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博物馆藏 明人彩绘圣迹图·因膰去鲁 膰(fán),指古代祭祀用的熟肉。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鲁定公十四年(前496年),孔子五十六岁,以大司寇的身份摄相事(代理鲁国执政大夫的事务)。孔子参与国政,国家治理很有成就,社会安定。与鲁国为邻的齐国,对鲁国的日渐强大深为担忧,(担心鲁国日后强大会影响齐国的称霸事业)。齐国大夫黎鉏设下计谋以女乐、骏马使鲁国君臣玩乐丧志,从而阻止孔子继续在鲁国当政。 齐人挑选了齐国容貌美丽的女子八十人,穿着色彩华丽的服装,跳着《康乐》舞,连同毛色斑斓的马匹驾着的三十辆马车,一起送给鲁君,将女乐队和纹饰斑斓的马匹陈列在鲁国都城的南大门外。季桓子知道后,身着便服多次前往观看,打算接受下来,就跟鲁君商量好,装作要到各处走走,趁此机会整天前去观看,沉迷于女乐,怠惰于国事。 孔子博物馆藏 明人彩绘圣迹图·女乐文马 子路看此情景就劝说孔子:“老师,我们是时候离开这儿了。”孔子说:“如今鲁国即将举行郊祭,如果能遵守礼法,将郊祭所用的烤肉分送给大夫的话,那我还是可以留下来的。”季桓子最终接受了齐国送来的女乐,沉迷其中,一连三天不处理政事;而在举行了郊祭后,又没有把祭肉分送给大夫。于是孔子便离开了鲁国,在屯地留宿过夜。孔子所宿的“屯”是鲁国屯兵的西郓邑,即今山东郓城。 《孟子·告子下》记载:“孟子曰:‘孔子为鲁司寇,不用,从而祭,燔肉不至,不税冕而行。不知者以为为肉也。其知者以为为无礼也。乃孔子则欲以微罪行,不欲为苟去。君子之所为,众人固不识也。’”孟子就孔子去鲁评论说:“孔子任鲁国司寇,不被重用,跟随着去祭祀,祭肉也不见送来,便匆忙离开。不了解孔子的人以为他是为了祭肉,了解他的人明白他是为了鲁国失礼而离开。至于孔子,却是想要背着个小罪名而走,不想随便离开。君子的所作所为,芸芸众生本来就是弄不清楚的。”由此可见,孔子去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膰去鲁”只是众多原因中的一种表面化的托词。 孔子离开自己的故国,实则万般无奈十分不舍,《孟子·万章下》记载:“孔子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可见孔子离开时“迟迟”徘徊,不忍离开父母之国。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家语》均记载,孔子在屯地留宿时,鲁国大夫师己前来为孔子送行,说:“先生并没有什么过错。”孔子说:“我唱首歌行吗?”他唱道:“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词大意为:那个女子就凭一张嘴,可以使大臣被迫出走;那个女子的进言,就能让人死国败。悠闲自在啊,只有以此来消磨时光!”)师己返回国都,桓子问:“孔子说了些什么?”师己据实相告。桓子伤心地长叹说:“先生是因为齐国女乐的事而责怪我!”可见,孔子离鲁周游列国与齐人赠女乐文马之事有直接关系。 孔子离开鲁国,由多方面的原因所致,此时,以季孙氏为首的三桓不愿意看到孔子尊崇国君地位的政治改革,而且当时鲁国国君和三桓家族的诸卿全都耽于声色,无进取之心。综上,孔子去鲁其最主要的原因实出于对鲁国当时“道不行”的社会政治状况失望的无奈。这一年,五十六岁的孔子,离开故国,开始长达十余年的周游列国之行。 注:本文参考《史记》《孟子》《孔子事迹编年》等相关文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