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治学心语 >
  • [治学心语] 杨绛 写完人生这部大书 2017-11-24

    5月25日晚,清华大学百名学生在图书馆老馆前敬献鲜花、深深鞠躬,悼念杨绛。本报通讯员 苑洁摄 20世纪80年代杨绛和丈夫钱钟书在北京南沙沟家中阳台合影。新华社发 “我已经走到人...

  • [治学心语] 105岁的著名作家、文学翻译家杨绛25日凌晨病逝 永不相失“我们仨” 2017-11-24

    相濡以沫的钱锺书与杨绛。 资料图片 “我们仨”全家福。资料图片 杨绛与人民日报 壶公悬挂的一把壶里,别有天地日月。每一本书——不论小说、戏剧、传记、游记、日记,以至散...

  • [治学心语] 大家·谭元寿:高调门唱戏 低调门做人 2017-11-24

    2012年,85岁的谭元寿最后一次登台演出《定军山》。光明图片 2010年10月,京剧老生流派经典演唱专场在京举行,“谭门三代”谭元寿(中)、谭孝曾(右)、谭正岩(左)同时亮相舞台...

  • [治学心语] 乐兮归来——戴学忱的歌诗人生 2017-11-24

    戴学忱 出生在书香世家,却没有接受过系统完整的学校教育;从小成长在内敛稳重的长辈们教导之下,性格却偏偏飞扬跳脱,不愿走寻常之路。从民歌到古曲再到吟诵,别人说她的路越...

  • [治学心语] 新闻人物·学者杨义:一位真正的读书人和写书人 2017-11-24

    杨义 资料图片 学术大师、写作劳模……在日前召开的《屈子楚辞还原》新书发布及研讨会上,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多位专家学者,不约而同地给年...

  • [治学心语] “敦煌女儿”樊锦诗 用一生去守望 2017-11-24

    樊锦诗(右)在2008年于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敦煌艺术大展上为来宾做介绍。新华社发 日前,结束了3个多小时的讲座,78岁的樊锦诗和数十位北京大学学生在敦煌研究院前合影留念,日光...

  • [治学心语] 冯友兰的两年海外生活 2017-11-24

    我在抗日战争当翻译官的时候被送到美国训练中国空军的单位工作。胜利以后退役。正好那年父亲来美国,去宾夕法尼亚大学任客座教授同时帮卜德翻译他的《中国哲学史》下册。我就...

  • [治学心语] 鲜为人知的历史年代学家刘坦 2017-11-24

    刘坦 《中国古代之星岁纪年》,刘坦著,科学出版社1957年出版 人世代谢像流动的长河,其沙滩内有时会埋没真金,需要再次勘探和发现。在现代学术史上,五十多年前逝世的刘坦,其...

  • [治学心语] 翘楚·陈秋强:乡贤文化的持灯者 2017-11-24

    陈秋强与经叔平(左) 陈秋强(右)与谢晋(中) 陈秋强与何振梁(左)(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编者按 乡贤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涵养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 [治学心语] 朝廷之外的李鸿章——摘自《李鸿章传》 2017-11-24

         李鸿章被西方誉为晚清第一名臣,本书以独特视角透析了这位中国晚清“名人”的一生,作者运用史学方法,评价人物力求客观、公正。同时,本书辅以梁启超先生的《李鸿章传...

  • [治学心语] 王阳明的儒教风采 2017-11-24

    王阳明是中国第一个有人文精神的教育家,他的独特教育思想基于鲜明的人文心学。王阳明在《大学问》中就把“心”界定为“身之灵明主宰之谓也”。心学中的“灵明”,实际是指“...

  • [治学心语] 足音·赵园:不“炒冷饭”的修行者 2017-11-24

    赵园速写,蔡华伟绘 初识赵园先生,是在几年前老师的一次家宴上。细边椭圆眼镜,中式对襟盘纽上衣,她看起来气质端庄、气色甚好,斯文的言语里不仅有丰厚的学识涵养,还透着一...

  • [治学心语] 大家·“敢为人先”章开沅 2017-11-24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少年从文,挥斥方遒,钻研学术,寻觅真知;后转史学,孜孜以求,另辟蹊径,敢为人先。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章开沅曾言:“我一生在学术上做了两件事。一是...

  • [治学心语] 古籍版本学家魏隐儒——从一通信札谈起 2017-11-24

    魏隐儒(1916—1993)是有名的古籍版本学家,在古籍版本鉴定与研究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他原名魏文庄,曾用名魏文潜,河北辛集(原束鹿县)人,早年供职于中华书局,1949年以后转...

  • [治学心语] 宋太祖朝上的大事小情——摘自《大宋真天子:一代仁君赵匡胤》 2017-11-24

    当宋太祖的时代,很多割据的军阀都认为天命降临到了自己的头上,但是他们所理解的,显然只是天命的第一重含义。只有宋太祖“领悟”和“体贴”出了天命的第二重含义。      负...

  • [治学心语] 齐浣心:杜国庠和他的三位挚友 2017-11-24

    杜国庠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批评家和社会活动家,同时他还是我国第一届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1958年2月,他参加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立大会并作为专家代...

  • [治学心语] 历史名人的家训:曾国藩家训——居官以不要钱为本 2017-11-24

    开栏的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

  • [治学心语] 政治家的教育梦——孙中山关于教育的六次演说 2017-11-24

    据严璩《侯官严先生年谱》,光绪三十一年(1905)严复因事赴伦敦,孙中山慕名来访。谈及改革之难在于中国民品之劣,民智之卑,严复认为:“为今之计,惟急从教育上著手,庶几逐...

  • [治学心语] “身虽囿核桃,心为无限王”——陆谷孙的词典人生 2017-11-24

    《新英汉词典》《英汉大词典》《中华汉英大词典》《21世纪大学英语》……在中国,凡是做翻译或从事英语研究和教学的人,或是关注人文领域状况者,几乎无人不知陆谷孙先生;即...

  • [治学心语] 纪念吴林伯先生诞辰100周年·方铭:他是一位纯粹的学者 2017-11-24

    吴林伯先生 导言 出了国学圈,吴林伯先生的名字便鲜有人知,但他却是20世纪真正的国学大家。 他曾受教于马一浮、熊十力等国学大师,终其一生,虽多坎坷,却始终不改变对中国传...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