件事:文学其实有时也能起到对时代的警示和推动作用的。有一种说法,认为报告文学或其他文学“边缘化”了。事实上真正写好了,读者是会记住的。七年前祭奠“非典”十周年,我在重新出版《北京保卫战》一书时,对“非典”十年来中国社会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反思,指出了中国作为一个高速发展的国家,其实我们有许多问题并没有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比如乱吃乱为、不注重国民素质培养等等问题,所以那本书的前言,写到了不少反思性的话语,讲到如果我们不能深刻地反省暴发“非典”的原因和问题,就必定会早晚重演新一场的“非典”灾难。这样的结论,我不仅在书中写到,而且后来凤凰卫视做专题片时还专门谈过。此次疫情发生,又被人翻了出来。
    我想文学参与社会建设是一件重要的事。昨天如此,明天仍然是这样。其实这类反思性、批判性的现实作品,我以前写过不少,如《共和国告急》《落泪是金》《中国高考报告》《南京大屠杀》《忠诚与背叛》《爆炸现场》等等。
    中华读书报:您一向比较注重文体创新,在这次的写作中,除了真实的记录,写作手法上有何讲究吗?
    何建明:这次写作,与平时写的“报告文学”不太一样:既有波澜壮阔的战“疫”大场面,又有我很个人化的“私情”,比如写与“流浪猫”的交情、写在“疫”情风口浪尖上的钟南山、高福这样的熟人,都比较“散文化”“自传化”“个性化”。我觉得不同内容,用不同手法表现,是所有文学体裁的一种“常规”,也应该是我们追求创新的一种必然的方向。情在此,特别重要。其他的可能就该退到一边。
    中华读书报:通过记录,您最想告诉读者的是什么?
    何建明:人活着不容易。每一个人活着应该有自己的内容,有自己的精彩。这很重要。遇到过灾难和没有遇到灾难的人,对同一问题和生命的认识、对社会的认识,很不一样。反省是必要的。有些特别的收获,可能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我们懂得了什么事以后可以做、有的事就不能随心所欲了!总之,人类在自我成长和成熟中不能重复犯低级错误。(本报记者舒晋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