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只是简单的民俗、技艺,而是千百年来日常生活的结晶。通过非遗传承人那些灵巧之手、灵秀之心的创作,那些沉淀着生活智慧、传统认知的工艺被重新激活,再次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8月18日,烟台大学首届海峡两岸大学生“齐鲁文化”夏令营进入活动第八天,来自台湾宜兰大学、东吴大学、东华大学以及烟台大学的学生和老师们来到胶东文化大院一起学剪纸,做巧果,感受这些千百年来传承至今手工艺的无限魅力。 探寻剪纸文化做非遗传承新人 烟台剪纸有着悠久历史,明清时期最为盛行。在全国各大剪纸流派中,烟台剪纸以画面精美,线条流畅而著称,有着较高的艺术研究价值。烟台剪纸自产生以来,就不是单纯以艺术形式出现,而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烟台剪纸非遗传承人栾翠华老师给大家介绍了剪纸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让大家了解了剪纸的艺术特色,并展示了部分她的作品。像其中一幅荷花上面有个元宝,她解释说,这有着“和气生财”的美好寓意,像这样用具体物象表达抽象寓意在剪纸文化中很常见。 “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可以将粗放与细腻融为一体,花中有花、题中有题、粗中有细、拙中见灵。”栾翠华老师手中一把红色的剪刀在红纸上蜿蜒前行,娴熟的动作让夏令营的师生们赞叹不已。 传统剪纸文化的魅力让两岸的师生们颇感兴趣,纷纷动手有模有样的学起来、剪起来,还不时向老师请教,不多时就有简单的剪纸成品做出来了。大家感谢老师的教授,纷纷与自己的剪纸作品合影留念。 宜兰大学的陈念琳表示,剪纸在烟台是很有名的文化,在台湾好像剪纸技术没有这么发达,此次的体验让她可以经历到非常道地的剪纸文化,虽然剪纸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学会的,但体验的感觉很有趣。 穿针引线做巧果揭七夕老习俗 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的传统七夕节。为了“乞巧”,有七月七吃巧果的习俗。传说是因为过去女孩子在未嫁之前都想自己能心灵手巧,所以用这样的方式来祈求织女来送巧,希望织女也能赐自己一双巧手,于是巧果也就诞生了。 在胶东文化大院,胶东花饽饽非遗传承人贾雨萍老师向学生们介绍了胶东花饽饽、七夕巧果的故事。随后大家就开始了制作巧果的体验之旅。 巧果制作主要是用油、糖、牛奶、鸡蛋等按一定比例和面,待面醒发后制作,将揉好的面团用“胶东面磕子”磕出一个个巧果造型,再用电饼铛烤熟,最后用传统的高粱杆、布条、针、线等把巧果串起来,这样可赏可吃的一串串巧果就制作完成了。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干劲十足,分工合作,互相协助,短短的时间,烤熟的成品就一排排呈现在大家面前,大家兴致盎然,纷纷品尝并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为自己和伙伴们的合作无间点赞。一串串巧果串起来了,一个个青春的脸庞笑容洋溢,巧果串起了两岸青年学子间的同胞情谊。 来自台湾东华大学的大二学生张哲维说,制作巧果的过程让他想起了台湾的民间传统糕点红龟粿。这是闽南人作为节日祭祀的贡品,虽然流传背景,原料搭配、制作过程以及味道口感和巧果有些差异,但造型特点极其相似。“这是两岸民俗方面既有差异又有共性的地方,也是两岸文化一脉相承的体现。”他说,这次夏令营之旅让他印象深刻,希望下次再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