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诸子百家 >

解读丨“和而不同”与人格特质

http://www.newdu.com 2022-11-11 中国青年报 newdu 参加讨论

    
    “和而不同”是孔子的一个重要思想,语出《论语:子路第十三》,“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后来成为一个对当代人有重大意义的成语,它至少也描述了一种非常重要的人际交往能力:既善与人同,又能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在多元化已经成为生活现实而不仅仅是趋势的今天,我们尤其需要具备“和而不同”这样一种能力,以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过去人们对“和而不同”的解释,大多是从道义出发,比如朱熹集注中这部分所注:“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尹氏曰:‘君子尚义,故有不同。小人尚利,安得而和?’”
    再如杨伯峻先生的译文也很典型:“孔子说:‘君子在人情世故和道义之间互相协调,却不盲目跟随,小人则盲目跟随,却不能用道义来协调人情世故。”
    朱氏从义与利的角度谈为什么君子可以和而不同,杨先生的译文则同样从道义角度去诠释和而不同。
    
    目前大家都被君子、小人这两个主语卡住了,在我们中国人的语境中“君子”“小人”是有非常明确的褒贬之分的。因此谈到君子小人,就难免不与道义挂钩。其实,我们还可以有另外的视角,那就是从人格特质的角度——自然语言中被称作性格特点——去看“和而不同”。
    所谓人格是指“个体在对人、对事、对己等方面的社会适应中行为上的内部倾向性和心理特征”,“人格由许多特质要素构成,特质是构成人格的最小单位”,特质可以被用来预测和解释个体的行为。心理学术语中的人格特质,在自然语言中往往就是人们所指的性格特点。
    从心理学角度看,现实中,君子由于其人格特质的缘故也有可能做不到和而不同,因而只好选择隐于林或隐于市以独善其身。
    有的时候一个人无法做到和而不同,不是因为他缺乏道义,而是因为他的人格特点或者说是人格特质使然。比如一个人虽然有自己非常独到的思考和堂堂正正的人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例如早年的创伤经历等,使他缺乏自信,缺乏实践的勇气和能力,在原则问题上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难以坚持自己的信念,在压力之下不得不选择“和”而不是“不同”。还有的人,也因为多重原因,对自己和自己的信念有超乎寻常的坚定信心,因此关键时刻他就可以并且敢于做到和而不同。
    
    所以,是否君子并非和而不同的必要条件。比如我们中国的真君子傅雷先生,有很强的坚持自己、勇于不同的人格特质如信念坚定、刚正不阿、诚实勇敢,但是却缺乏“和”所需要的人格特质,如宽恕、包容与自制等,以至于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早早离开了这个无比需要他的世界。
    因此,君子小人的框架之外,人格特质也是一个会影响“和而不同”水平的重要因素。现在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我们尤其需要超越君子小人的视角去看这个时代非常需要的一种能力——“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中的“和”指和气、和谐、和睦、和解与平和,而这里的“同”则是指相同、一同、赞同、共同、协同和认同。和是人们所追求的共同目标,而不同则往往会促成更高水平的“和”与“同”,所以,和与不同是一个事物的两面。
    人与人相处,在遇到原则问题时确实需要能够坚持道义,但在其他非原则问题上则需要以更多的求和态度去了解、好奇、包容自己所见到的不同。
    此外,缺乏得体表达的“不同”也会对人与人之间的“和”造成破坏性影响,所以即使遇到原则上的不同,也仍然可以以谦和、温和的态度去平和地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不必总是义正词严大义凛然地去质疑甚至对抗,这样的不同才会让大家共同成长,从而让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有更多的、值得期待的、更高水平的和睦与和谐。
    
    此外,很多的不同,当时看是严重的问题,但是用历史的眼光看,却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必然,所以我们有必要让自己具备相应的人格特质去迎接已经降临的更多的不同。
    而最能够促进和而不同水平的人格特质是开放、包容与自信,因为开放我们就会对新事物,对不同的事物保持好奇;因为包容,我们就能够最大限度接受并理解与我们的不同;因为自信,关键时刻我们不仅可以努力地去求同存异,同样可以坚定并且得体地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并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