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常常被用来告诫或描述那些一意孤行的人。如果不尊重人生与社会的经验,不听从长者善意的教诲与劝导,往往失败就在眼前。其实,往大处说,这里涉及到的是对历史文化的态度问题。我国古圣先贤留下了许多教诲,这是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宝贵财富,人们所谓的“老人言”也都有古人智慧在现实生活中的折光,孔子十分重视古圣先哲的善言嘉语,认为君子一定会敬畏“圣人之言”。 在孔子的语境中,圣人“德合于天地” “穷万事之终始”,他们是仁与智的统一体,圣人洞悉天地人,关注你我他,圣人教诲凝结着过往,注视着未来。所以《孝经》说:“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这里的“法言”本义是“合乎法则之言”。对于社会管理者,要更好地保护江山社稷,必须言无口过、行无怨恶,而要没有过失就力求说话做事无需选择,那就只有一个做法,即“非法不言,非道不行”,按照“先王之法言”去做才是正道。 孔子所说的“先王”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人,他们是“王道”的象征,是孔子心目中的“圣人”。孔子所说“先王之法言”即“圣人之言”。孔子崇尚“先王之道”,故能“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为我们做出榜样。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尤其称颂尧、舜及西周以来的传统文化,正如荀子所说“儒者法先王”。之所以如此,首先是因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都是孔子心目中的圣王明君,他们“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不仅思兼百代,牢笼天地,而且选贤任能,无为而治,创立礼乐制度,把中华传统文明推向高峰。 孔子就对周代礼乐制度推崇备至,认为周礼“损益”了夏、商二代而礼文大备,所以孔子“从周”,学修“文武之道”,文王之道的担当者自期。孔子继承他以前的中华文化传统,以发扬先王之道为自己的旗帜和理想。从古代圣王以至于孔子,都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境界,孔子和早期儒家“述而不作”,其实是继承基础上的凝练与提升,他们都希望能救治“礼坏乐崩”的乱局,重整社会秩序。因此,“圣人之言”包含着仁爱与智慧,目的是“向善”,目标是“大同”,我们自然要认真学习和自觉遵循圣人的教诲。 孔子说:“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所谓“法语之言”,当然就是《孝经》中所说的“法言”。“法语”是古代圣人所说的话,“之言”是根据法语所说的言词。这些言词合乎规则、法则、准则,导人闻道、就道、弘道,属于正知、正见、正能,不可不听从。所谓听从,就是要改正自己的不当行为,这才真的可贵。那些“巽与之言”,也就是恭逊称许的话,谁听了都会喜悦。但是听了以后,一定要寻绎其中的意思,然后自省自勉,千万不能骄傲自满,这才最为重要。孔子区分了“法语之言”与“巽与之言”,谆谆告诫人们要明白“改之为贵”“绎之为贵”,是希望能从中汲取智慧,完善自我。否则,孔子说“吾末如之何也已矣”“末如之何”就是无如之何,虽说“无如之何”“已矣”,但用意仍然是在激励那些冥顽难化的人,希望他们改之、绎之。一句话,就要尊重听从圣人之言,改正自己的不当行为;其他夸奖自己的话不能只是喜悦而不自勉。只有记取先王“法言”,才能拒绝凡俗,摆脱平庸。 汉代的扬雄模仿《论语》而作《法言》,就是取其可以作为法则而使事情有正确的是非判断,其实也包含了对于孔子教诲的推尊与重视。杨雄的时代,诸子各逞其说,诋毁圣人,干扰世事,迷惑众人,那么,用什么来引导世人,明辨是非,那么,不言而喻,这就需要圣人之道的法则。所谓“法言”,就是指合乎礼法的言论,它有时候就是人生的格言,也泛指对人们的社会行为具有指导意义的言论。从这样的意义上说,儒家的经典尤其孔孟的教诲,其实都可以归入到“法言”的范畴。既然如此,我们要不致陷于迷茫,希望“道前定而不失”,就要仔细诵习经典,牢记我国圣哲的“法言”。(原载:《山东画报》 作者:杨朝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