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理论 >
  • [国学理论] 发展中的中国水下考古 2022-11-09

    【考古中国】 编者按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是海陆兼备的大国,不仅有广袤的陆域疆土,而且拥有绵长的海岸线和辽阔的海洋国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在辉煌的黄土...

  • [国学理论]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揭示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 2022-11-09

    中华文明起源,不仅是中国学者潜心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国际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研究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绩显著...

  • [国学理论] 时代呼唤符号美学的繁荣发展 2022-11-09

    “美学”溯源 “美学”作为学科名称最早是在十八世纪提出的,原词“Aesthetics”指向三个研究对象“感性的研究”“美的研究”“艺术的研究”。在十八至十九世纪上半期古典美学阶...

  • [国学理论] “勤靡余劳,心有常闲”——陶渊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精义 2022-11-09

    “勤靡余劳,心有常闲”出自陶渊明的《自祭文》,意译“勤靡余劳”是一辈子勤勤恳恳,不遗余力。“心有常闲”却与“勤靡余劳”相对,意思是心灵保持悠闲。梁启超在《陶渊明之...

  • [国学理论] 明代解决财政问题的主要手段及其影响 2022-11-09

    财政问题困扰了有明一代,各个时期努力寻找各自的解决之道。洪武时期,主要通过将民田大规模转化为官田来增加财政收入,官田的征税额是民田的10倍左右。到永乐时期,除了继续...

  • [国学理论] 刘子翚道统论新解 2022-11-09

    有关“道统”的阐释,是唐宋儒学家普遍究心的重要论题。崇安刘子翚探幽析微,超越时流,撰《圣传论》以倡新说,在南宋学坛独树一帜。不过,自朱熹做出刘屏山“归家读儒书,以...

  • [国学理论] 论“以直报怨”非“对等复仇”——兼与张明辉老师商榷 2022-11-09

      【文学争鸣】 经典往往因为年代久远,脱离了当时的语境和环境,而在后世的理解中呈现出多义性。汉人董仲舒倡“诗无达诂”,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 [国学理论] 环喜马拉雅区域汉学发展之路 2022-11-09

    汉学(Sinology)又称“国际汉学”“海外汉学”“域外汉学”“世界汉学”,是国外学者对中国各方面各领域开展研究的综合性学科。从狭义上来说,汉学主要关注以汉民族、汉语言为...

  • [国学理论] 《诗经》先秦多次辑集说 2022-11-09

    图一 《诗经》的结集,汉代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最早提出孔子删诗之说,后世引发长期的争论,从违双方论争纷纭,聚讼不断。学者时或蹊径独辟,倡言新说,清儒方玉润提...

  • [国学理论] 献言新时代的古籍规划出版工作 2022-11-09

    建议建设一个国家级长远工程,构建基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下海量存储的云端文献资源库,集存中华五六千年历史文献,暂名“中国国家历史文献资源库”。 4月,中办、国办发布《关...

  • [国学理论] 探索文明起源需要多方发力 2022-11-09

    考古遗迹和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后代。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考古工作是构建中华民族历史、展...

  • [国学理论] 中国经典作家在海外:张恨水的“冷清”与“热闹” 2022-11-09

    张恨水被老舍称为“国内惟一的妇孺皆知的老作家”,被学者范伯群誉为“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中的第一号人物”。他将西方小说技法与中国传统章回体相结合,借助报刊连载,成功开...

  • [国学理论] 振兴古籍工作,需落实组织保障 2022-11-09

    受人事变动、机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省市曾有的古籍组织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没能延续下来。 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进一步...

  • [国学理论] 史海钩沉:清代中越民间的边境贸易 2022-11-09

    越南(古代亦称安南)与中国广西、云南接壤并有着漫长的陆路边界线,双方边境贸易历史悠久。清朝时中越两国经贸交往频繁,形式多样,孙宏年根据官方介入的程度将之分为官方贸...

  • [国学理论] 元诗与楚辞 2022-11-09

    学者们大多认为元散曲嘲讽、否定屈原,是元代楚辞学的一大特色。但在元诗中,元人对屈原既有肯定与同情,也有不赞同。 元诗肯定屈原主要是肯定其忠贞爱国的志行与高洁的人格。...

  • [国学理论] 盛唐诗歌的庄严气象 2022-11-09

    一提到盛唐气象,我们很容易想到热烈、飞动、雄壮、豪迈,未必联想到庄严。其实,庄严也是盛唐气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盛唐诗人来说,时代的美好、国力的强盛、山川的壮美,...

  • [国学理论] 消费行为下的家国情怀——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货运动再思考 2022-11-09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国货运动是历史学、经济学、广告学、新闻传媒与文学等众多学科聚焦的对象,既有从宏观视角对国货运动展开整体研究,以不同区域为考察点探析其流变,又有透过...

  • [国学理论] 字形+:晋代书札释文方法论略 2022-11-09

    晋代堪称法帖之渊薮,在书法史上的崇高地位一千多年来从未动摇。唐太宗尊王羲之为“书圣”,米芾名斋为“宝晋”,乾隆帝以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

  • [国学理论] 学术札记与中国古代学术 2022-11-09

    札记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著述形式,又称杂识、杂录、笔记、笔谈、丛谈、随笔、随录、漫录等,今人常以“笔记”一名统之。古代札记的内容涉及广泛,包罗宏富,上至天文、下至...

  • [国学理论]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 2022-11-09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经过百余年的持续努力,考古工作者与...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