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人生理想集中地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生智慧和精神追求,千百年来,它不仅引导着中华民族激浊扬清,积极向善,提升道德人格,而且渗入百姓生活,雅俗共赏、历久弥新,对于促进国人的身心健康,构建高雅健康的美好生活,亦具有积极意义。以下拟以孔子“志道、据德、依仁、游艺”的人生理想为核心,阐发其文化康养的功能,以求教于方家。 一、君子人生理想的文化康养蕴涵 君子人生理想具有丰富的道德内涵:《周易》倡言“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以厚德载物”,孔子追求“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孟子主张“仁民爱物”,张载立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王船山力行“匡维世教”“六经责我开生面”……这些无不展现出君子的远大抱负、崇高道德、责任担当和广阔胸怀。他们的人生理想既包含形而上的哲学理念、人生理想和道德培育目标,又有为人求学、德行修养的践行路径,还具有直契生命的健心养性功能。愚意以为,这种健心养性功能是君子文化特别是君子人生理想所独具的重要文化资源。本文将这种从精神文化角度切入的生活方式称为“文化康养”,它是中医学“治未病”在生活层面的落实,是与躯体康养相异又相联的中华传统修身养性调心的理论和方法。在这里,修德与养性相辅相成,培育君子与个体身心健康紧密相联。 孔子研究院石坊 文化康养的功效在中国历史上多有例证:在生活艰难、医疗资源匮乏、瘟疫流行、战乱频繁的中国古代,人平均寿命只有40岁左右,但一些具有君子人格的先贤成为少有的寿星:孔子73岁、孟子84岁、欧阳询85岁、柳公权88岁、陆游85岁、黄宗羲85岁……南宋文天祥被捕之后,在潮湿肮脏、病疫流行的囚室中能够“百沴自辟易”“阴阳不能贼”(文天祥:《正气歌》),直至两年后慷慨就义,也是由于他胸怀浩然正气,保持英勇顽强的斗志,能够战胜各种病魔。这些案例充分证明,人的精神境界、情绪心态与免疫能力和身心健康的密切联系。 文天祥塑像 现代心身医学和社会医学家的诸多研究成果证明,人的精神心理状态对人的健康具有重要影响。据专家统计,90%以上的疾病与情绪相关,中医更是很早就发现了精神心理的养护对疾病预防的重要作用。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黄帝内经·素问》)一般将这句话解释为,人体脏腑功能正常,气血充盈流畅,则免疫力强,风、寒、暑、湿、燥、火和致病邪气就难以侵袭,疾病无从发生。这当然不错,但还不够。我认为,“正气存内”,不仅指生物学意义上的脏腑功能正常,气血充盈,同时也包括良好的道德与平和的心理等精神心理因素,也包括孟子所说的“浩然正气”。因为人的身、心、灵相互影响,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精神健康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行为主体的免疫力、调节能力与他的道德水平和心理状态密切相联。 以下我们围绕孔子“志道、据德、依仁、游艺”这一人生理想的具体内容,进一步阐发其文化康养价值。 二、志道、据德、依仁的文化康养功能 孔子曾阐发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教育模式:“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这句话将道德理想与内心的道德修养和外在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以道为方向,以德为立脚点,以仁为根本,以六艺为涵养之境,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在这里,“道”是总的纲领,“德”和“仁”则是纽带和内核,再通过“游于艺”将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德性修养落实为日常的操作实践,提纲挈领地展现出孔子“学以成人”的培育模式。“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是孔子从理想信念和道德修养层面提出的要求。这里所说的“道”,包括形而上的天道和形而下的人道。天道是最高存在和理想境界,“天道远,人道迩”(《左传·昭公十八年》),天道难以企及且不可说,而人道则是人世间为政治国的先王之道和修身养性的君子之道。“志于道”,是说为人求学要立志高远,以“道”为志趣,一心向往和不断实践人道、接近天道;“据于德”,是要以符合“道”的德行作为立身处世的根据;“依于仁”,则是要保持内心的善良,言行举止依从于仁爱宽容之德。“德”是“道”体现在个体身上的行为原则,是“道”落实于日用伦常中的操行和习惯,它的内心情感依归则是“仁”。“依于仁”,是要以仁为旨归。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包括个体与群体生活在内的思想和行为各方面的理想人格修养体系,是君子人格的积淀。“仁”的根本意义是“爱人”,它不仅是个体内心的修养和品性,更要通过自身的道德修养由己及人地推展开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仁爱之心发自行为主体的内在情感,而仁爱之行则是行为主体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从客观效果来看,“修己”不仅能够“安人”“安百姓”,同时也有益于行为主体自身;仁爱利他不仅造福于社会,同时也以另一种方式滋养着行为主体的身心健康。因为人生活于社会之中,不是孤单的个体,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支持,爱的言行在传递温暖的同时,也会激起行为对象的能量,反馈回向并放大。在这种爱心的传递和扩展的活动过程中,行为主体将体会到精神的充实和愉悦,感受到人生的崇高价值与意义。将这种仁心蓄之、养之、壮之,不仅具有道德价值,而且是提升免疫能力和身心健康的良方。 不少心理治疗家都认识到,仁爱之心和相关的行为对缓解某些类型的焦虑症、保持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心理治疗的案例证明,对自己的病症或消极情感过度关注和畏惧,会陷入神经性焦虑或虚无感。很多研究成果证明,心怀仁爱、与人为善的人,心中常会产生难以言喻的愉快感和自豪感,进而降低压力激素水平,促进“有益激素”的分泌。精神疾病流行病学专家甚至说:养成助人为乐的习惯,是预防和治疗忧郁症的良方。以亚伯拉罕·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方法之一,同样也是帮助来访者超越以自我为中心、淡化小我,将关注的重心从自我转而引向他人。马斯洛曾在《高级需要和低级需要》《人的潜能和价值》等多篇文章中阐发仁爱美德的心理治疗功能,他认为“爱对于精神健康十分重要”,应该“懂得以感情和慈爱来医治患者”。这些西方心理治疗的临床实践也印证了孔子所说的“仁者无忧”这一论断。 亚伯拉罕·马斯洛 以上这些例证表明,以孔子为代表的君子文化强调的仁爱精神、与人为善这些传统美德与个体的生命养护是不可分割的,修身养德不仅是社会的要求,更是内在生命的呼唤,是保持生命健康的需要。这些生命智慧经过了千百年时间的考验并符合现代免疫学原理,在当下,孔子倡导的“志道、据德、依仁”的人生理想和教育理念,不仅是培养君子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增强免疫力、进行文化康养、最终战胜疫情的精神良方。 三、礼乐的文化康养功能 孔子“志道、据德、依仁、游艺”的理想不是枯燥的理论和死板僵化的教条,而是贯穿于活泼的、生动的生活世界,落实于丰富、具体的操作和技艺活动的,这就是“游于艺”。意思是说,要熟练地掌握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以丰富的知识、做事的本领和高超的技艺,使学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达到人生的理想境界。孔子自己就是“游于艺”的典范。他善于射箭、驾车、吟诗、弹琴、歌咏等活动,文献记载他在齐国听闻《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被围于陈、蔡之间,绝粮多日,仍然“慷慨讲诵,弦歌不衰”(《孔子家语·在厄》)。“游于艺”的“游”是一种悠游、优游、舒畅自在的状态。“艺”在古代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包括礼法、举行仪式时的乐舞、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数,泛指丰富的知识、做事的本领等技术层面的内容。“游于艺”,也就是通过熟练地掌握技艺而能够自由自在和愉快舒畅,游刃有余,优游于其中,如同鱼儿自在地游于水中一般。所以,这是从容自在,通过涵养和陶冶情操,在不知不觉之中进入圣贤境域,而不是苦行自虐,枯燥强迫。 山东淄博齐都镇韶院村“孔子闻韶处” 六艺中的“乐”指举行仪式时的乐舞,其内涵比现代人所说的“音乐”更为广泛,不仅包含了音乐,也包含关于道德、礼仪甚至政治等方面的内容。儒家的礼乐理论崇尚“中和之美”,很早就认识到“乐”具备宣导气机、疏通气血等在保健、医疗方面的作用,认为天地阴阳五行之道本然自在、和乐有序,人性、人情、政治、伦理都应当以此为准则。音乐如果能够顺应天地阴阳五行之道,自然就会有助于养心、养性,此所谓“乐者,天地之命,中和之纪,人情之所不能免也”(《礼记·乐记》)。《荀子·乐论》中也阐发了音乐与情绪的关系,认为《雅》《颂》之声可使人志意宽广,音乐可使人“耳目聪明,血气和平”,血脉流通,而达到成就道德人格与移风易俗的目的,还指出不同的音声或乐舞会对人的情绪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君子耳不听“淫声”。 在中国的“乐教”传统中,琴乐是重要内容,具有“御邪僻,防心淫”(蔡邕:《琴操》)、“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桓谭:《新论·琴道》)的功能。我们看到,孔子在古琴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据《史记·孔子世家》《韩诗外传》等史籍所载,他曾向师襄子学琴,在弹奏《文王操》时,不仅能够深刻领会乐曲的意境,而且能够感悟到文王的形象,甚至“持文王之声而知文王之为人”;《庄子·渔父》有“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的记载;甚至在匡地被围三日,也依然弦歌不辍。《史记·孔子世家》中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意思是说,孔子对于《诗经》的三百零五篇皆能配上古琴乐曲进行歌唱。可见,孔子不仅能鼓琴,而且能为诗歌编配琴曲,即具有打谱的能力,可见其在这方面造诣之深。 古琴为历代的文人雅士所喜爱,故有“君子无故不彻(撤)琴瑟”之说。钟子期、俞伯牙关于高山流水的佳话至今家喻户晓;嵇康、陶渊明、白居易、欧阳修、苏轼、王夫之、谭嗣同等诸多君子都能操琴并善于撰写鼓琴的诗词或琴谱,苏轼、王夫之、谭嗣同等诸位先贤收藏、弹奏过的古琴流传至今成为珍贵文物。 先贤认为,古琴“含至德之和平”(嵇康:《琴赋》),通过它来养成君子“中和”的品德,达成“乐教”的目的。琴音松沉旷远,能让人澡雪精神,感到和平泰然的气象,体验内心的祥和喜乐;琴乐的洁净精微,能让人感发心志、发泄幽情,化导不平之气,升华心灵意境;琴音悠扬,又衬出环境的静谧。弹琴时必须心无杂念,从而达到舒缓情绪、疗愈心理、修身养性的功能。酷爱古琴的白居易《好听琴》一诗,就体现出古琴的心理治疗功能,诗云:“本性好丝桐,尘机闻即空。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清畅堪销疾,恬和好养蒙。尤宜听三乐,安慰白头翁。”欧阳修也特别推崇通过和谐、适宜的音乐平心疗疾,达到心理上的平和。他在《书梅圣俞稿后》说,“凡乐,达天地之和,而与人之气相接”,可以“动荡血脉,流通精神”。在音乐养性实践中,他也强调,要用心去领会音乐之意,达到乐意与心意相通,才能修心养正。他的《初寒》一诗云:“篱菊催佳节,山泉响夜琴。自能知此乐,何必恋腰金。”在金秋时节的夜晚,空山之中,有流泉和着古琴的妙音,抑或是山泉叮咚如琴声奏响。在欣赏或弹奏这种美妙音乐时,心境平和,人琴交融,情景合一,自可达到妙不可言的胜境,何必贪恋世俗的荣华富贵呢?这首诗既体现出欧阳修的音乐修养,更说明音乐所具有的道德修养和心理调治功能。 《圣迹图·学琴师襄》 欧阳修认识到音乐不仅可以治疗心理疾病,而且对身体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他在《琴枕说》一文中说:“昨因患两手中指拘挛,医者言唯数运动,以导其气之滞者,谓唯弹琴为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古琴导引淤滞的疗疾功能。 在现代社会,中国古代“乐”的内涵和功能虽然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大大窄化,但音乐治疗正日益成为一种康养的方法。在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过程中,《黄帝内经》中音乐疗疾的理论日益为人们所注目,学习和欣赏古琴也为越来越多的人士所喜爱,发挥音乐的文化康养功能有助于提高民众的身心健康,创建高雅美好的生活。 四、书法的文化康养功能 “游于艺”的“艺”还包括书法,“六艺”中的书法包括书写、识字、作文。书写虽不同于秦朝以后毛笔为工具的书法,但从发展的眼光和表现形式来看,毛笔书法也属于“游于艺”的范畴。以下我们拟讨论毛笔书法的康养功能。书法是中国古代社会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把情感、理念、思想融入墨韵中,具有感化人、净化人、教育人的功能,被称为思想感情的“心画”和“养性妙方”。 习练书法是一种高雅的健身活动,有人认为,在20种长寿方法中,书法位居榜首。它通过入静调身、调息、调心,达到高妙境界,其疗疾功效在中西医界都得到确认。 练习书法是一种持之以恒、柔中有刚的锻炼。书写之前,要求凝神静气,心志平和,排除杂念,注意力高度集中;然后任情恣性,随意挥洒,方能达到心手双畅的意境。书写之时,还要求松肩振臂,自然灵便,做到头正、身正、手平,肘关节屈伸自然,五指各尽其力而又密切配合,手臂、腕、指的肌腱以及肩关节都处于张弛有度的运动之中。因此,在全身心进入书写状态时,不仅周身各部的肌肉能得到有效的锻炼,脊柱和关节能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而且能舒筋活络,气血融通,激活大脑高级神经细胞,使书写者心身高度统一,肌体内外和谐,促进新陈代谢,形神共养,从而延年益寿。 长期练习书法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心中狂喜时,写字让人冷静下来,避免过喜而伤心;心中郁闷之际,写字又能使人忘却忧虑,避免过忧而伤脾;生气发怒时,写字可以使人恢复宁静,避免怒气伤肝。可见,书法就像镇静剂一样,有助于抑制不良心境,保持心理状态的稳定平和,益于心理健康。 另一方面,练习书法需要临帖,而名帖或名家的墨宝不仅具有艺术美,其中的文句更是充满了道德的光辉。其内容或为利国为民,或为励志修德,或为歌颂壮丽山川,这些美文都有很好的教育意义;而书法创作时,所书写的内容亦多为处世为人的箴言警句、先贤名言、诗词妙联,这也都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内容。所以,无论是习帖还是书法创作,都不失为一种修养道德、磨砺心性、提升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试看:“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王羲之:《兰亭集序》)“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前赤壁赋》)反复练习、书写这些作品,欣赏、临读这些作品,不仅可以提高书法艺术素养,亦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志,激发热情,开阔心胸,不矜不卑,返璞归真,无挂无碍,心灵受到洗涤,境界得到提升,是一种潜移默化地学习中国传统思想精华的过程;而文中所展现的山涧流泉、松涛云海、清风明月、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等诸多胜景,又自然而然地给书写者带来各种美妙的审美意境和艺术想象,中枢神经和感觉器官经常接受美好的信息,足不出户亦能心旷神怡,有助于人们健康而快乐地面对生活。这一切,对于优化性格、陶冶情操、修养道德的积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小 结 君子的人生理想是君子文化的重要内容,孔子“志道、据德、依仁、游艺”的人生理想和教育理念可以为现代人类实现身心灵整体健康、提升生命质量、“学以成人”提供可操作的启示。深入地研究君子文化中蕴含的这些生命智慧,进而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将这些智慧融入普罗大众的生活之中,这对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