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公益文化:度人先度己,利他亦是利己 作者:康晓光 来源:《南方都市报》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八月初四日已丑 耶稣2016年9月4日 9月4日上午,嘉宾康晓光在南都公众论坛演讲。南都记者 徐文阁 摄 当我们讲慈善文化的时候,实际上是要回答四个最核心的问题:人为什么会利他、如何看待解决不平等的问题、什么样的需求应该得到满足、如何去利他。 怎么看待现实中的不平等,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解决呢?在现代社会中大体上有所谓的三次分配。市场先分配一次,它主要是根据效益,按市场经济确认的效益。第二次分配一般由政府来完成,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政府也说它再分配是为了促进社会公平。第三次分配在社会领域中,自愿捐赠,进行慈善救助来解决第二次再分配。也就是第一次分配由市场完成,第二次分配由政府的税收和财政支出来完成,第三次分配由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来完成。 围绕这样一些解决不平等的原则、思路和方法差异是非常大的。我们来看看中西方公益文化比较,当今世界,资本主义文明最核心的支撑体系、思想体系就是个人主义,也叫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的定义是一种政治和社会索取,高度重视个人的自由,广泛的强调自我支配、自我控制,不受外来约束的个人的重要性。 个人主义强调的不是利他,是利己,这个利己与自私自利、损人利己不是一回事,是在公平、合作的前提下追求自我的利益。以市场经济为基础构建的社会,反映在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上,一定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它强调合理的、公平的自立。利己不主张利他。所以,个人主义的背后是市场经济,它是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套市场文化体系。因此,个人主义的公益文化充分肯定市场分配的正当性,市场分配的结果是正当的、合理的、正义的。 在这样一个基础之上,它也认识到市场分配的不平等,不可接受,一个社会要想持续地生存,必须遏制不平等。它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呢?鼓励国家,鼓励国家是要求国家再分配的一种发挥,解决一系列的社会公共需求;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是,鼓励公益事业、慈善事业,通过这些公民之间的、自愿的再分配。 一个认为自己是目的、别人和社会是工具的文化,或者这样的一个社会里,为什么公益事业、利他主义的行为这么普遍呢?法国的大思想家托克维尔在《美国的民主》一书中指出,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公益事业,实际上是在美国发源的,是基于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当美国的个人主义者、利己主义者,从理性的角度进行合理的分析之后,他们也会采取利他的行为。这个时候他们的利他是什么?他是说我与他人和社会的一个公平的交易,今天我帮你,明天你帮我,在这个里面,它的主观动机不是利他,主观动机是利己,这个要特别清楚,我还是为了我自己,因为我总有自己保证不了自己的时候,那个时候需要别人的帮助,但是从公平的角度讲,我需要别人帮助我也要帮助别人,所以今天我帮助这个社会,明天我需要这个社会去帮助我。它是从一种公平交易,个人和社会公平交易的角度来理解和解释。 这就是,利他不一定非要出于一种高尚的动机,利他完全可以从利己去出发,达到这个结果。所以,托克维尔把它叫做一种开明的利己主义,开明的利己主义就会带来和产生利他性。 个人主义慈善的价值观特别强调把市场的逻辑带进来,既然是交易,交易就是自愿的,不能强制,所以个人主义的慈善文化特别强调非强制性的原则,你不能强制我,我有权不做慈善,你不能因为我不做慈善对我进行谴责和处罚。另外,我做不做慈善跟我是不是一个好人没关系,你不能拿道德来要求我做公益,你也不能用道德来谴责我不做公益。此外,个人主义慈善价值观反对“家长作风”。在公益慈善领域中,由于施助人和被助人地位的不平等,受助者往往处于一种不利地位,个人主义非常强调反对家长制,强调参与式、平等、受助者的权利等等。 个人主义主要是讲非道德性。现代社会慈善中介化,慈善家和受助者中间有公益组织,慈善家把钱捐给公益组织,公益组织再将其转达给受助人。慈善事业中介化的结果就是组织化,专业组织下,专业组织一旦出现,在专业组织内部它是职业化,也就是说在公益组织中就业,和在企业中就业、在政府就业、军队就业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它是非道德化的。 儒家不主张博爱,主张仁爱 中国传统的慈善文化,它的一些特征是人类文明中共通的,它是根据道德来要求人们。道德就是说它确定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好人,我们应该做好人,我们为了做好人,我们要做那些好的事情,这些好的事情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利他,这是从道德上要求。 儒家怎么讲这套逻辑呢?儒家首先有一个天的概念。在孔子的思想中,认为天是至高至大、无始无终的存在。而且天是一种意志,生成一切、主宰一切的意志。 天是有天道的,这个道就是天的意志的最根本特征,这个最根本特征是什么?儒家认为是仁。中国古人的思维方式是趋向比类。古人把自然的世界和人生活中的事情进行类比,想从道德上来看天最大的特征是什么。《易经》里说,人和人之间最大的爱、最深的爱、最高尚的爱是什么?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其他的爱都比不上,儿女对父母的爱能有十分之一就不错了,父母对儿女的爱那是无条件的。 父母对儿女爱,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生和养,生你、养你这是最大的爱。古人观察天地时觉得,万物都是天地生和养的,天做出了这么伟大的事业,但是天不说话,天默默地把自己该做的都做了。所以《易经》、《易传》都讲生生不息,天地之大德曰生。 我们中国人讲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本身是什么?在天就是天道,在人就是人性,那么天道和人性合于一的一,就是仁字,这一点天道和人性是相通的。 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天赋予的本性是差不多的,但是在生活中,人各种机遇的不同,阅历和轨迹的不同,导致最终人和人的差异特别大。孟子有一句名言,“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他说现实中人和畜生的区别是很小的,人和禽兽相区别,在于人有仁这种东西,禽兽没有。所以,孟子说一个好的社会、一个好的父母、好的政府要干的事情是什么?就是将这些善端保护好,让它发扬光大。 一个人怎么去发扬他仁爱的本性呢?儒家的主张是要“忠恕”之道,所谓的“忠”就是“己欲利而利人,己欲达而达人”,通俗点说你想成功,你也帮助别人成功,你想要得好东西也帮别人得到,那么“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想要的东西你不要强加给别人。 儒家要求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由里及外、由近及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你生命的完整,你自身的成长,它不会主张你不分亲疏远近,一视同仁。但为什么我们可以推己及人?为什么你所不欲,别人就不欲呢?有一个前提,就是天人合一,天只有一个,所以我们每个人在本性上也是相通的,性相近,每个人的本性是相近的,只有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你才能将心比心,才能推己及人,否则这一切都无从谈起。 儒家不主张博爱,主张仁爱,主张以自己为中心,不断地去向外扩展你的仁爱行为,利他,但是最终当你达到一定境界的时候,就会达到博爱的效果。所以它不同于博爱,但是它包容了博爱。我认为它比博爱更亲切。 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在儒家的经典里,特别讲公和私,私是个人的利益,公是天下的利益,儒家是强调天下为公。《礼记》礼运篇里,孔子讲大道之行,也就是一个最理想的世界是什么?是天下为公的大成世界。等而下之的,才是天下为家的小康世界。开始大家自私了、利己了,考虑个人和家庭的利益了,这叫小康社会。儒家主要是在探讨怎么管理小康世界,治理小康社会。 儒家讲天道、天赋予了我们利他的本性,也教给了我们一个大原则,忠恕之道,问题在人的一生中怎么落实。在《大学》这本书里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儒家把这个叫“三纲领”,怎么实现呢?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由内而外的过程,庄子概括得非常好,内圣外王,这是他规划的人生道路。在古代,儒家为中国人做了职业规划、人生规划。 这和忠恕之道都是完全一致的。“明明德”是什么?第一个“明”是动词,就是你要去认识、领会明,第二个“明”是形容词,这个是大德的意思,就是天道,就是仁,所以“明明德”就是你要去认识天道。怎么样“明明德”?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自己修行好了就行了吗?不行。你要心明,要去改变其他的人。改变其他人,就是“己欲利而利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所有的人去共同成长。什么时候止呢?没有尽头。儒家思考逻辑是什么呢?都是由内而外,由近及远,推己及人,然后不断地去拓展,把这个同心圆不断地扩展,在这个过程中你的本性得到越来越好的呈现,你承担了很大的责任,造福了更多的人,同时你自己也成长。 回到我们这个主题,治国平天下等等这些,都是造福他人、造福社会、造福天下的事情,都是利他的事情,因此在儒家的理念中,你要想成为一个有担当的君子,合格的君子,仅仅利己是不够的,你必须利他,否则你的人生就是不完整的。在这个意义上,儒家的文化本身就要求,你要想成就自己,就得造福他人,利他是利己,是成就自己的一个必要条件,也是必由之路。所以在儒家的文化里,利他完全是内生的、内在的。 中国人讲不朽,生命是不可永恒的,但是事业可以永恒,最著名的生命永恒保障就是“三不朽”。《左传》里讲了一段千古名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最高的是立德,其次是成就一番大的事业,再次是留下一些不朽的思想。 立德、立功、立言要达到什么标准呢?虽久不废,即使时间过去了,即使你本人不在了,他们依然在发挥影响,发挥作用,此之为不朽,这才叫不朽。儒家的天道、对人性的理解,君子应有的人生之路,有大学之道,还有超越死亡的“三不朽”,都要求人应当造福他人,造福社会,乃至造福千秋万代。 这些就是我们公益讲的慈善,而又比公益、慈善要高超得多。因此在中国做公益不仅仅是你为他人在做事,更是为你自己。造福他人,就是成就你自己,你要成就自己,就必须去造福他人。对我们这些小人物来说,怎么办?我觉得不必担心,儒家是强调你应该有一个远大的抱负的理想,但是不以成败论英雄。只要它值得,我就去努力。 《论语》中的第一篇《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讲的是君子最成功的人生境界。你通过学习,体会认识了天道,天时、地利、人和都有了,又可以实践这个天道,这是君子一生中最理想的境界。 第二个境界是什么呢?有朋自远方来,你没有机会去实现你的理想,但是毕竟还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所以说不以成败论英雄,只要你有这份心,只要你坚持这个原则,只要你尽力了,你都是响当当的君子。 我个人认为在今天还是要立足于中国的传统和文化,我们有得天独厚的东西支撑我们的公益事业,怎么样继往开来,为我所用,是建设未来公益文化应有的态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