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论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代表,其中关于人的过错的论说颇多。文章梳理了《论语》中有关过错问题的观点,阐释了孔子及其弟子对待过错的态度与方法,分析了其思想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价值,总结了蕴藏在《论语》中的有关过错与成长的教育智慧,揭示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在论述过错问题上彰显出的仁爱思想与人文情怀、理性精神与现实主义态度、中庸理念与辩证思维方式等,以给我们当今人的成长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论语》 过错 教育 心理 成长 《论语》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经典,记载了古代先贤的社会理想、家国情怀、精神追求、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恒久的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5月视察山东时再次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国际孔子文化节等为载体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作为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承担起传统文化传递传播、革故鼎新的历史使命,还要把古今中外的知识理论与当今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论语》通篇贯穿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脉络,其中关于过错的论说颇多,本文仅从人格修养的角度,通过解读分析、温故知新,有意识地发现成长中的不足,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以实现人格的全面提升与完善。 一、何为过错 过,字源本义是路过,后指行为或状态超过了某种界限,又引申出过失、过错之义。由于先天、后天种种原因,任何人都免不了会犯各种各样的过失与错误。既然是过错,就是背离了我们的初衷和期待,是个人成长道路上的障碍,也会给他人带来损失、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如何对待过失和错误,是每个人一生绕不开的课题,但在教育领域,有关过错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德育,但关注的主要是人才培养的政治思想是否正确、道德条文是否执行,若落实到教育对象个体的修养本身,则理论与实践都比较欠缺。下面且看《论语》中的观点: 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微子) 首先承认过错普遍存在,人皆有过,人无完人,故勿求全责备。虽无完美,但要尽可能追求尽善尽美,修身的作用和意义就在于此。 至于是不是过错,这里有原则可循: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 孔子培养学生,就是以道为方向,以德为依据,以仁为根本,以六艺为路径,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修养。判断大错与小过的原则,就是孔子一以贯之的儒家“仁”道,具体包括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以此为标准,择善固执,抓大放小。比如: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在《论语》中,“好学”是个重要概念,它不是指光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的死用功,而是有根有据有准绳的行动,敏捷又刻苦,谨慎小心,能经常自我检讨,对所言所行加以匡正,不断校准自己的学习方向以保证不偏航,好学是遵循正道的勤奋。 以上是总的原则,下面是具体的措施举例: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 人应有意识地去自律涵养,就不会离经叛道了。比如结合现实案例: 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子路) “父子互隐”的思想根源在于儒家思想强调的“仁爱”观念以及至亲至孝的家庭伦理。同为儒家经典的《礼记·中庸》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当时建立在家庭基础上的宗法制度是以亲缘为纽带的,亲情是最真诚又正直的关系,这里强调伦理情感的内在之诚对言语行为的制约。因其特定的伦理角色,当孝子面对至亲的过失时,只能通过隐而不发的方式默示自己的隐忧,“父子互隐”是培根护基的需要。在儒家看来,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有稳定的家庭作基础,才能保证整个社会的和谐。又如: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 《论语》原典中孔子的本意是对父母要孝敬,但并非一味顺从,而是对其过错以诤言劝说制止,以免他们陷于不义;但如果意见没被听从,心虽忧愁但不能怨恨。后代宋人所言“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是对儒家思想的曲解。“事父母几谏”,表现了自己的道德立场和伦理担当;“劳而不怨”又是儒家的忠孝情感,这种对待父母过错的对立统一策略,值得我们深刻体会与反复回味。 在《论语·宪问》篇里,孔子与子路、子贡谈起管仲的功过是非时,认为管仲未为前主殉难,似为大过,但他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天下,使战争停止、人民受益,此为更大的仁德。是否大错,要看原则;若为大过,则必须惩罚。如: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先进) 孔子的弟子冉求为季康子家宰,冉求很有才能,但他不止一次为已经富可敌国的季氏增加税收,盘剥百姓,助纣为虐,背离了儒家最基本的价值观,孔子鼓动弟子们将他逐出师门。然而,惩罚一定要慎用,不能与“仁爱”原则背道而驰,否则称之为“暴虐”: 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尧曰) 孔子指出:不经教化便加以杀戮叫做虐;不加告诫便要求成绩叫做暴,表现了儒家思想的人文关怀。以下几则,意思都是说只要总的原则合乎大“道”了,对小的过失就不要计较,要抓大放小,不然天下就没有什么人才了。这才是彰显了重原则、有立场的君子品格,这种理性精神是非常明智的,值得我们借鉴。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子路)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子张)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卫灵公) 当然,过错有许多负面的作用,尤其是大过不可饶恕,应予惩罚。不过,换个思维方式,过错具有帮助人们社会认知的作用。在社会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人们互相观察、评判,通过考察一人之过错,便可知其人品怎样。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里仁)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公冶长) 在社会认知中,经验不足时也不免会“看走眼”,《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也曾记载到孔子曾有感而发道:“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但正是在这些历练中提高洞察力、增长智慧。 二、如何对待过错 人生来带有人类的本能以及人性的弱点,带有其家族的基因以及他个体独有的生理、心理特质,还有他所处的社会、时代以及所在文化的“集体无意识”,更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自我教育中各类因素以及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因此,人生中过错行为必然发生。那对待过错的态度可以是怎样的呢? 18世纪思想家卢梭最早提出、19世纪教育家斯宾塞加以倡导的“自然后果法”,就是让学生亲自体验到自己行为所导致的自然后果,通过所犯错误造成的过失体验到不快,去认识错误、吸取教训、自行改正。一百年前,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了“尝试错误说”,主要观点是:学习是一种盲目的、渐进的尝试与改正错误的过程。“自然后果法”和“尝试错误说”,在一定条件下行之有效,但忽视了作为与动物不同的人类的道德能力,弱化了教育作用,增加了试错成本,在普遍意义上讲局限性很大。试看《论语》中的解决方案,要点就是:犯错之前要尽量避免,有了过错之后要勇于改正。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卫灵公) 《论语》对待过错行为首先是尽量避免犯错,完全避免当然是不可能的,那就尽量保有忧患意识,未雨绸缪少犯错,犹如中医讲的“治未病”,可以减少做人做事的试错成本,提质增效。这种用联系与发展的辩证思想来考虑事物因果关系的思维方式是十分明智的。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 孔子在对人生观察和人性洞察的基础上,先知先觉地总结出人生三戒与人生四戒,让人少走弯路。预警性地指出针对人的少年、壮年、老年三个阶段容易发生过失的问题,这与发展心理学所揭示的阶段特点不谋而合。还提出了尽量戒除容易发生过错的行为习惯:不凭空臆测,不武断绝对,不固执拘泥,不自以为是,以防患未然。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公冶长) 孔子认为,做人做事需要“有九思”,就是各方面要思考周全;但不必“三思”,两思就可以了。不必在一个问题上总是思量纠结、举棋不定、迟滞不前。的确,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不一定非得亲自撞南墙才回首,人是可以在做事之前就“忿思难,见得思义”的,可以降低犯错的概率。这种不情绪冲动的理性精神也是让两千多年后的我们赞赏不已。还有,孔子在这里有个重要提示,凡事都有一个度,过分慎重、思考太多、反复掂量,便会困惑纠结、犹豫不决、错失行动的时机。反映了儒家不走两极端,将矛盾冲突加以平衡的“中庸”法则。 避错不成,犯错需改。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严重低估了对待过错行为的态度在成长中的作用。《论语》中多次讲到: “过则勿惮改。”(学而)(子罕)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卫灵公) 有了过错,要不怕改正;有错不改,才是真错,无药可救。《左传》也有言:“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这里蕴含着莫大的成长契机,所以要直面所犯过错,不逃避掩饰,勇敢加以改正,从而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我。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子罕)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子张) 孔子告诫人们:只是听从合乎礼法原则的规劝还不够,只有照它来改正错误才是最可宝贵的。修养不够的“小人”就倾向于文过饰非,听到恭维赞许的顺耳之言感到高兴,而不加以分析辨别是非真伪,从而不能自省自勉。这些忠告对于我们今天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礼记·中庸》有言:“知耻近乎勇。”人性弱点里的虚荣心,常阻碍人们承认错误,犯了错习惯性地强调理由、找借口。有的人为了所谓面子,虽问心有愧,但硬是不肯公开认错;而有的人惯于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知错已不易,改错更艰难。认知到过错是第一步;之后情感上体验到到耻感是改错的第二步;然后是鼓起勇气、坚定意志、决心矫正为第三步;最后才是由态度转化为行动,完成改过自新,实现人生的一次蜕变。因此,人们常说“浪子回头金不换”,改错的勇气是弥足珍贵的。另外,有些过失适合及时翻页、及早疗愈。 《论语》中有一则是学生宰我回答鲁哀公关于周武王用栗木做牌位“使民战栗”的事, 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八佾) 孔子主张:事情过去不必再提,既成事实多说无益,以往的过错不要再追究。对于一些木已成舟的事情,应该学会大度、宽容和豁达,不纠结于过去的失误,不过分责备别人的过错。对别人谅解,也与自己和解,放下包袱,以轻松的积极心态面对未来。这几句话彰显了儒家抓住当下的现实主义态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三、怎样处理人际关系中的过错 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人群当中,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中的各种与过错相关的问题,值得用心探讨。通常,人们心中希望有正确与错误的标准,还希望在人群中有正面的楷模可以效仿,人与人之间也会互相观察、互相评论、分个高低,如何对待别人的过错与对待自己的过错的态度,人们还希望处在一个容错率较高的人际氛围中,感受尊严、自由与成长。以上诸项,都是修身需要面对的课题,《论语》中也都有所涉及。 心理学家班杜拉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观察学习的概念: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便可完成学习,而不必事事经过亲身体验。个体以语言和非语言形式获得信息,通过自我调节指导自己以后的行为,这样就减少了不必要的尝试错误。通读《论语》后发现,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师生的教育教学就实践着这样互相学习的过程。 首先观察在上位者的言行,所以要强调示范作用: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颜渊) 注重为政者的榜样作用。在上位者能够以身作则己,就可以上行下效、不令而行,使天下人都归于正道;反之如果自身不正,又有过不改,就很难做到令行禁止。治国、平天下必先齐家,齐家必先修身,唯其如此,才能治人。又如: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 君子坦荡荡,即使有过错,就像日食月食变化那样世人皆见,改正过错,世人都会敬仰他。就是说,犯错很常见,改错不丢人。君子当众认错、改错本身也可起到表率作用。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阳货) 显然,孔子意识到用“割鸡用牛刀”来形容学生子游的“乐教”是不妥的,所以及时当众自嘲:刚才是“开玩笑”的!就是相当于主动认错,不仅化解了尴尬,还肯定了子游的做法,表现出为师的修养,赢得了众人的谅解和尊重,这就是现身说法,一举多得。后代的读者想必也在莞尔中受到教诲。 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述而) 孔子觉得自己很幸运,有过错时候就会被人知道,正好可以发现和检验不足之处,督促自己去修正,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取得进步。作为师表,时时、处处注意言传身教,砥砺前行。作为弟子,爱其师,信其道,《孟子》中就记载了孔子的学生子路学到了这种“闻过则喜”的作风。这是一种含有巨大力量的硬核素质,表明了对指错人的尊重与肯定,还表明自己的内心强大,并且虚心以待,随时准备修正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如此,一定是越来越强大。这种对待过错的态度值得今天的我们好好学习。 孔子及其弟子的教学不光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还鼓励“阅人无数”。《论语》中认为“知人”非常重要,关于师生互相之间的对话讨论比比皆是。他们在说长道短、评头论足中辨别好歹、鉴定优劣、懂得深浅。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子路) 鼓励大家互相督责和勉励,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点、特长,对可资取法之处,我们应该学习;而对于他人的缺点或过失,也可以作为一面镜子,观照自己的言行有无同样的不足,以此明鉴。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学习既要以进德修身的正面形象为榜样,又提醒要以负面形象作镜鉴。西方心理学也有“镜中我”的概念,表示人是在社会比较中认识自我的。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古今中外,跨越时空,不谋而合。 在对待人、己之过上,要求是有别的: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卫灵公) 此一则所言,正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自己严要求、多自律,对别人要少苛求、多宽容。可以说,这是立身处世的重要法则,也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正道。 《礼记》也多处记载了孔子的主张: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民不争、让善,忠、孝两全。 类似的又有: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说文解字》里解释:“恕仁也。从心如声。”就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就是包容、宽容;就是理解、谅解,就是不把自己的意志、好恶强加于人,以仁慈的态度对待别人。这种思维方式与处世态度的核心就是尊重人的权利和尊严,体现着宽宏博大、悲天悯人的人文精神。按照儒家的“中庸”之道,在实践中还应注意“宽严适度”,不然就走向两个极端,与“中庸”之德背道而驰了。对人之过错太过迁就、纵容,会造成他的放任自流、导致社会问题;对己之过错太过内疚、后悔、自责可能会造成自我否定、导致心理障碍。总之,真诚、善意的直面过错,是一种担当;适度、合理的改过要求,是一种成长。通过态度的调适,过错就由阻碍进步的枷锁转化为成长进步的契机。《论语》中多处“君子”与“小人”的对比,实质上就是在告诉我们孰优孰劣,比如: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 受此启发,我们认为,完全同质化的群体活力不足,而异质化群体的不同的意见更能激发出富有建设性的对话,不同的个性组成的多样性的群体更有创造性,如何保持活力又避免矛盾冲突,“和而不同”的理念给我们打开了广阔的思路。不同的意见,只要不是跌破底线的非原则性过错,是可以和谐共生的。在一个坦率认错、允许磋商的群体中,能够容忍并接纳有过失的人,并给予改正的机会。人际之间沟通顺畅,互相尊重,容易达成互谅、和解,关系良好。在这种允许自由发声、容错率高的氛围中,身处其中的成员不会因为怕出错、出丑而惴惴不安,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会被极大地调动起来。这对我们当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四、改过修身,终身成长 一个生命的成长需要不断地新陈代谢,身心如是,思想灵魂也如此,需要不断追求真善美,不断摒弃假恶丑。完美主义不可取,但不去追求就丧失了人生的意义。教书育人如同制作雕塑艺术品。雕,是通过去除多余部分来呈现形象或造型;塑,则是从无到有地制作形象或造型。从教育理念到教育实践,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更倾向于把教育理解为“塑”人:传授知识,使对象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知识不断增加,通过反复记忆,知识不断巩固;或者教授技能,经过重复练习,使对象的技能不断熟练,所谓“艺多不压身”。这些都是在“做加法”,而“雕”人则需要“做减法”,不断去除赘余的部分。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学而) 要想去除缺点,先要反思自我。自我反省可以让我们在回顾自己的行为时,能够确定哪些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够,总结之前的经验教训,有针对性地改掉自己的错误、弥补自己的过失,为我们提供前进的方向。通过对内心的观照,理性地认识自我,完善自己的人格境界。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非但不能自省,还自欺欺人,不以由内而外的真诚去正视真相、探求真知,就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长。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 为人师表,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学习并非是成绩得了百分就完满了,年龄到了十八岁就“成人”了,也并非是拿到文凭就算优秀了,更不能认为随着社会阅历增加,人的本事越来越大,他的缺点、过失自然就会越来越少。人们在犯了错误以后,如果能够正视它、找原因,及时地加以改正,那么种种不足或过失,也没有什么可担忧的。哪怕是亡羊补牢,也算为时未晚。反之,如果犯了错却不自知、不面对、不悔改,就可能导致原地踏步甚至越陷越深。知错就改是提高自身修养的一种有效手段。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雍也) 现实中人们出了错就会去找原因,但过错的发生、走向和结果,是由众多复杂因素交织而成的。上世纪中叶,心理学家海德的归因理论认为:一般人在解释别人的过错行为时,倾向于归因于他内在的个性;在解释自己的过错行为时,倾向于外在的环境。据此,一般人所共有的心理是:自己有了过失,习惯抱怨外界,就是迁怒;对自己犯过的错寻找借口、强调理由,而不是从自身出发找到错误的根源,就容易不思改正,屡屡再错。然而,颜回能够通过“好学”做到“不迁怒,不贰过”,实在是他的修行涵养极深、境界极高,无愧为弟子楷模、孔子高足。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述而) 即使圣贤如孔子,也只能做到,通过长久学习、不犯大过。他说若再活若干年,到五十岁开始学习《易经》,可以乐天知命,将不会有太大的过错了。果然,到七十岁他做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 对待人生过错的态度(包括知、情、意)及改过行为,是人生修养的重要方面,比如一个人做人做事是否诚意正心,言谈举止是否得体妥当,许多细节都表现出此人的文化素养与个性品质,而且人一生都需不断打磨。学无止境,气有浩然是个不断生成的过程,人格永远都有完善的空间。 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宪问) 蘧伯玉是卫国退官赋闲在家的贤大夫,从使者的回话中,可知他依然一直努力来舍弃、减少他的过错、永不自满。使者的答话体现了蘧伯玉的修养和境界,又体现了使者自身谦逊有礼的修养,故得到孔子的啧啧称赞。孔子对“欲寡其过”的高度肯定,还体现了孔子在勇于改过的修养功夫方面与之同气相求、同声相应。 子日:“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卫灵公) 儒家的态度永远都是积极进取,在遇见问题、碰到困难、出现差错时,冷静思考、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想方设法积极寻求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人们在复杂社会生活中,在任何一种学习过程中,犯错是难免的。在所经历事件的体验中,成功是下一步前进的动力,过错与挫折亦能够发现和弥补人格缺失,对人生进程产生深刻的影响;每种社会生活的历练,都是宝贵的学习机会,亦即“吃一堑,长一智”。避错、犯错、识错、析错、认错、改错,不是成长过程的权宜之计,不是急于甩掉包袱,而是人生的常态,一辈子如影随形,是自我修养、终身学习的题中应有之义。 总之,纵观《论语》对过错的论述,承认人皆有过,勿求全责备;但要依据总的原则即儒家的仁爱之道,在此前提下抓大放小。预先考虑事物发展的特点,尽量少犯错;如果有了过失,要认真反思、勇于认错、敢于改错。在上位者应言传身教、做好表率;人际之间应多切磋琢磨、取长补短;对待他人之过要用“恕”道,谅解宽容,对待自己之过要行止由己、自我负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态度是关系和谐的法宝。自省、改过是“好学”的重要表征,“欲寡其过”是终身修养、臻于完美的必由之路。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蕴含着极高的教育智慧,其人文情怀、现实主义态度、中庸准则、理性精神、辩证思想以及知行合一的理念,拓展了我们在处理人的过错问题上的思路,启发我们心中装有终极关怀,既坚持原则,又灵活处理。我们应认真汲取其中相关思想精华,最大限度挖掘其中的正能量,主动融入文化传承与创造的时代潮流,为构建中国特色思想文化体系做出积极贡献。 (作者为山东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 2006 2.钱穆 《论语新解》九州出版社 2011 3.傅佩荣 《解读<论语>》东方出版社 2023 4.习近平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求是》杂志 2023-17 5.王学典 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 人民日报 2023-08-07 6.杨朝明 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文史天地》 2022-10-17 7.李俊 不言之痛:“隐”作为言语方式的深层内涵——从“父子相隐”说起 《文史哲》2024-3 8.苏静 为什么说过度自责是没必要的“自我虐待”中国青年报 2024-06-17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