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天下为公”等十个词汇,来概括中国人民在漫长历史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这些观念源自先民的社会实践所提炼出的智慧,记载在中华原典之中,通过经学、教化得以代代传承,正是我们这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根源,也是今天我们增强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在十个词汇中,“自强不息”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个,它所展现的恰恰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一种基本精神,也是我们能够应对各种挑战、危机而生生不息的内在精神动力。1914年冬,著名学者梁任公先生应邀为清华学校学生讲演,题目为《君子》,他以乾坤两卦的大象传为契入点,阐释君子精神。《乾》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象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他就“自强不息”阐释说:“乾象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才智如董子,犹云勉强学问。《中庸》亦曰,或勉强而行之。人非上圣,其求学之道,非勉强不得入于自然。且学者立志,尤须坚忍强毅,虽遇颠沛流离,不屈不挠,若或见利而进,知难而退,非大有为者之事,何足取焉?人之生世,犹舟之航于海。顺风逆风,因时而异,如必风顺而后扬帆,登岸无日矣。”此后清华大学便将此八字作为校训。著名哲学史家张岱年先生更是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视为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良有以也。 古代中国秉持“一个世界”的宇宙观,因此看待天地自然往往有一种“德性自然观”和“观象比德”思维。而《周易》则集中体现了这样的文化特征。四库馆臣说:“《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这种“推天道以明人事”就是“观象比德”的一种目的。这种思维在孔子那里得到了继承与自觉。《礼运》所谓“圣人作则,必以天地为本”一语正反映了孔子的思想。《论语》中“唯天为大,唯尧则之”也是同样的意思。人道,尤其是以礼为核心的为政之道,都是效法天道而来,具有天然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自强不息”正是先哲通过对天道的观察、体悟而用来确立人道的。这一点我们在《孔子家语·大婚解》中得到印证。鲁哀公向孔子提出一个问题:“君子何贵乎天道也?”孔子的回答是:“贵其不已也。如日月东西相从而不已也,是天道也;不闭而能久,是天道也;无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之,是天道也。”这段话,其实完全已经对“自强不息”的天道意蕴进行了深入的揭示。基于此,孔子在谈到君子的品质时,就有了“自强不息”这一条。据《孔子家语·五仪解》,孔子认为:“所谓君子者,言必忠信而心不怨,仁义在身而色无伐,思虑通明而辞不专。笃行信道,自强不息。油然若将可越,而终不可及者。”这是在《易传》之外,我们看到明确记载为孔子之语的“自强不息”,由此我们更有理由相信孔子与《易传》的密切关联。 其实,孔子一生就是“自强不息”精神的践行者。他自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他的一生经历了若干阶段:“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们知道孔子一生所印证的就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古语。我们阅读《孔子世家》,观赏《孔子圣迹图》,他一生的苦难和困境,不可谓不多。但他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以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求学、闻道、弘道,达到了那样一种“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生命境界。这样的生命历程,就是不断进德修业,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儒学乃至整个中国文化,向来重视生命的学问。孔子用自己的一生展现的就是一个“即凡而圣”的不断自我跃升、不断自强不息的生命画卷,为后世儒者提供了“师表”。 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所展现的“自强不息”的精神,随着儒学作为中国文化主流地位的确立,也随着儒学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型塑,渐渐成为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血雨腥风、惊涛骇浪。尤其是近代以来,国势衰微,神州陆沉,外国列强对中国瓜分豆剖,民族危机达到极点。但是中国人没有就此而消沉,反而激发出更加坚定的家国情怀,更加顽强的斗争精神,实现了民族的解放,进而不断地推进民族复兴。中华民族具有深沉的忧患意识,激发出的是自强不息的精神,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今天,不论是对个人而言,还是对更大的共同体而言,依然会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竞争、各种压力、各种挑战。如何正确认识这些竞争、压力和挑战,是我们能否战胜挑战的前提。真正具有中国智慧的人,从来不会奢望没有竞争、压力和挑战的生活。他们所致力解决的是,如何应对之、化解之。所以,“躺平”从来不是最佳的选择,而常被视为不负责任的自暴自弃。通过应对挑战而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是那些成功人士的秘籍。个人如此,国家同样如此。今天,我们的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前进的道路上仍有险滩暗礁,仍有可能会遭遇狂风暴雨,这更需要我们深刻领会自强不息的时代意义,才能形成一往无前的勇气,指引我们坚定前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