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史官”作为“信史”的记录者、编著者与守护者,其职守显得神圣而庄严;而《周易》则常被人们视为“卜筮之书”。近代学者兼诗人朱自清就说:“《周易》原只是当时...
赵辉 编者按 上一期,本刊就“中国文学史的编写到底是否应该坚守中国文化本位”的问题,刊发了方铭教授与王锺陵教授的对话,引起了热烈反响。本期就此问题再编发四篇文章,将...
任翔 近年来,传统文化教育日益受到重视,但在这股热潮中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目前,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尚不完善,不少地方开展的传统文化教育如疾风骤雨般倾泻而下,在教学内...
张颖炜 在网络这个更为便捷更为开放的信息平台上,有较多的网民本着推崇自我、追求个性、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网络交际心理,不断创新、任意挥洒,使网络语言呈现出随意性特征。这...
每一个基层领导班子都是某个地方或部门的一线指挥部,而身在其中的干部就是“一线指挥员”。据我所知,浙江省儒学会是同类团体中开展活动比较积极有效的。最近该会推出了《干...
柳青河 校训以精练的文字与厚重的意蕴滋润着学子,也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追求。作为学校的标志之一,校训本该是特色鲜明的。 然而,一项统计表明,我国本科院校校训重复雷同...
何勇海 6月15日,国家行政学院等多部门联合推出国内首套“全国领导干部国学教育系列教材”,这代表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领导干部正心、修身、治国的理论资源和文化基础将有本...
苏岩 近日,安徽宣城一高中毕业生凭借《上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书》自荐上南大文学院的消息引发关注。这名高考未达二本线的学生自比“少年钱锺书”,写了长达3000字的文言文,表...
李翔海 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在传统社会中,帝王与儒士间事实上是处在一种颇为复杂的关系状态中。一方面,帝王处于社会权力金字塔的顶端,而儒士则构成了各级官吏或后备官...
刘志琴 史学是人文学科中历史最悠久、知识最密集的学科,它涉及人类生存发展的广阔领域,天文地理、文治武功、士农工商、文采风流、生产经济、物性事理、风俗民情、修身节操,...
艾城 6月13日,第十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之际,故宫博物院试行限流8万人次并采取实名制售票,很好地诠释了今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保护成果,全民共享”的主题。 目前,中国国内旅游市...
刘东 一 我们都知道,孔子曾经向着“德之不修”和“学之不讲”的状况,表达出特别深切的忧虑。而如果再参照他那个年代“礼崩乐坏”的现实,我们就不难由此体会出,对于学术话...
余开亮 孔子 庄子 心性论哲学关注的是知情意统一、天人合一文化观念下人的存在和价值问题。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精粹理论,心性之学一直以来被学人当作进入中国文化殿堂的敲门砖...
黄建华 资料图片 中华孝文化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有“孝”字记载。春秋时期,《孝经》系统总结了儒家孝伦理,标志着孝文化的成熟。公元前11世纪孝文化广为传播,《三字经》《弟...
叶小文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有文化复兴。复兴不是复古,要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从文化建设上就要织好“两创”这块画布,即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是今日...
孙晓娅 诗歌创作繁荣发展也好,诗歌变成文化领域的装饰品或媒体炒作的焦点也好,都需要我们自觉审视其被大众热潮遮蔽的盲区 对当代诗人来说,最大的挑战不是来自修辞技艺,而...
任大援张西平 一 明清之际从时间上说大体是晚明崇祯朝到清顺康雍时期。黄宗羲用“天崩地解”来形容这一时期的早期阶段,所言极是。这一时段,国内明清鼎革,历经满汉政权转化...
刘道玉 纵览古今中外,自有文字和印刷术以后,只要不是十足的文盲,人人都有读书的经历。但是,人们读书的境界、数量和收效完全不同。随着各级教育的普及,读过书的人越来越多...
李庆西 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严格说来不是一个朝代,只是夹在东汉与西晋之间的一个短暂的历史过程。如果从黄巾作乱算起,其开端应定于汉灵帝中平元年(184),但是从诸镇纷争到...
塔元培 算好文化账、算清社会效益账,而不是以“摇钱树”思维看待文化遗产,应该是我们面对先人文化财富的最基本立场 日前,德国波恩第三十九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为中国响起的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