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大师 > 当代人物 >

吴相洲

http://www.newdu.com 2021-04-06 国学网 newdu 参加讨论

吴相洲


    生  卒:1962年—2021年4月2日
    籍  贯:辽宁省义县
    职  务:当代著名学者,博士生导师、乐府学会会长
    代表作品:《乐府诗集》研究等
    

      相期辽海,平生只为钓诗客;
    独向瀛洲,世间又少说唐人。

      沉痛悼念广州大学吴相洲教授!
      广州大学吴相洲教授2021年4月2日下午4时,因病医治无效,在京逝世,享年59岁。
    人物简介
    吴相洲(1962-2021.4.2),辽宁省义县人,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隋唐五代文学、乐府学。讲有《唐代歌诗研究》《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等课程。曾在北京大学师从陈贻焮和葛晓音先生。现为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国家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乐府学会会长,中国王维研究会会长,日本广岛大学客座研究员,台湾逢甲大学客座教授。吴相洲先生著作等身,蜚声中外,因成绩突出,2004年入选“新世纪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4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入选“北京市创新拔尖人才”。
    教学工作
    曾为本科生开设“中国古代文学史”、“唐诗研究”、“唐诗导读”、“传统的批判”;为硕士生开设“唐代歌诗研究”、“文学史研究方法”、“乐府学概论”;为博士生开设“乐府学概论”、“中唐文学研究”。
    学术兼职
    1.乐府学会会长,2013年至今;
    2.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2012年至今;
    3.中国王维研究会会长,2011年至今;
    4.《乐府学》主编,2006年至今;
    5.《唐代文学研究年鉴》主编,2012年至今;
    6.《民族文学研究》编委,2012年至今;
    7.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评委,2005-2008年;
    8.全国古籍保护专家委员会专家,2007-2010年;
    9.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16年至今。
    科研成果
      著作:
    1.《中国人的性格》,译著,延边大学出版社1991年12月版。
    2.《中唐诗文新变》,台湾商鼎文化出版社1996年8月版,学苑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3.《禅诗今译百首》,(与王志远合著)台湾佛光出版社1996年4月版。
    4.《历代词人品鉴辞典》(实为词论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5.《指月录》,台湾佛光出版社,1997年4月版。
    6.《中华史诗咏史诗本事》(参编),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年1月版。
    7.《唐宋词诵读》,语文出版社,2000年7月版。
    8.《唐代歌诗与诗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版。
    9.《传统的批判》,华文出版社,2000年1月版。
    10.《武帝与强汉风采》,大象出版社,2000年8月版。
    11.《玄宗与盛唐气象》(笔名:王萍洲),大象出版社,2000年8月版。
    12.《大学语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2002年9月第2版,2005年1月第3版,2006年1月第4版。
    13.《〈资治通鉴〉精华解读》,中华书局,2001年版。
    14.《大学语文应试模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版,2005年2月版。
    15.《高校统战工作》,主编,华文出版社,2002年5月版。
    16.《唐诗十三论》,学苑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17.《唐诗创作与歌诗传唱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18.《中国古代歌诗研究》(排名第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
    19.《高适岑参诗选》,中华书局,2005年8月版。
    20.《永明体与音乐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
    21.“《乐府诗集》分类研究”,9部专著,项目主持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2.《乐府学》,1—16辑,主编,学苑出版社、社科文献出版社,2006—2017年版。
    23.《乐府歌诗论集》,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
    24.《中国诗歌通史·唐五代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
    25.《乐府学概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版。
    26.《中国诗歌研究史·唐代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年4月出版。
    27.《乐府续集·宋辽金元卷》,郭丽、吴相洲编撰308万字,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2020年11月出版。
      论文:
    1.《豪放与浪漫主义精神——兼论宋词中的放风格问题》,《内蒙古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2.《“物是人非事事休”——中国古代抒情模式之一》,《广西师院学报》1988年第2期。
    3.《也谈辛弃疾的以文为词》,《烟台师院学报》,1988年第3期。
    4.《论老子思想在李白思想中的地位》,《唐都学刊》1990年第3期。
    5.《欧词伪作之争论微》,《大连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
    6.《从当代科学美学看词话的价值》,《广西师院学报》1991年第3期。
    7.《论汉武帝时期士的精神风貌》,《汉中师院学报》1992年第4期。
    8.《欧阳修对豪放词的开拓之功》,《锦州师院学报》1993年第3期。
    9.《庾信杜甫老成境界之比较》,《内蒙古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7年第6期转载。
    10.《一个五四作家的古典文学研究——读〈静农论文集〉》,《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5期。
    11.《从系统论看盛唐之音》,《北京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12.《韩愈白居易思想比较论纲》,《齐鲁学刊》1995年第4期。
    13.《论中唐诗文演变特征及其原因》,《古典文学知识》,1995年第6期。
    14.《文以明道与中唐文的新变》,《文学评论》,1996年第1期。
    15.《一部“活”文学史——读林庚先生〈中国文学简史〉》,《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中华读书报》1996年1月31日。
    16.《朱德的人生境界》,《光明日报》,1996年11月24日。
    17.《论唐肃宗黜华用实主张对诗风新变的影响》,《文学遗产》,1997年第1期。
    18.《王国璎〈中国山水诗研究〉评介》,《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19.《论盛中诗人构思方式的转变对诗风新变的影响》,《首都师大学报》199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7年第9期、《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97年唐代文学研究年鉴》转载。
    20.《论韩柳古文运动对前代文章的取舍》,《大连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北研学刊》创刊号,2004年8月。
    21.《陈思情采源于骚——论曹植在实现汉乐府向文人五言诗转化过程中对屈赋的继承》,《首都师大学报》1998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9年第2期转载。
    22.《二十世纪词学研究述评》,《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23.《精神文明建设如何利用传统资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年第4期。
    24.《引起学术界关注的文学主题学研究》,《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0年第8期转载。
    25.《论初唐近体诗律的形成与诗歌入乐的关系》,《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1年第2期摘要。
    26.《从岑参在封常清幕府的处境、职责看其诗歌战报式的特点》,《社会科学辑刊》2000年第2期。收入《国际交流日本学研究》,アルク株式会社2000年7月初版。
    27.《岑参西域四首战事诗解读》,中华书局,《文史》总第51辑,2000年第2辑。
    28.《读王叔磐先生〈元代蒙古族汉文词选〉》,《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0年第6期。同年《中华读书报》有刊载。
    29.《古代诗歌如何进入现代人的生活》,《光明日报》,2000年11月30日。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1年第3期转载。
    30.《古代文学怎样才能进入现代人的生活》,《河北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31.《论王维的歌诗创作》,《王维研究》第3辑,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2.《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的不同文化解读》(排名第二),《漳州师院学报》,2002年第1期。
    33.《略说杜甫的“小臣议论”》,《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34.《论永明体的产生与音乐之关系》,《文艺研究》,2002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研究》2002年第11期转载。
    35.《略谈唐代旧题乐府的入乐问题》,《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3年第1期转载。
    36.《论元白新乐府的创作与歌诗传唱的关系》,《中国诗歌研究》,第2辑,中华书局,2003年8月版。
    37.《王维歌诗的认定》,《王维研究》第4辑,辽海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38.《王维诗歌的重新解读——读王志清〈纵横论王维〉》,《王维研究》第4辑,辽海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39.《论唐代旧题乐府的入乐问题》,《国学研究》,第1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版。《第三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10月版。《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2期论点摘要。
    40.《注意建构中国文学研究的认证体系》,《人民政协报》,2005年1月24日“学术家园”第2版。
    41.《永明体的产生与佛经转读关系研究》,《文艺研究》,2005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5年第6期转载。
    42.《关于构建乐府学的思考》,《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6年第4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6年第6期转载。
    43.《永明体始于诗乐分离说再分析》,《文学遗产》,2006年第5期。
    44.《提高文学描述的清晰度已成为唐代文学研究者的努力方向》,《人民政协报》,2006年8月28日“学术家园”第1版。
    45.《杜甫“沉郁顿挫”风格涵义辨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46.《论孟郊诗的表述方式》,《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0年第1期转载。
    47.《论元白对古乐府传统的颠覆》,《文学评论》,2010年第1期。
    48.《论唐代诗人之歌》,《文学遗产》,2010年第4期,《新华文摘》2010年第1期观点摘编。
    49.《刘希夷历史地位重估》,《北京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0年第7期转载。
    50.《王维乐府诗的文献留存和音乐形态》,《文学遗产》,2011年第6期。
    51.《“绮靡”新解》,《文史》,2011年第4期。
    52.《注意古代文学知识的转化》,《文学遗产》,2012年第3期。
    53.《唐诗研究新思维》,《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
    54.《语不惊人死不休》,《光明日报》“温故”栏目,2016年12月7日。
    55.《古诗词永远是生活的高尚元素》,《文艺报》,2017年2月15日。
    56.《论新乐府涵义、范围及入乐问题》,《文学遗产》,2017年第4期。
    57.《杜甫诗才是如何练就的》,《光明日报》“文学遗产”栏目,2017年7月11日。
    58.《四十春秋解红楼——林方直先生〈奇文史笔红楼梦〉序》,《人民政协报》2017年10月23日。
    主要项目
    1.主持:北京市教委项目:“传统文化与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研究”(1997年—1999年,已经结项)。
    2.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诗创作与歌诗传唱关系研究”(2000—2002)。编号:00CZW003。
    3.主持:北京市“十五”规划项目、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乐府诗集》研究”(2003—2005)。编号:03BJWY033(社科规划办);SZ200310028005(市教委)。
    4.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永明体与音乐关系研究”(2003—2005)。编号:03BZW032。
    5.主持:北京市“十一五”规划项目和市教委重点项目“乐府诗构成要素研究”(2007—2009),编号:SZ200710028009。
    6.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乐府诗断代研究”(2008—2010),项目编号:07JJD751084。
    7.主持: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奖项目“历代乐府诗研究”(YB20081002801)。
    8.首席专家:“《乐府诗集》整理与补编”,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3&ZD110)
    主要奖项
    1.《中国诗歌通史·唐五代卷》获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15年;
    2.《中国诗歌通史·唐五代卷》获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特等奖,2014年;
    3.《中国诗歌通史·唐五代卷》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和首届全球华人国学成果奖,2013年;
    4.参与撰写的《中国诗歌史通论》入选国家社科成果文库,2013年;
    5.指导的博士研究生王淑梅毕业论文《魏晋乐府诗研究》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2009年;
    6.《永明体与音乐关系研究》,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2008年9月。
    7.《中国古代歌诗研究》(排名第二),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2006年9月。
    8.专著《传统的批判》获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01年9月。
    9.《面向21世纪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改革方案》(排名第三),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2001年9月,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年12月。
    10.《中唐诗文新变》,北京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1998年12月。
    主要荣誉
    1.2013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
    2.2012年入选北京市长城学者支持计划;
    3.2006年入选北京市属市管高校人才强教计划·拔尖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4.2004年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5.200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