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其它 >

游学三孔|大成殿的匾额

http://www.newdu.com 2022-11-11 未知 hjj 参加讨论
编者按:本文选自孔子研究院副院长陈晓霞研究员的新著《游学三孔》,通过虚构的首都大学程传茹、文昌昊教授带领孙女文广闻和外孙懂天一在圣城曲阜的亲身游历,以话题问对的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和精神特质融入游学中。  
    
    文闻问道:“奶奶,为什么在大成殿中有这么多匾额?”
    
    程教授说:“孔庙的匾额、楹联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为规范的。清代崇尚儒学,祭孔成为国家常典。天子即位后都要到国子监‘辟雍’讲学一次,称为‘临雍’。‘临雍’后,便将皇帝御笔的题词制成木匾,悬挂在孔庙大成殿内。这些题匾的内容,大多是对孔子的颂扬之词。这些匾额几乎以一样的规格和模式被仿制于全国各地的孔庙建筑之中。木匾长约6米、宽2.5米,每字一米见方,金字书写,四周雕有群龙戏珠图案。”
    天一问道:“姥姥,‘万世师表’是哪位皇帝所题?”
    
    程教授说:“‘万世师表’为康熙皇帝御笔题书。清代康熙皇帝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十一月到曲阜孔庙祭孔时,在‘诗礼堂’听完监生孔尚任讲解《大学》首章后,在对大学生王熙等人的宣谕之中讲到‘欲加赞颂,莫能名言,特书万世师表四字悬额殿中’。随后,又将这块匾额内容颁发给全国各地的孔庙,令其刻匾恭悬。”
    文闻问道:“奶奶,‘万世师表’的出处和寓意是什么?”
    程教授说:“‘万世师表’的出现可能与《论语·为政》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有关。但也有人认为源自《三国志·魏书二·文帝丕》:‘昔仲尼资大圣之才,怀帝王之器,当衰周之末,无受命之运,在鲁、卫之朝,教化乎洙、泗之上,凄凄焉,遑遑焉,欲屈己以存道,贬身以救世。于时王公终莫能用之,乃退考五代之礼,修素王之事,因鲁史而制《春秋》,就太师而正《雅》《颂》,俾千载之后,莫不宗其文以述作,仰其圣以成谋,咨!可谓命世之大圣,亿载之师表者也。遭天下大乱,百祀堕坏,旧居之庙,毁而不修,褒成之后,绝而莫继,阙里不闻讲颂之声,四时不睹蒸尝之位,斯岂所谓崇礼报功,盛德百世必祀者哉!其以议郎孔羡为宗圣侯,邑百户,奉孔子祀。’‘万世师表’的意思是说孔子是万世千秋的老师和表率。”
    天一问道:“姥姥,‘生民未有’的出处和寓意是什么?”
    
    程教授说:“‘生民未有’是雍正皇帝于雍正三年(1725年)御笔题书的。在《孟子·公孙丑上》中有这么一段对话:孟子曰:‘宰我、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污不至阿其所好。’宰我曰:‘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子贡曰:‘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后,等百世之王,莫之能违也。自生民以来,未有夫子也。’有若曰:‘岂惟民哉?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太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这段对话的大意是:孟子说:‘宰我、子贡、有若,他们的智谋足以知道圣人,他们再卑劣也不至于阿谀奉承。’宰我说:‘依我来观察孔夫子,其贤能超过尧、舜远多了。’子贡说:‘见其外表就知道其政务如何,听到其音乐就知道其君施政的规律,即使从百世之后来评价这百世中的君王,也没有一个人能违背孔夫子的观点。自有人类以来,没有孔子这样的人。’有若说:‘难道只有民众有高下之分吗?麒麟比于走兽,凤凰比于飞鸟,泰山比于土堆,河海比于水塘,都是同类。圣人比于民众,也是同类。高出同类,超越群体,自有人类以来,没有谁比孔子更负有盛名了!’匾文意为千古以来,从未有像孔子一样的至高无上的圣贤。意为自有生民以来,世上就只出现了这一位圣人。”
    文闻问道:“奶奶,‘与天地参’的出处和寓意是什么?”
    
    程教授说:“‘与天地参’是乾隆皇帝于乾隆二年(1737年)御笔题书的。语出《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大意是:只有天下极端真诚的人才能充分发挥他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他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众人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众人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就可以帮助天地培育生命;能帮助天地培育生命,就可以与天地并列为三了。其寓意为赞誉孔子品德与天地并而为三。”
    天一问道:“姥姥,‘圣集大成’的出处和寓意是什么?”
    
    程教授说:“‘圣集大成’是嘉庆皇帝于嘉庆四年(1799年)御笔题书的。语出《孟子·万章下》:‘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由射于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大意是:伯夷这个人,是圣贤中清高的人;伊尹这个人,是圣贤中有责任感的人;柳下惠这个人,是圣贤中能和同于人的人;孔子这个人,是圣贤中能够因时而变的人。孔子可以说是集大成的人。所谓集大成者,就好比演奏音乐时敲击金钟而玉磐也有振动一样。所谓金声,是节奏旋律的开始;所谓玉振,是节奏旋律的终结。所谓节奏旋律的开始,是智的体现;所谓节奏旋律的终结,是圣的体现。所谓智,就好比技能;所谓圣,就好比力量。这就像射箭于百步之外,箭能到达,是你的力量;箭能射中,就不是你的力量了。意即孔子能把古圣先贤的美德集于一身,形成自己的学术思想。”
    文闻问道:“奶奶,‘圣协时中’的出处和寓意是什么?”
    程教授说:“‘圣协时中’是道光皇帝于道光元年(1821年)御笔题书的。语出《中庸》,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大意是: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君于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寓意为尊崇孔圣之道可以协和万邦,凡事处置得体,恰如其分,使事业顺畅发展,国泰民安。”
    天一问道:“姥姥,‘德齐帱载’的出处和寓意是什么?”
    
    程教授说:“‘德齐帱载’是咸丰皇帝于咸丰元年(1851年)御笔题书的。语出《中庸》:‘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大意是:孔子继承尧舜,以文王、武王为典范,上遵循天时,下符合地理。就像天地那样没有什么不承载,没有什么不覆盖。又好像四季的交错运行,日用的交替光明。万物一起生长而互不妨害,道路同时并行而互不冲突。小的德行如河水一样长流不息,大的德行使万物敦厚淳朴。这就是天地的伟大之处啊。寓意是颂扬孔子赋予人间的品德学识和高超的神灵。”
    天一问道:“姥姥,‘斯文在兹’的出处和寓意是什么?”
    
    程教授说:“‘斯文在兹’是光绪元年(1875年)光绪皇帝御书的。语出《论语·子罕》:‘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大意是:孔子被匡地的人们所围困时,他说:‘周文王死了以后,周代的礼乐文化不都体现在我的身上吗?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那我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了;上天如果不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寓意是世间所有文化盖源于儒学创始人孔子。”
    文闻问道:“奶奶,‘中和位育’的寓意是什么?”
    程教授说:“‘中和位育’是清末代皇帝溥仪题书的。匾文‘中和位育’意指,按照孔子的中庸之道,就能达到‘中和’,世间一切事物都能达到和谐的境界。因此匾意是,按圣人之道治世,天地间一切事物就能各就其位、各行其是,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