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理论 >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读《大学章句》

http://www.newdu.com 2020-07-24 国学网 祝安顺 参加讨论

      一、“真假”《大学》
    《大学》是古人写的一篇文章,正文1751字,加标题也不过1753字,比当今两篇初中生常规800字作文字数多一点,本是《礼记》中第42篇,从汉到唐,很是默默无闻。但从唐以来就逐渐大显而成“明星”经典了,1313年,竟被元朝廷指定为科举考试必修教材——《四书章句集注》之一。《大学》不仅独立成书,以《大学章句》大行于世,还改了本来面貌(加一篇序,改一字,补一段文,调了三处文字顺序,删了四字),这一霸主地位一直延续到1905年晚清政府废除科举。即便《大学章句》获得了近六百年举国一致的认可,地位不可撼动,明代大儒王阳明却大力宣称,这是“假货”!《礼记》中的那篇古本《大学》,才是“真货”!这是出于思想认识不同而在经典文本认定上产生分歧,孰是孰非,根在思想,不在文本,这里就不做深入辨析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探究。因为,本文选定的就是南宋大儒朱熹(1130-1200年)新编《大学章句》本,是改本。由此看来,古人的经典观也不是一成不变,中国文化也是与时俱进的。
      二、为什么要读《大学章句》?
    首先,《大学章句》是探讨普遍性的系统哲学著作《四书章句集注》的子系统之一,不可不读。
    蒙培元先生在《朱熹是怎样注释“四书”的?——从方法的角度看》(《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第19-26页)中指出:“《四书集注》是一部哲学性的著作。所谓‘哲学’,就是对普遍意义的追寻,对普遍性的问题的回答。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四书集注》体现了中国哲学进一步理论化的过程,朱熹则是中国的一位成熟的哲学家。”《四书章句集注》是目前传世经典诠释当中,由一位学者为主,总结前人成果,在中华文化面临内外思想强大挑战下,以及现实社会的世俗压力下,系统而自洽地给予解读,并能对中国乃至儒家文化圈产生持久社会影响的的思想著作。中国思想当下最缺的就是系统构建,所以为了将来的系统突破,必须忍受当下的阅读不耐烦(熟悉而陌生的儒家词汇,老生常谈的人生训诫,满纸迂阔的理想人格,等等),也就是为了消灭对手,先得学习对手。
    其次,《大学章句》的主旨就是修身为本,提升境界,成就大人。
    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格局决定事业,那么,如何修得一个好性格,拥有开阔的人生格局,做一个不轻易被困难打死的小“强”呢?读懂《大学章句》并比照自己的人生进行不断的反省和践行,起码比一个人在黑暗中碰壁总结要划算得多。《大学章句》中的“大学之道”,是有对象的——天地之明德,有序可操作的——先修身后新民,有目的的——向着理想的至善之境不断靠近,有台阶的——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天地有厚生的大德,无私无虑,不计功利,自强不息而又包容万物,一个人以天地为师,效仿之,努力逐步践行之,人生格局如何小得了?不也可以做到“人不知而不愠”了吗?不也就是一个小君子了吗?内心坦荡荡、不忧不惧不惑了吗?人生境界不是看得见、闻得着的,而是文化孕育的,是人不可或缺的(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可证),要自我主体反省体悟确认的,而其关健则是主体自我信不信它,敢不敢践行它!信它,行它,就是实有;不信它,不行它,就是真无。
    第三,《大学章句》是一篇内外兼修、步骤清晰的积极人生成长指南。
    中华文化素来看重人生实践,重视生——生生不息之谓仁,生命虽渺小而短暂,但儒家却提倡抓紧这短暂的百年,自我积极奋斗——修身为本,先内求于己——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再推己及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个尽力而为的积极人——仁。比方每个人就是一块石头,石头丢到平静的水面上,水面就会荡漾出一圈圈的波纹。石块大,波纹就多且面积大,石快小,波纹就少且面积小,但只要石块是真正的石块,密度、质量要一样,这是每个石块要修身获得的,而不必在意那水面的波纹。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人,虽是无法实现的理想,但在儒家的眼里,只要心中装着天地,效仿天地,先做好内在的自己——穷理、正心,后处好外在的他者——修己、治人,“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即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过,无论外界风云如何变化,自身一定是要永远有所准备——修身。《大学》指明了人生进程的全体规模、方向和步骤,本末、先后、终始、厚薄、动静、内外乃至天人,都在变易的世事中有不变的规则,在复杂的人生中有简单的规律,走好人生的几个关键步骤,就可以在无意义的黑暗世界中彰显永恒的生命之灵光。
    第四,《大学章句》吹起了中国人向万事万物探求道理的战斗号角。
    朱熹改本,最难也是最大贡献就是增补了“格物致知”章。蒙培元先生又说:“朱熹在注释‘四书’时,最大的创造是转换解释向度,赋予经典以新的意义。这一点,在‘大学章句’中表现得最为明显,特别是对‘致知格物’的解释,成为后代学者所关注的重点。……最重要的是,他在‘补传’中对‘格物致知’的解释,而其关键,在‘格’字上。……朱熹却解‘格’为‘至’,‘格物’即‘即物而穷其理’。这样,就开出了一条向外的认识之路。这确是一个很大的转折。不管《大学》的原义如何,朱熹的解释无论如何具有认识论的意义,即承认事物有事物之理,不同事物有不同事物之理,要认识事物之理,就要‘即物’而穷其理,而且要一一穷之。”所以,朱熹在补传中肯定地说:“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真是对探求万事万物之理必胜的绝好赞美和吹起了探秘的号角,至少是极大的开放心态。可惜,这一即物穷理的探求自然、社会奥妙的人生追求,却被王阳明的格竹一事所证伪,传说王阳明受朱熹的格物致知说影响,对着院子里的竹子,静坐静观了多日,不仅得不到什么启发,反而差点把小命给丢了。这件事是真是假,学者有不同意见,但作为一个案例,却流传久远。其实,这不是朱熹的思想错了,只能说是中国文化思想界的集体无意识,也或者说中华文化的问题意识根本就不在这里,以直觉体认天下大道,关心人生安顿,却无心于认知工具和逻辑方法论的探究。所以,今日,中国人不仅要继承朱熹的探求物理的极致开放心态,更要老老实实学习源自西方的科学知识,训练自己的科学思维,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用感性和理性揭开大自然的神秘面纱。
    第五,《大学章句》是纠正功利至上、自我至上的一剂良方,是提升人生境界的一面镜子。
    人不可能没有基本生存利益的需求,一个正常的社会也是要保障人的基本利益的,但是一切都市场化,都利益化,都物质化,一切向钱看,就会带来人的身心健康的减损——“以身发财”,归根到底,物质财富是为人所需的,而不是相反。人不可能没有懈怠,不可能没有情绪,不可能没有偏见,不可能没有自我的执念,但是《大学章句》时时刻刻提醒:不可以不慎独,不可以自我欺骗,不可以为内在的自我情绪所左右,不可以为外在的偏执所左右,不可以不从点滴身边小事做起,才可以逐步提升境界,做一个有为的君子,有仁爱,有立场,有包容,超越个人的情绪欲望和后天习性,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人。
      三、学习《大学章句》需要注意什么?
    第一,“大学”何指?
    从汉以来,有四种解释:博大的学问,古代太学,大人的学问,大成之学。一句话,《大学》就是古人15岁以后进入学校如何修炼身心、如何成为大人、如何安顿家国天下的入门教程。
    第二,《大学》的作者与成书时代。《大学》何人于何时所作,其实没有定论,我们姑且以北宋程子、南宋朱熹的说法为参照,北宋程子认为是:“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朱熹在《大学章句》里说:“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意指孔子和曾子乃至后传弟子历时性完成《大学》,是与儒家内容有关的。
    第三,《大学章句》的篇章与内容。《礼记·大学》没有分章节。到了宋朝,程颢、程颐兄弟以为《大学》有错简,加以改定,但没有明显分章节。及至朱熹著《大学章句》,才首次明定章次,将它分为经一章及传十章,并为“格物致知”作补传。综观《大学章句》,可分为三纲领和八条目两部分。所谓三纲领,就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所谓八条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可以说是修己。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说是治人。修己是明德,治人则是亲民,无论是明德修己,或是治人亲民,都要做到止于至善的地步。“内圣外王”,以修身为本。
    第四,《大学章句》的读者对象。有人说,《大学》虽然可以作为人生进阶的指南,但总体而言是说执政者的,特别是最高统治者,也就是说《大学章句》的立意太高,针对一部分精英人士尚可,但对于普通大众,则似乎要求过高或者相距甚远了。此说不是毫无道理,但是《大学章句》中已经说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我们可以做泛化理解,从文化引领人生的角度理解,这句话其实已经突破了阶层、地域、性别、年龄、种族、贫富等等有形的限制,而把人的后天主动性和能动性完全托付给了每个能传承文化、自我觉醒的个体,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学章句》适合所有读者。
    第五,《大学章句》的历史地位和参照版本。
    《大学章句》的形成,既有历史的原因,如唐代将《礼记》提升到经书的位置,取代《仪礼》,全书的各章自然得到重视,又有思想发展的内在争论,由于外来佛教思想和本土道教思想对宋朝社会的影响,激起了儒家学者的应战,更由于两宋一批学者的前赴后继的研读、注释和推崇,其经典权威地位是历史多方面因素使然。作为学习《大学章句》的参照版本,当然以朱熹重新编订、注解的《大学章句》为主要版本,学习时,要注意连带朱熹的“大学序”一起读,另外可以参照郑玄、孔颖达对《大学》的注疏本《大学》(王阳明称之为古本《大学》)和真德秀的《大学衍义》。
    第六,《大学章句》对古本《大学》的改动。
    在《大学章句》中,朱熹除了加一篇《大学序》外,对《大学》正文改动主要有如下方面:一,把《大学》分成了“经”(1章)和“传”(共10章)两部分。二,改经中的“亲民”的“亲”为“新”。三,调整了《大学》的前后篇章次序。古本《大学》第12段,调为传第1章,解释“明德”;古本《大学》第13段调为传第二章,解释“亲民”;古本《大学》第10、11、14段调到传第3章,解释“止于至善”。四,将古本中的“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下移独立为传第5章并作“格物致知补传”,增补124字。五,认为传第5章的“此谓知本”为衍文,可以删去。朱熹改动的依据虽然有上下文的依据,但更主要的是依据思想表述的需要。经过朱熹的改编,将本来论述修身的古本《大学》,变成了系统阐述个人成长指南的“三纲八目”的学习总纲,从个人的内在知识、情绪、意志修炼到外在的言行、家庭生活、国家治理到天下平治,都涵盖在修身之上,都是大学的学习内容。
    第七,《大学章句》要放到《四书章句集注》的整体当中理解。
    朱熹对古本《大学》进行了明确的章节划分,并对文字进行注释,又对章节进行释读,虽然遵循了“述而不作”的传统,但对文本中一些关键字词还是进行了创造性的发挥,融进了自己的创新思想。要想理解《大学章句》的核心概念,首先要试图站在朱熹的思想立场做“同情之理解”;其次,要将《四书章句集注》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又其次,要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统语境中来理解。只有深度进入,然后才能出得来。不可勉强用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价值体系来理解。
      四、如何深度自学《大学章句》?
    读书各人自有个人的读法,无法就是阅读文本,理解字词句段篇,结合作者生平和时代思潮,深入理解文本的思想意义,然而作为一部流传久远的经典著作,这样之后,最好结合以下的步骤,一门深入,或许能获得更多的智慧启发。
    第一,要熟读经传原文,结合阅读朱熹的注释和解读,条件成熟,经一章可以背诵下来。
    第二,有时间可以默读抄写经一章,其他重要的传文也可以边默读边抄写。
    第三,可以试着对一些重要的句子和概念给出自己的注解。
    第四,结合历史和身边的人事,对照大学的人生进阶,分析评判。
    第五,结合自身的学习经历,反省每日的学习生活。
      五、《大学章句》选段评析
    第一,大学三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
    大:要从思想上理解这个“大”,就要结合文献来加深理解。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人因能取法自然,可以与地、天、道并列为域中四大。孔子说::“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论语·尧曰》)肯定了人可以在人间效法天道、落实天道。东汉许慎在《说文·一部》中说:“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天指自然的最高处。“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人的头顶是人身的最高处,造字时,天和人就因这一相关性(最高处)而关联地创造出来。所以,从道家、儒家和文字学的角度,“大”在中国文化中主要指天地人之间具有的本源性、关联性和一致性。所以,《周易·乾卦·文言》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孟子才说:“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孟子·告子上》)
    道:中国文化的最高范畴。此处指养成大人的总原则、动机、过程、方法、目的,以及其内在的联系。
    明德:朱熹解释为“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其中的“天”是先天,具有自然化生的功能,是万物的本源,人的形体和功能都源自于天;“虚灵不昧”则是指人心的特性,人心不为时空所限,具有灵敏的认知能力,感物而应,理智和直觉当下即起,从不懈怠,人心的灵敏和直觉从来没有晦暗时刻;“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此是朱熹思想最大的“但书”,先天赋予人的一切本是自然合理的,但可能被后天的人欲所遮蔽,于是,人必须分类节制这后天的人欲,复归到自然合理的原本,这是构成其理论体系的内在张力所在,没有这个“但书”,庞大的理学体系是无法构建的,也没有必要存在的;“以复其初也”,则是朱熹的思想出发点和归宿,这个“复其初”特别重要,要结合朱熹在《论语章句集注》中对“学”的注释来理解,“学之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这个“初”就是朱熹强调的“理一分殊”的“理一”,就是可以涵摄众理的“一理”“天理”。
    亲民:朱熹根据程子的观点,并根据上下文,改为“新”。先自我去除心性的遮蔽,再以身作则,去引领或通过教化去引导民众去除心性的遮蔽,以便实现日新不已的人文境界。
    止于至善:道之所在,人之所止;人之所止,应合道之所在,所以朱熹说:“必至于是而不迁。”至善:至,极致,如冬至、夏至之“至”,乃是人行道的两个极端而可以转化的点,如从元的初始到贞的终端,而又从贞的终端再现元的起点,如此有序向前。善:事物发展的和谐状态。至善就是事物发展到最自然、最合理的状态。
    综上,养成远大人格,追求至善境界,其总原则,就是要用心彰明天地的光明德性,效法天地化生万物的生生不息之道,在人间践行生生不息的仁爱之道,先自己做到,再影响别人,一同用心这样来做,努力追求天地人合作共存、和谐共生的至善境地。
    第二,大学八目: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古,远古之时,可以理解为人与天地之间的联系更紧密的时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自然的时期。
    欲,先知先觉者的动机,但不限一己之私而具有理想性的动机。
    “平天下”就是“明明德”,也就是天下的国、家和人,一旦都能去除心性上的遮蔽,能效仿天地生生之道,与天地同屏共振,天下万物就可以共生,众生就可以合作,就实现“群龙无首,天下大吉”了。
    “齐家、治国”指向“亲民”,治国是政治行为,齐家是伦理行为,两者要结合得恰当(“止于至善”),就要以“修身”为出发点。
    “修身”本有以水洗涤自身污垢,保持身体洁净之意,这里指去除身心内外的遮蔽,保持身心自然平衡。其具体过程就是“正心、诚意、致知、格物”:“正心”,以天地大道为准,端正内心,不被个人的情绪左右而偏离自然合理的正道;“诚意”,诚实意念,意志坚定,无论人前人后,都要保持一致;“致知”,尽最大可能地去感知万事万物,积累经验,形成知识;“格物”,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穷尽其道理。
    在天地人自然相处的远古时代,有先知先觉者想以“明明德”实现天下太平,那么就要先行治理好邦国,其关键在于统治者要彰明天道以行德政;要想治理好邦国推行德政,就要先行整齐大夫的家(这里的“家”是古时卿大夫的封地,相当于秦以后的大家族,当下的集体、单位、公司等),其关键在于家内成员和谐共存、合作共生,也就说每个人都要知道并扮演好自己的伦理角色,上下有序,各归其位,各尽其分;要想整齐家,让人人尽力,就要先行提高每个人的修养,不让合作共生的自然天理被后天的私欲破坏;要想提高每个人的修养,就要先行让内心的主宰功能与天地共生之道时时相符;要想内心思虑中正,就要先行实现坚定内心意念;要想意念坚定,就要先行对天地人之道有全面的知晓通达;要想通晓到天地人之道,就要先行穷尽万事万物的道理。反之,也是这样。由此,《大学章句》将人道与天道通过“修身”而统一起来,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物心身家国天下”的同心圆认知、修身、实践理论,影响了中华民族三千多年的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