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 [国学漫谈] 吴玉章:立身语言文字事 救国图强一片心 2022-11-10

    【大家·同心同行】 作者:潘晨婧(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国际中文教育教研室主任) 学人小传 吴玉章(1878—1966),四川荣县人。革命家、教育家、历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

  • [国学漫谈] 庄子的“听之以气” 2022-11-10

    作者:夏静(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在《人间世》篇解释“心斋”时,庄子有“三听”之论:“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

  • [国学漫谈] 载之空言,不如见诸行事——清初三大思想家对张謇的影响 2022-11-10

    作者:梁林军(南通大学张謇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晚清时期,沉寂两百余年的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重新为经世致用的士人群体所推崇。在这样的氛围中,自青年...

  • [国学漫谈] 从正史修撰看民族交融的历史进程——谈唐修八史和元修三史 2022-11-10

    作者:瞿林东(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资深教授) 在中国古代历朝所修的正史中,唐朝初年所修八史即《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以及《晋书》《南史》《北史》和...

  • [国学漫谈] 明清诗歌中的“凉州”意象 2022-11-10

    作者:侯冬(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凉州,古称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市,位于河西走廊东端,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有“五凉古都”“河西都会”之称,也是汉唐时期重要的经...

  • [国学漫谈] 先秦史官文史职守的形成 2022-11-10

    作者:林训涛(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 “史”字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徐中舒《甲骨文字典》认为“史”有四义:用如事,事业之意;任事者之称;用如使,令也;一期贞人名。史...

  • [国学漫谈] 岑参诗歌与凉州馆驿 2022-11-10

    作者:燕晓洋(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 丝绸之路驿站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与碰撞的重要见证。在唐代,丝路驿站既是军事防御、信息传递、物资往来的重要支撑,也是文人赴幕出使不...

  • [国学漫谈] 《木兰辞》中“军书十二卷”新解——西夏军籍文书的启发 2022-11-10

    【读史札记】  作者:史金波(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宁夏大学特聘教授)  《木兰辞》是一首北朝叙事诗歌,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子,替年迈父亲从军,女扮男装,在战场上杀敌...

  • [国学漫谈] 唐代“书手”:盛世时代的记录者 2022-11-10

    作者:张安福(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 中国有着悠久的书写历史,在印刷不发达、无法大规模机械复制的古代,书写、抄写工作成为传承文明、记录时代的重要职业。而“书手”,作为...

  • [国学漫谈] 作为“经”的《诗经》——从《毛诗传笺》谈汉代《诗经》诠释 2022-11-10

    作者:边家珍(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 徐瑛子(山东大学文学院博士生) 学生常问:儒家何以兴盛?我回答:“有经学教材,是儒家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所谓经学,即儒家学派在...

  • [国学漫谈] 易卦符号系统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意蕴 2022-11-10

    作者:宣守有 (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副研究员);宣夙思(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讲师、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 《易经》被誉为群经之首,它承载着上古先民的智慧,影响着...

  • [国学漫谈] 辛弃疾《水龙吟》词“红巾翠袖”应作何解 2022-11-10

    作者:钱念孙(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辛弃疾的词在宋代词坛和整个中国词史上均堪称高峰。他的名篇《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几乎为各种诗词选本所青睐,也入选中学语文课...

  • [国学漫谈] 秦史考察的意义 2022-11-10

    作者:王子今(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高度集权的“大一统”的专制主义王朝。秦王朝执政短暂,公元前207年被民...

  • [国学漫谈] “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庄子内篇释义》以哲人释哲学 2022-11-10

    【光明书话】 作者:陈赟(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教授) 与当下众多版本的《庄子》相比,杨国荣先生《庄子内篇释义》(中华书局2021年版,以下简称《释义...

  • [国学漫谈] “天生我材必有用”异文之我见 2022-11-10

    作者:王瑞来(四川大学讲座教授) 李白《将进酒》中的名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脍炙人口,家喻户晓。不过,前几年,有人撰文指出,其中的“天生我材必有用”...

  • [国学漫谈] 幽芳尘不濡 秾华贵此生——品读曹文忠的写意兰花 2022-11-10

    作者:康平 艺术创作的生命在于情感,但凡是好的绘画作品,都是用墨色和线条诉说思想与情感。 曹文忠潜心写意花鸟数十年。五年中,他在北京先后举办过两次个人花鸟画展并出版...

  • [国学漫谈] 钗黛重像的文化基因与文学创意 2022-11-10

    【读书者说】 钗黛重像的文化基因与文学创意   ——品读《红楼十五钗》中的视角与新见 曹立波(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 《红楼梦》通过人物塑造来体现华夏雅文化,应为古今多...

  • [国学漫谈] 楚辞成书与经典建构 2022-11-10

    作者:熊良智(四川师范大学教授) “屈平辞赋悬日月”——李白的赞颂其实出自汉初淮南王刘安对屈原的评价。这是汉武帝即位第二年,刘安奉诏作《离骚传》,称《离骚》所述之“...

  • [国学漫谈] 汉语俳句的“早春”风景 2022-11-10

    作者:高昌 前不久,我在《诗探索》杂志发表了一篇《公木先生的俳句实践》,提到汉俳有可能是从公木先生和赵朴初先生在1980年分别写作的《俳句》和《赠日本俳人访华团》开始的...

  • [国学漫谈] 《书经》成立的几个关键节点 2022-11-10

    作者:赵培(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今传《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个部分,共五十八篇。此书汉以前单称《书》,汉代称《尚书》,宋以降...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