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这个时候,必须高度警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否则将带来严重后果,甚至前功尽弃。必须丢掉抗“疫”斗争中的任何形式主义,实事求是地推动各项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形式主义历来是我们党一以贯之反对的“死敌”,然而,这个“死敌”在一片“喊打”声中屡屡不绝。 抛开主观上的功利“政绩观”不说,形式主义为什么能在现实生活中堂而皇之地存在甚或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而屡禁不绝呢?别看形式主义“花样多”、外表冠冕堂皇,不外乎材料表格堆成山、检查总结奖评忙……其实骨子里就是不务实、不落地,折腾得基层无法正常开展工作。 最近,中央在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中指出,要实事求是做好防控工作,对偏颇和极端做法要及时纠正,不搞简单化一关了之、一停了之。 “实事求是”是纠治抗“疫”战场形式主义的基本遵循。有同志总在说“实事求是”,却不知道怎样去掌握“实事”,更不知道怎样去“求是”。比如,我们经常说,“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作为唯物主义的一大原则和方法,这话不假;我们要继续问的是何为“客观实际”?有人不假思索地回答:太简单了,不就是面临的客体实际情况吗?进而把“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等同于“一切从客体实际情况出发”。若仅止于此,就又回到“直观唯物主义”的层面,而不是系统的、能动的、辩证的唯物主义! 事实上,从认识论、方法论角度看,“客观实际”至少包含了三层含义:一是客体的实际情况;二是主客体之间的“中介”——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硬件”(如科学工具等)和“软件”(知识系统等);三是主体自身的能力状况。比如,“心电图”对于完全没有医学知识的人来说,构不成其认识的对象;如同色盲者,亦不能认识绚丽的色彩。 现代社会的“客观实际”更加繁杂,使得“实事”不易了解,“求是”极其困难。高度分工的社会化体系、发达的交通和信息化系统,把一个国家内部之间和外部世界紧紧联系在一起,由物质、能量、信息共同组成庞大的复杂巨系统。 这样一个开放的、非线性的多层次超巨系统,实现稳态发展的条件是自然-社会-心理诸方面的有序协调。管理这样一个社会和国家,需要复杂性的当代思维方法;任何单一的老套经验决策和“掩盖了矛盾和问题”的形式主义,不仅不能完全胜任,相反有时会坐失良机。 蚁穴溃堤,针眼斗风。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面对疫情斗争中复杂的“不确定性”,如何预置方案,如何做到心中有数,积极进行应对……应该说,经过艰苦努力,目前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实践证明,党中央对疫情形势的判断是准确的,各项工作部署是及时的,采取的举措是有力有效的。因此,我们更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才能抓住这次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大考”,才能“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该坚持的坚持,该完善的完善,该建立的建立,该落实的落实”。 病毒最初的发生可能具有偶然性、个案性,而其短期的蔓延造成的是一个“系统性”后果。对于这样一个牵扯大局的“敌对系统”,要战胜它,只能是“以系统反制系统”“以体系对抗体系”的整体论思维方式,完善体制机制、健全应急管理体系,而“单打一”的形式和方法或致满盘皆输。 当下,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这个时候,必须高度警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否则将带来严重后果,甚至前功尽弃。必须丢掉抗“疫”斗争中的任何形式主义,实事求是地推动各项目标和任务的完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月23日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指出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越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