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其它 >

读《中庸》感悟“诚”

http://www.newdu.com 2022-11-11 孔子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孔丽 参加讨论

    《中庸》从内容表面看是不相关联的警句格言汇集,实质却是最富形上意蕴、最具哲理系统的著作。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如中、和、诚等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人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展现出人生智慧和哲学洞见。《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下之化育。”确实,“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此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下面,我就《中庸》的“诚”这一范畴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 、诚的内涵
    对于诚,历来有多种解释。任继愈在《中国哲学发展史》(秦汉册)中说“诚”有三种不同的具体用法,即用指人奉行宗教祭礼时虔诚的心理状态、奉行各种礼仪及伦理规范时虔敬的心理状态和泛指人的道德品质,而陈荣捷就《中庸》中的“诚”有下述看法:“使天与人合一的那种性质为‘cheng’(诚),‘sincerity’(真诚),‘truth’(真理),或‘reality’(实在)。在这部经典著作中对这个观念的广泛讨论使它同时成为心理学的、形而上的和宗教的概念。诚不只是一种精神状态,而且还是一种能动的力量,它始终在转化事物和完成事物,使天(自然)和人在流行过程中一致起来。”(《中国哲学资料集》)相比较两者,任继愈较多站在道德和礼的角度来定义“诚”,而陈荣捷更多的是从哲学角度来说的。我认为《中庸》作为最具哲学意味的典籍,从道德的观点对人经行教化,“诚”势必包涵多层意蕴。
    在《中庸》第二十章写道:“在下位者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这里的“诚”似乎可以解释为“真实”“虔诚”“真诚”,较多的是对人的一种道德要求。而后面又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这里作为“天之道”的“诚”与“人之道”的“诚”似乎是把人格中的诚实美德转化成了对“天”的拟人化表述。但实际上,它所指的不单单是个人品格的“诚”,还具有更为深远的意蕴。因为“诚”不仅是对自我的“真诚”,是自我认识的基础,它在充分认识自我、实现自我后还会进而理解外在之物,也就是所谓的“天”,并使其内在于自己的本性中,这样就达到了与天合一。从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做到“诚”,就能将“天道”与“人道”形成为一体。所以,说天是“诚”的,不只是对人道德上的述求,其意还指在表明“天道”之真实存在,成为“真实”是“天道”,而对“天道”进行反思便是“人道”。
    《中庸》讲:“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按照陈荣捷的提法,“诚”是形而上的哲学范畴,则它不仅指人、天道,而且一般事物也都可以被认为是“诚”的体现,没有“诚”就没有“物”。我认为这里“诚”也可以被理解为形而上的真实存在。推而广之,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真实存在的,都是可以被理解为诚的自我展现。所以,诚是无所不包的存在,如果没有诚,就没有万事万物能够生成、存在。
    诚作为真实存在,也是一种生成的过程,即所谓“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中庸》第25章)诚作为一种存在状态,是天道与人性的最终之必然存在,而诚作为生成的过程,指的则是人在生存过程中、在具体的日常生活中实现这种存在的必经之路。这种生成过程是自我决定的完成过程,它的力量是自己生成的,它的运动方向和方式也是由内部决定的。所以,诚不仅象征着终极存在,而且象征着人最终能够用什么样的具体方式来实现。同时,“诚者非自成而已也,所以成物也。”(《中庸》第25章)这种“自成”的过程是由内部决定的,它既是一个自我深化的过程,又是一个向自我以外扩展的过程,故它就超越了固定的、有限的、狭隘的范围,涉及到他物。又由于人与万物在本体论上的统一,人在自成的过程中就导致了万物的实现。故而,诚一旦自我实现,就不局限于个人,而成就万物。
    因诚是一种生成的过程,故而它是时刻处于运动中的,这就是“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徵,徵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就。”(《中庸》第26章)诚是“不息”的无休止过程,处在不断地创造之中,是一个恒久的事件。它不断积累发展,渐渐在具体的事物中体现自身,使其彰显出来,这就是徵。因为彰显,使它更为无限而恒久(“悠远”),因为时间上的“悠远”,在广度上它变得更为博大深厚,在高度上更为高大光明。因其博大深厚可以“载物”,因其高大光明可以“覆物”,因其无限创造性可以成就万物。它就和天、地相配,为天地之道,可以达到“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就”,是天人合一得以实现的原动力。故而,圣人作为“至诚”能不断实现自身所固有的品质“诚”,并循道而行,最终能与天地参,形成三才合一。可事实上,这只是理想中的设想而已,“参天地之化育”这种太崇高的理想在人类的具体事务中是无法实现的。但是,其着眼点不在于实现与否,而是从本体论上肯定人类参与创造的可能性、积极性与主动性,这就是其重大意义所在。
    总起来看,诚既是人内在真实本性的精神与道德状态的自我显示,是原初本真状态的实在,是天与人在运行过程中结合起来的根据,也是天赋予人的一种能动的力量,支配万物的创造与生成的过程。从广义上说,不仅人而且物也被认为是“诚”的体现,是无所不包而又充实饱满的实在。从深层的意义上看,诚不只是一种自我实现的创造形式,也是天地化育过程的原动力,是天人合一得以可能的终极基础。
    二、诚之实现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圣人可以不勉强而为就能做到适中,不加思索而达到中道,轻松达到道的要求,这是“自诚明”的过程。而对大部分资质平平的一般人来说是否可以达到“诚”的境界呢?“中庸”的庸字,本身就意味着“普通”“平常”,《中庸》侧重要讲的也是普通人的“人道”,则常人也可以达到诚,这就是“自明诚”。这样实现“诚”就有两种途径:自诚明、自明诚。自诚明,是“谓之性”,这就是说诚是上天所赋予人的本性,其实不只圣人有,普通人亦有,只是少一些,领悟的慢些。“诚”必然导致“明”,但并不是说我们内在本性中有天所赋予的这种本能,就不需要尽力修身“明”道。相反,每个人都应进行教化,尽力“明道”,因为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人能达到诚必须的过程。这里的教育关注的是自我本性中固有的道德品质,其目标是提升个人的道德意识,本质在于自我认识。所以,这种教只能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过程,是自我的反思、启迪与督促。另一方面,教育自我启迪、自我追求的充分与必要条件的本体论基础正是“诚”。因“诚”作为“本体”,其本性就是对自我的昭明。说“诚者,天之道”,那么,“诚”这种自我认识的追求可视为对于知天的追求,则这种教就是一个超越的层面。结合起来看,自我教育的“明”能够达到“诚”,“诚”作为“天道”的真实存在又蕴含着“明”,那么就能达到“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可以说,“明则诚”所指的是道德努力,而“诚则明”所指涉的是本性使然。
    同时,在这个教化过程中,因人秉性不同,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结果做起来有的人比较轻松,有的人较为顺利,还有的人则需要艰苦的努力。虽然所付出的努力不同,但最终所达到的结果却是一样的,“及其知一也”。也就是无论处境如何,资质好坏,总可以经过自己的努力来改进自己。这就充分肯定了教育与自我修养的作用。
    自我修养,具体来讲就是需要“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想要达到却未能达到真实无妄的“诚”之境界者,要“择善而固执”,选择善端并执着地坚持下去,就要广泛的汲取相关知识,对不明白的问题追问到底,通过自己慎密地思考来仔细分析、考察,得不到解答绝不肯罢休,理智地去辨明真伪、优劣,努力去践履所学,使所学、所思落到实处,做到“知行合一”。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用“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百倍付出,使其达到极致,最终也能达到“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从而最终实现“诚”的境界。可以说,通过努力与勤奋、个人修身达到“诚”的过程是一种重新树立自我,重构世界的过程。
    杜维明先生认为:“通过培养某种特殊的善而取得诚(“有诚”)的过程和达到至诚的过程,都可以设想为一个向着不断深化着的主体性前进的过程。”(《<中庸>洞见》)通过修身,“固善”获得“诚”后,其美就会积中外发,继而显现出来,昭明于世人,使世人有所动,发生变化,结果具“有诚”的人在转化自己的同时又可以推动、改变和转化他人。概言之,诚是一种创造形式,是自我的实现,也是天地化育过程中得以运行的原动力。(来源:孔子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作者:孔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