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其它 >

【傅路江】对当前教育问题的中国式思考 ——做一个地道的中国人系列演讲之二

http://www.newdu.com 2023-01-31 儒家网 newdu 参加讨论

    
傅路江

    作者简介:傅路江,字道源,河北行唐人,当代私塾教育先行者,河北明德学堂创办人,行唐县明德幼儿园董事长,曲阜国际儒者联谊会理事,河北省儒教研究会理事,行唐县传统文化协会副会长,执业中医师,傅氏中医诊所负责人,当代新儒医课程——“道源医道”创始人,荣获2013年度石家庄市“知名乡村中医”荣誉称号。
    

    对当前教育问题的中国式思考
    ——做一个地道的中国人系列演讲之二
    作者:傅路江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五八年岁次九月十九日庚寅
               耶稣2008年10月17日
    地点:行唐县六一小学
    诸位老师:大家上午好!
    刚才李校长介绍我时,用了好多头衔,其实这些头衔对我个人而言都是虚名而已。所以今天我也一直在思考,当我面对这些老师的时侯,我应该是什么身份。现在网上都说傅路江是一个私塾教育家,我觉得很惭愧,我根本谈不上什么教育家。但是,我心里还是有好多话想和大家说的。所以非常感谢李校长和诸位老师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
    我现在是以一个普通家长的身份来跟大家交流的。我想在坐的诸位,尽管我们年龄不同,经历不同,从事的职业不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为人父母。在座的诸位大部分已经为人父母了,当然也有一部分年轻的老师还没有结婚,但是以后你们肯定要为人父母的,这就是我们的最大公约数。我们就站在为人父母的起点上来共同探讨教育问题。
    现在一谈到教育问题,大家都有满腔的苦水要向外倒。我曾经从行唐走出去,走到全国各地,西到山西运城、平陆,河南三门峡,东到山东济南、曲阜,南到湖南长沙,北到北京。参加过好多会议,也见到过各式各样的人。从走卒小贩到百万富翁,都有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解不了的难题,那就是孩子的教育问题。06年我曾带孩子们到北京去游学。在那儿认识了一个平顶山煤矿的女老板,非常有钱。她为了给自己的孩子找关系上北大附中,专门在北大附近租了一所房子,一个月上万元的租金,长期在那住着。她这样有钱,但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是无可奈何。总之一句话,从普通百姓到达官显贵百万富翁都有一个平等的问题,那就是孩子的教育问题。“孩子难教,父母难做”,我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我经常和企业老板在一起,他们说老板不是人当的。我有一个同学在一家公司当一个高级白领,生活相当自在,后来他自己注册一个公司,做了老板以后,他说老板不是人当的,太累了。现在的父母老师,说句不好听的话也不是人当的。
    这个问题的根源在那里?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讨论的。你们都在学校工作,而我是从个人角度关注教育。在我结婚以前我看过许多书。从蒙太梭利的幼儿教育到现在流行的赏识教育,我都认真学习过。我想大家都非常熟悉赏识教育。一个聋哑孩子考到哈佛去了。各种各样的教育理念,各种各样的教育方法,真是五花八门,但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并不多。后来我一直在反思:我们的问题到底出在那里?我并不是不勤奋,我对各种各样的方法都做过尝试,但是效果并不是太理想。后来当我接触到儒学,接触到我们的传统文化,我才恍然大悟。圣人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又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切皆以修身为本”。看事物必须看它的根本,只有抓住他的根本,一切问题才会迎刃而解。那么教育的根本在哪里?我们的圣人说了,根本在修身。其实不管是治理一个家庭、学校,还是一个企业、国家,它的根本都是修身。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看,是典型的中国式思维,所以我的演讲题目就是:对当前教育问题的中国式思考。
    以前的思考都是按照西方的教育模式思考的。我认识石家庄的一个幼儿园董事长,她办了三个幼儿园,非常成功。前段时间她到我这里进行交流。她说她在没有接触传统文化之前,是西方教育的忠实践行者。她接受的是蒙台梭利的教学法,就是在一个大教室里摆满各种各样的玩具,在大人不干涉的前提下,让儿童尽情玩耍。我想关注幼儿教育的老师对这个都应该有所了解。她说自从读了我们的经典以后,她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和她同时来的还有河北省环保局的一个摄影专家林兵老师,已经六十多岁了。他们看了我园老师的一节示范课。这个老师让孩子们手背后,脚并齐,眼睛看老师,规规矩矩坐着背《论语》,背《千字文》,背《弟子规》。林兵老师看了之后对我说:“我感觉非常痛苦,尤其对这样的幼小的孩子,有点残酷。”还不等我说,那个幼儿园园长就接过话茬说:“在我学习中国经典之前,我对这种方式也是深恶痛绝的,尤其是对幼儿,采取这种严厉的方式,感觉太残酷了。但是,自从我学习中国经典之后,我的认识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孩子就应该从小接受严格的教育。”为什么要对孩子进行严格教育?这就是中国和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小孩本身好动,这个大家都知道。按照西方的思维方式,就是要顺应他的天性,让他更充分地动起来。但是按照中国的思维方式,阴阳平衡,你本身就好动,就需要制约你,不让你动,这样你就可以沉下心来了,不浮躁了。那么老年人呢?应该反其道而行之,老人本身不好动了,你因该让他多运动,这就是俗话说的“老要张狂少要稳”。
    我们应该从整体上反思我们的教育。我04年在北师大演讲时就已经提出来,我们的人生规划在整体上错位了。
    什么叫人生规划的整体错位?我们知道,人生是分不同阶段的,每个阶段,由于生理和心理的不同特点,他应该接受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这就是人生规划。我们古代的教育家曾经对人生规划做出过非常精彩的描述,那就是“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四个阶段的人生教育理念。什么叫幼儿养性?就是当一个小孩0-6岁时候,这是他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六岁之前他应该完成识字任务,顺利通过阅读关。童蒙养正,就是在6至13岁,要背诵10万字的经典文章。少年养志,就是在他13岁至18岁时,要他多读名人传记,要他树立起人生的远大志向。成人养德,那就是在社会上去磨练去创业,要用一生来完成。
    尤其是0-6岁,也就是幼儿园阶段,应该完成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识字。我们目前的小学教育要用长达八年的时间认识2000多个汉字,这是对孩子生命的浪费,也是教育的悲哀。咱们中国的孩子曾经和前苏联的孩子做过对比,我们的孩子智力和他们相差很远,后来发现,我们孩子的阅读量不及前苏联同龄孩子的六分之一。因为,只有通过阅读才能开发智力。所以阅读这一关过不去,一切都免谈。那么为什么中国孩子阅读量少呢?因为当他识字量达不到2500字时,他根本无法进行阅读。所以他对阅读毫无兴趣。那么孩子在识字的关键时期,我们的幼教专家却说不让他们识字,让他们尽情玩耍。 
    到了小学阶段,我们教学大纲规定用六年时间认识2540个汉字,而且方法也很落后,是随机分散识字。课文后面有一个生字表,随机遇到那个生字就学那个生字,2000多字没有内在的联系,都是一个一个的,这就浪费了时间。但是中国古代的教育方法是非常科学经济的,《三字经》1800多字,《弟子规》1200多字,《千字文》1000字,加上《百家姓》491个字,除去重复绝对有2500字。 这四本小书是非常精练的,用一年的时间绝对能学完,过去有一句话:“三五村童并排坐,天地玄黄喊一年”。就这样象玩耍一样就把2000多汉字识完了。不用你蒙台梭利开发右脑,没有那么复杂,就让孩子在那像乌鸦叫一样哇哇的念,念过一年以后这2000多字就都会认了。它只教你认字,不教你写,也不教你一笔一画。整体认读,这个字你见了它就认识,而且到别的地方你见了它还知道它是什么意思。这样学习效率是非常高的。                                                                                   这样的孩子,一上小学他就会读书,过去读《三国演义》《水浒传》都不成问题。但是咱们孩子呢?还在进行识字教学,他没有那么高的水平去读书。他碰到的许多问题,这时老师和家长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解答,这段时间就浪费掉了。一过13岁孩子就进入青春期,就有了自我意识,老师的话,大人的话他就听不进去了,他有了自己的世界观,当然对这个世界观也非常困惑。他开始努力去思考人生的问题,我这一辈子应该怎么过,怎样才算有价值。但是十三岁之前他没有任何有价值的读物灌输到他的思想,他的思想浅白无力,无法去思考厚重的人生问题。所以他的精神空虚,这时他只好去看那些浮浅无聊的言情小说,泡网吧打游戏看电视。这样游荡几年,到十八岁,到大学里以后,他的环境一下子放松了,没人管了,和以前形成一个巨大的反差。因为在这之前孩子的压力非常大,学习任务非常繁重,而这种压力他感受不到愉悦,这种压力不是自发的而是外力强加给他的。这是对孩子心灵和身体的一种透支,提前透支他的学习兴趣,提前透支了他对学习的渴望,使得他一旦遇到一个放松的环境,就再也不想学习了,所以现在的大学非常混乱,大学生也已经不再是社会的精英了。
    大学生是这样,整个社会也是这样,大学生是当今社会的精英,他们的思想状况代表了这个社会。所以造成现在这个社会很混乱,按照国家的说法就是我们面临严重的危机,主要指道德危机和信仰危机,按照儒家的说法叫做礼崩乐坏,按照佛家的说法是五恶浊世,末法时代。最严重的就是道德的崩溃。
    所以说我们这些成年人,除了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管好自己的班级之外,人人都应该有一个思考,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有一个长远的思考。      其实要管理好一个学校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制定的非常详细,有你想不到的事情没有遇不到的事情。我在三中做演讲时,张建东校长也有这样的忧虑,他的老师们觉得非常的累。为什么?衡水安金磊先生的一句话把这个问题说透了“只要我们老百姓人心坏了,再多的法律制度都形同虚设。”老百姓人心怀了,就是刁民。企业家人心怀了,就是奸商。官员人心怀了,就是贪官。整个社会的人心都坏了,那么世界末日就到了。所以要管好一个学校,唯一的办法就是改变自己的心态。“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切皆以修身为本”,应该落在“本”上。具体应该怎么做呢?下去后我们好好读一读《论语》《大学》,它是有法可依的,操作性很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纲八目说的很清楚。
    说到这些,大家也许觉得太深奥,甚至质疑孩子们是否适应?我上次在明德学堂做演讲时,有老师这样问我:“你说讲道德,讲人性,但真正的作用会有多大?其实,我们的儿童在小学有思想道德课本,到了中学有政治课本,到了再高的阶段还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们国家教育部指定的相关教材也不错,可为什么效果不好?”。说到讲道德,说到修身,好多人都认为是教孩子学公共道德,学做好人,可现在的社会是个自私的社会,这样的话孩子长大后在社会上会不会吃亏,会不会找不到好工作?这个疑问是普遍的,如果不解决这个疑问,传统道德的恢复就很难进行。
    实际上,中国文化并没有完全把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对立起来,只是说在谋求利益的时候要合乎正道,《易经》上说:“能知进退得失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所以说,具有中国传统道德修养的人是不会吃亏的!我们大家都知道《孝经》很重要,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孔子说他自己:“志在《春秋》,行在《孝经》”。《孝经》中从天子,诸侯,士大夫,到庶人,各个阶层如何行孝,都做了详细的论述。最后的落脚点都是长保社稷,长享富贵。这和我们现在讲的大公无私是不一样的。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讲大公无私,把自己的全部利益甚至生命贡献给国家,然而孔子讲述的并不是这样的。孔子提倡的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首先要把我们自己的父母孝敬好,把我们自己的孩子教育好,然后将剩余的精力拿到社会上去行善。而且孔子还提到读书上进,学以致用,这些都是为了给自己以及子孙后代带来富贵,而且长保富贵。比方说范仲淹,他从小家境贫寒,自幼失去父亲,母亲一个人教他识字读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经典之语,范仲淹是一代丞相,相当于现在的总理。包括周总理也是这样,他当年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如果现在有人这样说,大家可能会取笑他,说这个人是不是在说空话、假话。但是周总理做到了,当上了共和国总理,这样的荣华富贵岂是我们一般人能够想象的?所以说真正的中国文化就是要叫你通过修养道德,坚持正道而长保富贵。《孝经》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 以显父母 ,孝之终也。”所以我们读中国书不但要求物质回报,而且要求精神回报。而且是价值很高的回报。
    我今年清明节在曲阜参加祭孔大典,和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先生一起主持礼仪。汤先生说:“要好好读四书五经啊!你看香港那些大老板,凡是发了大财的都是在读四书五经”。也许我们还一时适应不了汤先生的真诚和直率。但事实就是这样。所以,我们愿天下所有的父母家长都要明白一个道理,让孩子读中国书绝对不会吃亏。我们愿天下所有企业家都应该明白,坚持道义,诚信经商,我们的利益才能长久。我们愿天下所有的校长都明白一个道理,只有让孩子学会怎样做人,做到修齐治平,才真正对得起孩子和自己的良心!
    最近看新闻,说中共中央党校已经开设了国学课,大家都知道,中共中央党校在全国起一个带头作用。也就是说,这是一个信号,国学课很快就会进入各级学校的课程之中。希望大家都有一个思想准备。如何来应对这个教育的变革。
    因为我以前一直是在搞私塾教育,大家知道,私塾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教育。那么对于大规模的班级化教育其实我是非常陌生的。如何在学校落实国学教育?这有赖于在座的各位老师一起去探讨、创新和开拓。在这里,我仅仅谈一点自己的想法,也算是一个建议。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点思考的材料。
    《论语》上说“博学以文,约之以礼”。我想这句话可以作为我们开展教育工作的总方针。
    “博学以文”是什么意思?就是要让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现在我们所做的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来的。包括目前正在流行的“读经教育”也是这样。实际上就是对孩子精神世界的一种哺育。喂他精神食粮。让他的精神世界茁壮成长。这个我就不多说了。虽然这里面还有很多具体的理念和方法有待于深入探讨。但现在我想说的是另一方面,那就是“约之以礼”。
    “约之以礼”就是用礼仪来约束孩子,来克制孩子。实际上就是一种行为教育,或者叫养成教育。礼仪教育简称“礼教”,说到“礼教”大家一定都很敏感。那不是“吃人”的吗?我们都是读鲁迅先生的书长大的,都知道“吃人的礼教”这个概念。其实,这是很片面的。礼的核心是“敬”,古人云:“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一言一蔽之,曰无不敬”。只有实行礼仪教育,才能激发起人对人的尊敬。只有人与人之间有了尊敬做基础,我们的社会才是一个文明的社会,我们的学校才是一个文明的学校,我们的家庭才是一个文明的家庭。
    礼仪教育的内容可以说太丰富了,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得清的。如果有可能,我们可以开一个专题讲座来谈这个问题。今天我就非常简单地介绍一下。按照中国古代的分类,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现在,我不揣冒昧,按照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和我个人的理解,粗浅地分为三大类。那就是“常礼”、“人生礼仪”和“企业礼仪”。
    先说“常礼”,就是日常生活的礼仪。大家或许认为,那无非就是迎来送往,提茶倒水之类的琐碎事吧?其实,这些事情,看似琐碎,意义却很重大。朱熹先生说过:“始于童幼之习,而终于圣人之归”。因为人的习性,就必须靠这些琐碎事来磨练。而且越早越好。我们要求一点一滴都要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尤其是对老师和长辈的尊重。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在我们私塾学堂,如果大家一起用餐,其中一个学生先用完,那么他走的时候,一定要先向大家打招呼,说:“大家请慢用,我先走了”。其他的细节非常多,都在《弟子规》里面。我们就是要求字字句句落实《弟子规》。这样从小训练出来的孩子,心理非常健康,知道时时处处尊敬别人,礼让别人。他到了十三四岁的时候,自然不会出现所谓青春期,所谓逆反心理。也根本用不着看心理医生,进行心理咨询。也根本不用组织“夏令营”和“特训营”什么的。我们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可从来没有听说过古人搞这些玩意啊!所以,我们应该虚心向古人学习。
    接下来说“人生礼仪”。人生礼仪包括出生礼、命名礼、进学礼、成童礼、成人礼、婚礼、寿礼、丧礼、祭礼等。也就是说从出生到死亡,每一个生命阶段都应该有一个标签,一个印记。这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往往是刻骨铭心的记忆,影响他的一生。我曾经在中国人民大学主持过一名大学生的成人礼,他的父母专程乘飞机从西安赶到北京参加孩子的成人仪式。当孩子穿着华丽端庄的汉服跪在父母面前磕头感恩时,我看到了他的父母眼中流出了激动的泪水。在场观礼的人们无不唏嘘感叹。我也曾为我的孩子们举行过成童礼,专门邀请我们前任教育局局长高同和先生的夫人李香翠女士来主持,当她主持到最后时,说话的语气禁不住哽咽起来。事后她说,这样的活动太感人了。她当时想到了她的妈妈。直到此时此刻,她才真正明白妈妈唠叨了一生的一句话的真实含义。那句话是“孩子啊!你们可知道,当娘的难啊!”。所以我建议,要重新复兴我们的礼仪文明。我们要活得高贵!要活得有意义!
    最后说一下“企业礼仪”,这里说的“企业礼仪”不是大家都熟悉的商务礼仪,那个商务礼仪应该归到“常礼”里面去。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刚才在我的演讲开始之前,李校长向大家介绍了一位新来的老师。形式很简单,就是让她站起来做了一下自我介绍。因为现在是一个缺乏礼仪的社会,所以我们感觉很正常。如果按照礼的要求,我们应该专门举行一个仪式,来迎接这位新老师。董事长在“天地君亲师”的牌位面前,焚香祷告,然后向新老师行大礼。然后再介绍给所有教职员工。他们也要相互行礼。这就好比过去的“登坛拜将”。仪式越隆重,表明老板对员工的态度越尊敬。这样的话,员工和老板之间就不仅仅是一种雇佣关系了。会有一种特殊的知遇之恩在里面。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也是如此。在这里,我要解释一下“束脩”这个词。一般都解释为学费。其实它和学费是有区别的。他是有礼的意义在里面的。“束脩”是指在家庙里给祖先享用过的祭品。拿给祖先享用过的祭品送给老师。这说明这个老师是经过自己的列宗列祖同意的。可见其对老师的尊敬程度。这和我们现在偷偷给老师或领导送点礼物是大不相同的。说穿了现在的礼物那叫贿赂。根本体现不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如果我们在孩子们开学时,举行一个拜师礼仪。或者在交学费时,举行一个类似的礼仪活动。我想老师和学生感情一定会亲近许多。
    总而言之,我认为我们目前的教育是在根本上出了问题。整个社会,包括政府官员、各级学校和所有的家长都应该彻底反思。尤其是反思我们的思维方式。要用中国式的思维方式去思考,而不是继续沿着西方的思维方式走下去。同时,我不认为这是一个绝望的时代。相反,我认为新的时代已经到来。我们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夜。我希望所有在座的老师都去开拓去创新。假如你们里面有谁能把识字教育这个瓶颈打破,写出一个科学完整的实验报考。请相信我的活动能力!我会发动一百名学者、一百名校长和一百名家长一起向国家教育部上书,恳请教育部推广你的研究成果。到那时,你要名得名,要利得利。
    大家努力吧!“天道酬勤,不索何获?!”
    答疑
    按:演讲结束后,李童淼校长代表全体老师向傅路江先生提了三个问题,傅先生一一作了回答。
    问:请问傅先生,你刚才说只有修身才是解决教育问题的根本,那么我们不明白,为什么一个修身这样的私人问题会给一个班级、一个学校甚至一个国家带来那么大的影响?
    答:所谓修身,其实就是要提升人的生命质量。从小人到君子,然后到贤人、圣人、至人和真人,是有很大不同的。生命境界越高的人。他会透发出一种道德的光芒。现在叫人格魅力。佛家叫后光或佛光。它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引导人们跟他走。
    问:你说读中国书能够提升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这我们很好理解,但是你又说,能够开发智慧,这是为什么呢?
    答:这里的智慧是指大智慧,也叫根本智。不是一般人理解的聪明才艺。这个需要专门读经才能开发。当一个人非常专注地读一部经书的时候,他的心非常安静,最后完全沉定下来。那么他就能够与古人的心相合,与天地之心相合。能够彻悟到宇宙人生的真谛!
    问:读中国书是不是就会变得很文弱?或者说中国文化只适用于和平年代,而不适用于战乱年代?
    答:中国文化是刚柔并济的文化。不会变的野蛮,也不会变得文弱。和平年代,会出现才子佳人,会享受良辰美景。战乱年代,也一定会出现忠臣良将,也一定会征战疆场!所以,苏东坡有“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儿女情长,也有“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迈和雄壮!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