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年画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也是中国四大年画之一。这里的年画村,每年都吸引着许多人慕名而来。 58岁的胡光葵既是绵竹年画博物馆的馆长,也是绵竹年画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据他介绍,绵竹年画在艺术构思上有着实用性和趣味性并重的特点,如《三猴烫猪》《春官偷酒壶》《老鼠嫁女》《麻雀嫁女》等,呈现出活泼俏皮、诙谐幽默的艺术趣味,反映了四川人民对生活特有的理解方式。在内容上,避邪纳福、欢乐吉庆是绵竹年画的主要内容。 近年来,绵竹不断培育年画人才队伍,常年开设年画培训班,在大力培养本土年画人才的同时,积极引进现代美术专业人才进行年画创作,以丰富和充实传统年画的内容和技艺;同时,加强对民间老艺人的重点保护,不仅对老艺人在生活和工作上给予补助,而且通过不同的形式收集、推介他们的作品,宣传他们的传承活动。 胡光葵说,他眼下的工作就是在整理传统年画的理论之外,搜集传统年画的老画版。当前,绵竹年画管理机构已搜集绵竹年画原作1000余件,整理、复制传统年画资料200多件,翻刻年画新版100张(双面),从外地复制散失的年画珍品55件,收藏清代老版80多块。从老版上拓下的年画受到不少海外收藏家的欢迎。 与此同时,胡光葵也带领不少年画创作者致力于年画创作在内容上的与时俱进。2020年1月,绵竹年画博物馆工作人员连夜创作防疫宣传年画《出门一定要戴口罩》《众志成城 防控疫情》《向广大医务工作者致敬》等,为抗疫一线的工作者加油,为疫情防控服务。 对年画这样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实用价值的非遗项目,积极开展生产性保护也尤为重要。贾君既是绵竹年画社副社长,也是绵竹年画德阳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995年,贾君出于对绵竹年画的热爱来到绵竹,她认为,在今天作为小众文化的绵竹年画,必须融汇于人们的生活,才能让更多年轻人认识它、接受它、喜爱它。在这种观念的指引下,传统的绵竹年画与当代的设计相结合,形成独特的产业,融于人们的家居生活中。 在这些产品的带动下,人们对绵竹年画的兴趣也逐步提升。绵竹市依托绵竹年画进行产业发展,年画销售额从2002年的不足40万元,到2020年已经达到3700多万元,直接或间接从事年画创作的人员达1500余人,带动了数千户老百姓增收致富,涌现出以四汇斋、三彩画坊、南华宫、轩辕年画等为代表的年画作坊,促进了绵竹年画产业的壮大发展。 但贾君也说,无论绵竹年画的产业发展得多好,传统里的精髓仍然不能忘。“老手艺人的匠人精神、审美表达和作品传递出的地方文化内核,都是我们今天的任何创作和创新中不能丢失的。”(本报记者刘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