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帝国时期的礼仪日益受到史家的重视,近来出版了多种这方面的论文集与专著。以往只有研究中国的人类学家注意中国的礼仪,多数是乡村中的仪式活动。20世纪80年代以后,史家开始关...
从远古时代开始,我国人民便不断编织神话人物的生动形象和动人故事。中华文明孕育了神话传说,反过来,神话传说又为中华文明的继续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西方学者越来越清楚地认...
上海银行公会是中国近代最重要的银行同业组织,从1918年成立到解放初期结束,历时三十余年。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中外学者逐步展开了对上海银行公会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共发表论文十多...
《银元时代生活史》,陈存仁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一版,38.00元 我对老上海的历史一向很感兴趣。当时买这本书,也是为了收集史料的原因。但是这本书最让我感慨的,还不是史...
孔飞力(Alden Kuhn)是美国著名中国学家、哈佛大学希根森历史讲座教授、东亚文明与语言系主任,以研究晚清以来的中国社会史、政治史著称。从上世纪+,年代中期开始,孔飞力转向海外华人...
(一) 众所周知,韩国的中国学研究从传统时代(近代以前)起就非常活跃,直至今日,韩国的中国学或中国史研究仍很受重视,就中国史研究而言,现在韩国的150所四年制大学中,每所大学至少有...
鲁迅先生逝世后,天津人民也以各种方式表达了对鲁迅的深切悼念:天津《益世报》发表了社论《悼鲁迅先生》,高度赞扬了鲁迅的民族气节和伟大人格;《北洋画报》刊发了纪念文章和鲁迅...
1996年至2002年,王德威君应麦田出版公司之请编辑一套当代小说家书系,同时为每位入选小说家撰写一篇序论,结集起来,就是这本35万字的《当代小说二十家》。王君不恤降下比较文学与近...
我从旧书摊上得到一本张东荪的《知识与文化》(商务印书馆,1946年出版)。因为是旧书,所以读起来也比较有兴趣。这几年国内出版了许多张东荪的著作,但多数是选集。我个人以为在中国...
由于历史的原因,德国的中国革命史研究由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原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两部分组成。他们的研究先后起步于本世纪五六十年代。与其他国家相比,德国的中国革命史研究的...
本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不是为了故做惊人之语,而是为了借此指出中西文明之间的隔阂。中国人对中国文明的悠久历史,充满著自豪感,因此若要质疑中国文明是否有历史,自然会引起一阵...
2003年是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报刊上不时见到一些有关的纪念文字。这使我想起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列宁格勒街头,素昧生平的俄罗斯人热情地冲着我们叫毛泽东的情景。流光如水,才过几年...
汉学,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就狭义而言,英文Sinology一词,主要指海外学者对中国语言学、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的研究,同时也包括某些专学研究,如敦煌学、考古学等等。其特点在...
对于晚清社会的性质,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学界最标准与通行的解读是半殖民地与半封建社会。特别是由于这一定义见诸由毛泽东等人1939年撰写的《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课本中,日后被...
今天日本的中国史学者和中国同行们一样,他们对以往的社会形态论争采取三缄其口的态度,但仍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根据某种时代区分论去从事研究,仍要关注研究对象的时代性格,并试图...
笔者在美国哈佛大学作过一段时间的学术访问,作为对故乡的关切,也曾经对海外的上海研究情况做了一定的了解。我在哈佛的校园学术网做了资料查询,在输入英文SHANGHAI的关键词后,发现...
汉学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全方位研究与打量,其成就有目共睹,无论怎么拔高也并不过分,虽然它的研究目的未必高尚或者具有道德感。但人家所下的苦功夫与细功夫,稍稍了解一下,便会...
我爱中国,爱中国人民,中国就是我的家,是这种爱把我的工作和生活同中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爱泼斯坦 尽管国民党谒力想控制延安之行,但它在公共关系方面还是遭到了严重的失败。...
一、民族一词的使用与现代中国两个不同的民族概念 中国最早开始使用民族一词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它是由日语转译过来的。换句话说,民族一词是伴随着各国列强的侵略,中国...
王斑:《历史与记忆──全球现代性的质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 这是一部缠绵于幻想之作。缠绵里不乏忧郁,忧郁里更显执着。将一部理论著作用缠绵喻之,似乎有不妥之嫌。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