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化部发布了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成果,山东新增剧种蛤蟆嗡成为全国唯一重新恢复的剧种。这一可喜成果,源于山东省艺术研究院近年来所探索的濒危剧种“三位一体”保护模式。记者采访发现,该模式通过恢复剧目、拍摄纪录片、出版专著“三位一体”的方式,初步实现了对濒危剧种的抢救性保护。 百年蛤蟆嗡重焕生机 蛤蟆嗡是流行于山东冠县等地的民间小戏,至今有百余年历史。由于音乐听起来像雨后苇塘中的群蛙齐鸣,故名为“蛤蟆嗡”。近年来,受各种条件影响,蛤蟆嗡发展举步维艰,生存状况岌岌可危。 2015年底,得知消息的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在多方支持下,开始介入蛤蟆嗡的保护工作。其间,山东省艺术研究院的研究人员与冠县文化部门、老艺人、民营剧团等多次座谈,在厘清剧种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对蛤蟆嗡进行了“三位一体”保护。 所谓“三位一体”,即围绕濒危剧种,推出一台剧目、拍摄一部纪录片、出版一部理论著作。具体到蛤蟆嗡保护过程中,研究人员针对蛤蟆嗡剧种资料缺失、传承人断档的情况,提出要深挖其艺术特色、打造一台新剧目。最终,2016年8月,蛤蟆嗡以首部原创大戏《武训舍情》冲出冠县来到山东省城济南,登上了全省的戏剧舞台;此后,电视艺术片《难割舍的蛤蟆嗡》在山东电视台播出,调研报告《山东濒危地方戏曲剧种——蛤蟆嗡研究》也引起了多方关注。 山东省艺术研究院院长张积强这样解释“三位一体”的主要内容:通过整理恢复濒危剧种代表性剧目,让古老艺术复活,使传统文化新生;通过运用现代技术和多种影像手段拍摄纪录片,动态再现濒危剧种的发展轨迹,对其进行影像记录;通过艺术研究人员的田野调查和理论梳理,编辑成书,探究濒危剧种的文化属性和本质。 资料图 实现从濒危到知名“三级跳” “蛤蟆嗡的唱法不断创新,唱起来很好听,我对它是越唱越喜欢。”蛤蟆嗡的山东省级传承人韩香芝表示,“我不仅要自己好好唱下去,还要把它教给更多年轻人来唱,做好本地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传承工作。” 据了解,早在蛤蟆嗡之前,山东菏泽的大弦子戏就成了山东省艺术研究院探索“三位一体”拯救濒危剧种工作机制的对象。 2014年5月,山东省艺术研究院与菏泽市地方戏曲传承研究院签署《大弦子戏保护传承合作协议》。从那时开始,因传承缺乏剧团支撑、地方戏市场不景气等被耽搁的大弦子戏,开始步入向上的发展轨道。 经过广泛调研论证,彼时的山东省艺术研究院科研人员确定要做3项工作:开展《地方戏曲濒危剧种的保护与传承模式研究——大弦子戏在山东的重生之路》课题研究;整理、复排大弦子戏传统剧目《两架山》;联合电视台挖掘、探究大弦子戏的前世今生。上述做法随着大弦子戏得到成功抢救而日渐体系化,并最终发展成为如今机制化的保护、拯救濒危剧种模式。 2016年7月,大弦子戏受邀参加香港第七届“中国戏曲节”并受到香港戏迷的广泛关注。同时,大弦子戏也开始陆续出现在送戏下乡、城市惠民演出的舞台上。自此,大弦子戏正式摆脱了濒临消亡的尴尬境遇。 “‘三位一体’的实施,需要省级文艺研究机构的努力,也离不开地方文化部门的配合。”张积强说,这一省地共建的组织形式,有地方文化主管部门、省直艺术研究机构、基层民营院团共同参与,极大扩展了项目实施和示范范围,使原本生存于地方、鲜为人知的濒危剧种,实现了从濒临消亡到重新恢复,甚至广为人知的“三级跳”,活力大大增强。 让各界更关注戏曲发展 “蛤蟆嗡是冠县的文化符号,是广大冠县人的共同记忆。保护、传承好蛤蟆嗡的戏曲基因,就是守护了冠县的文化灵魂。”2016年8月,蛤蟆嗡《武训舍情》在济南演出期间,时任冠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张琳作出上述表示。 张积强告诉记者,通过“三位一体”保护,在山东菏泽市、济宁市、聊城市等地原本没落的剧种和院团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他们有的成立了专业院团,有的解决了人员编制和扶持资金,有的实现了建设剧场的目标”。 “三位一体”在山东戏曲界也引发了讨论。临沂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戏曲专家王秀庭认为,“三位一体”将省级科研机构的理论优势和宣传平台,与各地濒危剧种保护的实际工作相结合,有理有据地深入探究其中的理论构成和实践方法,总结了山东濒危剧种保护传承工作中已有的经验与不足。 “抢救和恢复濒危剧种是一项浩大的系统性工程。‘三位一体’有效解决了在濒危剧种抢救保护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而且为此类工作提供了制度基础,为艺术研究机构理论联系实际、学术服务社会提供了典型范例。”山东艺术学院戏曲学院院长王文清认为。 据了解,山东的“三位一体”濒危剧种保护模式已确定将要继续在更大范围内推广。目前,山东已经启动菏泽市定陶区两夹弦项目和淄博市淄川区聊斋俚曲项目,其前期理论梳理已正在进行;远期计划启动淄博市五音戏、滕州市柳琴戏、烟台市蓝关戏等保护项目。(综合自文化山东 中新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