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精神——《白崇禧回忆录》札记一则 作者:马吉照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首发 时间:甲午年闰九月初七 西历2014年10月30日 初读《白崇禧回忆录》,颇为感慨老一辈中国人的理想精神。举印象深的两例: 辛亥革命爆发后,广西学生自发组织广西北伐学生敢死队,由桂林随赵恒惕统领之广西混成协出师参加北伐。因学生军系私人志愿组成,自带银钱衣装,不受国家薪饷。一路备尝艰辛,多日行军至湖北孝感后,皆已十分穷困。湖北都督黎元洪了解情况后,特犒送酒肉,津贴每一学生十元银洋。学生军为保持不受政府津贴之清誉,仅领其酒肉。 白崇禧、黄绍竑在广西取得一定军事力量后商量国内形势,经再三研究,在归附北洋军阀、支持赵恒惕等人倡言之联省自治、参加以三民主义为号召的广州革命政府三种可能途径中选择了后者,白乃作全权代表往谒孙中山。“辞别时,孙公以诚挚之态度对我说:‘我无枪、无粮、无饷;只有三民主义。’我说:‘广西统一不需要孙公的物质支援,所需者仅是革命之主义信与仰而已。” 我说从这些事上看到老一辈人的理想精神,而不单单说看到白崇禧将军青年时的理想精神,是因为在读过去人们的回忆录和传记时,感觉在很多人身上都能看到理想精神在闪光。仿佛在那个贫穷、动荡、备受欺凌、没有出路的中国,人们比现在更有理想。老一辈的中国人,不管他是一名国民党员,还是一名共产党员,或者一个不入任何党派的人,所持的“义”可能不一样,甚至是水火不容,但是他们从小所受的教导和熏陶,是心里头要存着一个“义利之辩”,他们有一个共同之点就是,绝不是靠眼前的具体利益来决定自己的行事,而要依据某种理想和信念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或者说,在时势利害面前,敢于做理想中的自己,敢于追求理想中的社会。 赫尔岑在《往事与随想》中写道:“青年,只要还没有受到市侩习气的腐蚀,造成精神上的堕落,总是不切实际的……不切实际绝不意味着自欺欺人;面向未来必然含有理想的成份。没有不切实际的气质,一切实际只能停滞不前,变成同一事物的枯燥反复。” 现在,家长和学校所忧虑的似乎只是青年人能不能找到一份薪资优厚的好工作,理想的话题不但可以避而不谈,甚至还生怕孩子们产生出一种不切实际的理想。是不是因为家长和老师们自己,已经太过实际了? 理想几乎是青春和生命力的同义词,人没有理想了,也就老了。优秀人物的理想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丢失,他的青春和生命力(或者说活力、动力)比一般人长。没有理想的教育,只能造就庸人。 以趋利避害为最高原则,接近于动物,即使物质生活优裕,也是这个星球上比较低级的存在。一个优秀的人物,一个伟大的民族,不是那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