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其它 >

探寻儒学真精神

http://www.newdu.com 2022-11-11 人民政协报 杨朝明 参加讨论

    2018年新春伊始,山东就召开全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于是“山东终于承认自己落后了”这样的话题上了热搜。在查找“山东落后”问题的症结时,有人将山东人“思想观念保守”归因于孔孟儒学。这是一个极大的误解。孔子和儒家圣贤都注重为政者的德行,儒学精神具有明显的德性色彩。近代以来人们反对传统,矛头所向是缺乏平等意识和自由理念的封建思想,而这些思想恰与现代性格格不入,远远背离了孔子儒学真精神。
    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回答了八个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这里,孔子强调每个人要尽力做好自己,正其名,安其分,尽其力。也就是说,孔子认为,为政者“在其位”必“谋其政”,应该勇于担当,按自己的角色定位尽力做好自己。同时,为政者亦不可逾越本分,胡乱作为。
    从根本上讲,孔子所思考的,是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关系问题,也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问题。孔子希望每一个人都要按照社会性要求尽到自己的责任,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儒家提倡的君子人格正是如此。“君子”本意是为政者,同时也蕴含着许许多多的道德要求,道理显而易见,既然责任大,就要要求高。儒学作为管理学说,注重为政之道的探讨,要求为政者以自身的道德引领天下的风气,使社会更加和谐有序。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我们不是因为孔孟而故步自封,恰是因为背离了孔孟儒学真精神。我们不能把当下的问题推诿于古人,更不应该“厚诬圣贤”。今天,我们亟须回到儒学的源头。“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唯有走到本源,原原本本,方可从细微之处观全局,从未形之时察大势。孔孟之道正大光明,关键要“学真”与“真学”。
    第一,要正本清源地学,领导干部带头开展经典扫盲。要走向传统文化,汲取中华智慧,学习圣贤,走进孔孟,是一条极其便捷的路径。我们不可人云亦云,简单粗疏,没有温情,不知敬畏。也只有走进经典,深入经典,才能在经典中获得营养。
    儒家言“学”,从来不仅指读书看书。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儒家讲“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这里所说的“学”,是指社会治理之学,他们追求的社会治理之学在现实中很好应用。没有保守,无关自封,其中有满满的正道、信念和追求。真学孔孟,学真孔孟,不仅在于读书,而且要细细品思,结合实际好好运用。文化自信源于文化自知,束书不观,怎么了解文化?
    第二,向历史深处学,才能静深有本有力量。孔孟之道是对中国上古以及夏商周三代文化的总结和继承。典籍说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可见,孔孟的思想是对他们以前中国数千年文化的总结。他们思考“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问题,思考人的社会性存在。实际上,孔孟之道是中国思想的精髓和真精神,是中国文化的精华。
    沉下心来,在历史的长河中行走,邂逅中华圣贤崇高的灵魂,说不定他们就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在孔子儒家的话语系统里,坚定理想信念就是“志于学”“志于道”,因为“道前定则不穷”,可见坚定信念不是一句口号,是内在生命的唤醒。只有觉醒的生命,才能拥有坚定的信念,有着为民的渴求。只有对民族命运有思考,才会对民族文化有自觉有尊重。理想信念的载体在人,回往圣贤,左顾右盼,会有许多值得“思齐”的人。向前瞻望,自己要加油成为这样的人。满满的正能量,信念坚定,稳步前行。
    第三,踏踏实实地学,择善固执,执中至诚。文化,天下公器也。如果要为其冠姓加名,她姓“中国”,名“人心”,字“正道”,还可以号“天理”。中华文化来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沉淀与创造,这是我们的文化立足点,我们自然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如果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对立起来,可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知半解,或者对传统文化和孔孟之道要义的不求甚解。传统文化要正本清源地学,要沉下心来学,要踏踏实实地学。“明则诚,诚则明”,以至诚之心,从而择善固执。只有这样,才能感知到中华经典的魅力,使传统文化思想为人生领航。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孔子的名言“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这也是历代思想家所提倡和追求的。“公”与“私”相对,在很大意义上,“公”指的是人的公德意识和公共意识。人各安其位,各尽其力,各尽其责,这是基本原则。当人们学会用坚强的意志去克服自己的欲望,就不会片面强调自己的权利和权力,而首先想到要尽自己的职分,弄明白自己的“本位”,就该尽自己的“本分”,致力于提高自身素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来源:人民政协报2018年3月第7964期 作者:杨朝明)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