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古圣今贤 >

【车凤】事上磨 方立得住——王阳明的一生(上)

http://www.newdu.com 2022-11-11 儒家网 newdu 参加讨论

    事上磨 方立得住
    ——王阳明的一生(上)
    作者:车凤
    来源:《学习时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庚子正月廿一日丁亥
    耶稣2020年2月14日
    王阳明的一生,证成了“知行合一,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气象万千、光耀千古。他一生三次证道,36岁时贵州龙场悟道“心即理”,48岁时南昌悟道“致良知”,55岁时余姚天泉证道“四句教”,最终形成了其哲学思想的完整体系。这一切皆是建立在他波澜壮阔的传奇人生基础上的。他的一生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息息相关。
    “不第非耻”追求圣贤境界的青少年时代
    王阳明知止而后有定,自少年立志,便确定了一生的努力方向。《王阳明年谱》记载,他出生于1472年,13岁时,母亲郑氏去世,对他是一个严重的打击,但他志存高远,心思不同常人。有一次,他与私塾先生探讨“何为人生第一等事?”老师说:“第一等事就是读书登第,像你父亲那样。”王阳明直言不讳地说:“先生,恐怕不是的,我觉得第一等事乃读书做圣贤。”自此之后,他穷尽一生去探求追问、躬身修行实践,最终成为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经天纬地之才。
    英宗正统年间,英宗被蒙古瓦剌部所俘,朝廷赔款求和。这件事在王阳明幼小的心中投下了巨大的阴影。他发誓一定要学好兵法,为国效忠。1486年,15岁的王阳明出居庸三关,考察边患、察看地形、谋划防务,跟北方少数民族学习骑马射箭,刻苦勤练,箭术一流,可以做到“逐胡儿骑射,胡人不敢犯”。他凭吊古战场,缅怀先辈于谦,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失踪”一个多月后他风尘仆仆回到家里,腰间配剑,一副仗剑天涯的侠客模样。1487年,鄂豫陕交界地区发生流民暴动,建国号为“汉”,震动京师。16岁的王阳明觉得这是自己为国效力、显露身手的机会,他写了一份长篇奏折,结合他的兵法知识和考察经验,审势谋策,请缨带兵去征讨。他托父亲把奏折转呈皇上,父亲痛斥他为“狂生”。
    事实上,孔夫子曾说过: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王阳明之所以对“武备”如此重视,在于他坚定地认为:儒者如只会读圣贤书而不会用兵,那无疑是一种耻辱。他看到历史上有太多以文章词句欺世盗名、粉饰太平的儒者,一旦遇到社会危机、国家变故,真真就剩下了束手无策、百无一用。
    王阳明天生活泼好动,自小是个谐谑搞怪、率真淘气的人。20岁的时候,为“备战”科举,他日夜读书,沉浸于经史子集中,经常废寝忘食。有一天,周围的人突然发现王阳明的气质变化了,变得正襟危坐、谨言慎行,这种与过去的反差让有些人觉得好笑,王阳明正色回敬道:“我过去放任不羁,如今知道自己错了。春秋时期卫国的籧瑗最后活到50岁,他是到了49岁才知道自己的过失。我现在刚刚20岁,悔过自新还不晚吧。”圣贤书让王阳明脱胎换骨,21岁时他在杭州中举浙江乡试。然而,22岁时他却在京师会试中落榜了,这还不算,三年之后的科举考试中,王阳明再次落第。他的状元父亲开导他说,“此次不中,下次努力就能中了”,他坚定豪迈地笑笑,回应可谓语出惊人:“你们以不登第为耻,我以不登第却为之懊恼为耻。”
    孟夫子曾说,“吾四十不动心”,意为40岁便不会再让心被外物得失绑架,而王阳明则是在25岁就显示了如此的气概。儒家之学,在王阳明看来分为举子学和身心学两类。学习之目的在于科举进而升官发财的,无疑就是举子学。而读圣贤书旨在修养身心、自我完善进而治国平天下者,乃是真正的身心学。站在身心学的立场上,当然就会认为“不第非耻”,而一旦一个人因为不第而影响了自己如如不动的内心,就说明其距君子气象还差得很远,是应当自以为耻的。
    回归儒学并与奸佞正面冲突的中年时代
    与人们想象中的圣贤不同,王阳明除了以思想家的面目出现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更以一位终生未有败绩的军事家的形象永载史册,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无疑也称得上是一位最会打仗的读书人。青年时期的王阳明,因文才过人,一度驰骋文坛,1494年,23岁的他回到浙江余姚组织龙泉诗社。彼时,他在京师皇城和家乡绍兴都拥有词章盛名,与当时的诗坛领袖以文会友,意气风发,所谓“泛滥辞章一时期”,然而,他很快觉得“使学如韩柳,不过为文人;辞如李杜,不过为诗人”,“吾焉能以有限精神为无用之虚文也!”于是,他毅然决然退出文坛,再转去研习兵法,得高士许璋真传,重燃经略四方之志。
    事实上,32岁之前的王阳明,因为各种机缘,曾深入学习过道家和佛家。他于各处求仙访道,修炼道家养生仙术,亦常参禅静坐修炼佛家空性。他厌弃世之纷扰,曾经决意出家,但顾念祖母和父亲,觉得子孙当尽孝养之道、赡养之责,此乃人之基本道义,几经思想斗争,最终弃佛回儒,“正德丙寅年元年,始归正圣贤之学”。
    王阳明之所以创建心学,与当时的社会文化生态和政治生态息息相关,正是针对明王朝令人失望的皇帝、官员及大众的道德沦丧而来。明代中叶之后,中西方海运航线开辟,大量白银流入中国,经济空前繁荣。与此同时,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被重塑。大众物欲膨胀、人心不古,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功利主义倾向弥漫的社会,正是孔子曾忧心的“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1505年,明武宗朱厚照即位,视国家社稷如儿戏,又有太监专权,宵人取胜,权倾万乘,威劫大臣;官员唯唯诺诺,阴谋者胜,阳谋者败;苛捐杂税极酷,国法恣睢,激变民心;明王朝天下之势,每况愈下。这些都让王阳明痛苦而无奈。
    34岁的王阳明此时开始开门授徒,并与湛若水成为志同道合的密友,共倡圣学。朱厚照即位后,带来了急转直下的政治局势。正德元年(1506年)冬,宦官刘瑾擅政,负责监察和谏言的“言官”戴铣、薄彦徽等人,忠肝义胆坚持上书皇帝,要求严惩刘瑾等权奸,端正国法,却反遭执掌锦衣卫和东厂西厂的刘瑾势力革职、贬官或暗杀。刘瑾假传圣旨,把与此相关的20余人抓进了锦衣卫监狱。一时间朝廷上下人心惶惶。
    时年35岁的王阳明因上疏论救触怒刘瑾,被廷杖40,奄奄一息间也被扔进了锦衣卫的大狱。入狱后,王阳明想到了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对于身处困厄却奋发有为的历史人物的回顾。受这些人物激励,王阳明的精神始终坚定,胸襟浩荡,圣贤信念从未破灭。他学习周文王,在监狱里演绎《周易》,还为狱友们讲学,“累累囹圄间,讲诵未能辍”“俯仰天地间,触目俱浩浩”。
    37岁龙场悟道
    经父亲的周旋请托,几个月后,朝廷裁决王阳明出狱,谪贬至贵州龙场做驿栈驿丞。王阳明从京城回浙江老家做赴谪准备,刘瑾派出的锦衣卫一路尾随追杀至钱塘江边。王阳明制造跳江的假象,江边遗下衣服鞋子和绝命诗,蒙过锦衣卫,得以逃脱追杀。绝命诗有云:“自信孤忠悬日月,岂论遗骨葬江鱼;百年臣子悲何极?日夜潮声泣子胥。”等他暗中到南京面见父亲王华,父亲对他说:“既然朝廷委命于你,就有责任在身,你还是上任去吧。”随后他踏上路途,1508年春天,37岁的王阳明终于到达尚未开化的贵州龙场,目之所及“万山丛薄,苗僚杂居”。王阳明和三个随从,因水土不服、生活条件艰苦,全部病倒。王阳明亲自劈柴、挑水、煮饭,照顾病情更重的随从,还努力调动生活气氛和心情,带给他们精神的支撑和抚慰。
    这样度过一段适应期后,粮食快要吃完了,王阳明就“刀耕火种”烧山开辟了一片荒地,自己耕种粮食。他还教当地人打土坯、用木头盖房子,教化引导民众,受到百姓爱戴。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功名富贵都变得十分虚幻缥缈,一切荣辱得失似乎也都没有了意义,为什么要活着和如何活下去成了唯一需要思考的命题。在此期间王阳明写下《瘗旅文》,总结“自吾去父母乡国而来此,三年矣,历瘴毒而苟能自全,以吾未尝一日之戚戚也”。据《王阳明年谱》记载,王阳明“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王阳明意识到,以往到事物中去求理的方法和途径是错的,理不在心的外面。圣人之道,理本来就具足于人心。这样的一种体悟,史称龙场悟道。
    孟夫子说“君子欲其自得之也”,马一浮先生说“学问要自心体验而后得,不专恃闻见”,一个人学道,不是知道些名词、概念、道理就成为圣贤的,如同今人调侃的“我们都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知晓“心即理”三个字,和切切实实在自己的心中体验、体悟、体证到天理的存在,进而把此理扩充到全部生活实践,完全不是一回事。可以说,龙场悟道是王阳明几十年圣学之路苦苦探寻的一朝破茧,是他看破得失、超脱荣辱、参透生死后的豁然贯通。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