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文化“两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素以“孔孟之乡、运河之都”闻名的济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过去10年,济宁精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篇大文章,全力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先行示范区、新标杆。 2022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于9月26日至28日举行,从1984年开始到今年,孔子文化节已经走过了38载光阴。首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于2010年举办,迄今也历经12年。 孔府印阁副总经理孔祥泉是孔子第75代孙,在他看来,孔子文化节已经成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世界文化版图中也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9月30日,“山东这十年·济宁”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济宁市委书记林红玉用这12个字,介绍自己的城市。“济宁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发源地”。他说,这十年,济宁充分发挥文化底蕴厚重、资源禀赋独特的优势,全力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先行示范区。 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诞生了孔子、孟子、颜子、曾子和子思子等先贤的济宁,近年来一直在解答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道时代命题。林红玉说,济宁市将深入实施文化“两创”战略,奋力建设全国一流文化名市,打造世界文化旅游名城。 当孔子遇上“元宇宙” 三天时间里,2022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举办了多场与孔子有关的论坛、演出活动。孔祥泉感觉,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孔子文化节和尼山论坛,增添了不少高科技元素。 令他印象深刻的是9月26日晚,“孔子与世界思想家”大型沉浸式光影秀。以星空为幕,利用光影艺术、乐音、舞蹈表演、喷泉特效、无人机、烟火等合成编配,光影秀呈现出从尼山走向世界的孔子画像,还演绎出凤舞尼山、论语书卷等诸多画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