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府,本名圣府或衍圣公府,是孔子嫡系后裔长子长孙衍圣公世代办公以及居住的府邸。他们在这里居住了长达约600年,以其地位之高,延续时间之久,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一家。那么,...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系列述评之五 这是2023年5月18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大唐芙蓉园拍摄的中国中亚峰会欢迎仪式。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
坚持两个结合,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只有坚持两个结合,我们党才能掌握宣传思想文化上的主动...
面对世界文化秩序所呈现出来的种种问题,当代宗教历史学家詹姆斯卡斯(James P.Carse)为我们指出了有限游戏与无限游戏的明显区别,这或许有助于我们思考儒家文化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
赓续文脉,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继而化入社会各层面,是实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保障国家文化与意识形态安全的极端重要的工作,然而目前的工作大都停留在古籍文献的整理、修整、...
牢记文化使命 谱写当代华章 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砥砺前行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东、考察济宁期间,在孔子研究院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发出了大力弘扬中...
在中国,九曲黄河东流入海,它流经九个省区的最后一个省区是山东省。上古时代,炎帝、少昊建都于斯,虞舜耕于斯,在海岱之间孕育了以鸟为图腾的东夷文化。时迄三代之周朝,这...
年关将至,又是一年春节到。近年来,每逢春节,总有人感慨年味儿越来越淡了。很多在外打拼的人们甚至已经习惯了在外地过年或者携家人旅游过年。尽管如此,每年春运期间的客流...
因为历代封建统治者的粉饰和学者们的主观诠释,所以孔子思想呈现出随意解构、复杂多变的面貌。即使同一时代的人们,对孔子思想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圣人之志,借...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系列述评之六 2015年3月25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社区亮相安徽合肥。新华社发(解琛 摄)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明人彩绘圣迹图灵公问阵孔子博物馆藏 灵公问阵画面中表现的是孔子在卫国,卫灵公向孔子询问军队阵列之法,且同孔子谈话时仰观飞雁,怠慢孔子,于是孔子便欲离开卫国的场景。画...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系列述评之一 2021年6月28日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在北京国家体育场盛大举行。这是文艺演出结束,全场共同高唱《没有共...
四氏圣人家风形成后,传承发展了两千多年,培养出众多优秀人才,使家族保持长期兴盛。这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奇迹,在世界历史上也是少有的。四氏圣人家风能够长盛不衰,不是偶...
守护好文化主体性,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 巩固好文化主体性,才能保持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坚持走自己的路,自觉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系列述评之九 这是2022年7月30日拍摄的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
孔子被后人尊为先师至圣,他本人却说吾少也贱,不敢自称圣与仁。孔子为何这样说呢?他是怎样成为师与圣的呢?这要从孔子的家世和一生来说。 (一)孔子家世 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一...
崇祯十七年(1644年)春,李自成农民军攻占北京,建立了大顺政权,崇祯皇帝在绝望中自缢于煤山之上,宣告了明王朝的覆灭。然而大顺政权尚未扎稳脚跟,就被前明总兵吴三桂引满清...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系列述评之七 2023年12月3日,以提振全球信心 共促媒体发展为主题的第五届世界媒体峰会在广州南沙举行开幕式暨全体会议。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习近平总...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回答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一系列基本问题所形成的科学理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文...
序 《礼记郊特牲》讲述了中国人的哲学: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中国人所以为中国人,不在于西式的宗教超验于世外,而在于固有的信仰升华于宇内:对天道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