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如今说起章太炎,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往往也是仅有的了解)是“国学大师”——不过,很少人留意到的是,这个称号本身就是世人后来对他的称呼,“国学”的意味对后人来说...
作者:末永高康(日本广岛大学文学部中国思想文化学教授) 董仲舒学说中,如何看待灾异是其天论和自然观的重要方面。《汉书·五行志》有如下事例: 成公三年“二月甲子,新宫灾...
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主会场活动现场展示的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本报记者 姜晓丹摄 核心阅读 近年来,我国各地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设计巧妙结合,一系列文...
穿上汉服,捧起《论语》或《弟子规》,开始摇头晃脑,口中念念有词,这个场景经常出现在一些国学培训班里。有数据称,目前,全国经营范围包含国学教育的相关企业已达到4000余家...
中新网北京8月18日电(记者上官云)竹林七贤、“书圣”王羲之……回望遥远的魏晋时代,很多名士的故事经常令人感叹不已。 最近,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董上德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
新疆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考古发现—— 1200多年前唐代将士如何戍边 光明日报记者 王瑟 光明日报通讯员 王一坤 “春景渐芳,暄和未尽,不委如何……”这封家书,来自唐朝的一位戍...
常有人问,什么是国学?为什么学国学? 概言之,国学就是中国学问,中国学问是关于人的价值观的学问,可简称人学。应该说,国学就是人学。它的特点,一是数千年不断,二是浩如...
【论点摘编】 杨海文在《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第4期撰文指出,“孔孟之道”作为强大的历史文化传统,已经成为中国文化最具象征意义的精神价值。作为固定说法,“孔孟”最早见于...
新时代的文化建设首先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怎样对待传统文化。回望中国思想文化史的发展历程,那些彪炳史册、卓有建树的大家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
观众观看“古琴之魅”艺术展。 记者刘可耕 摄 中新网福州8月18日电 (记者刘可耕)古琴独奏《梅花三弄》《渔樵问答》《平沙落雁》,琴箫合奏《良宵引》,琴茶表演《春江花月夜》...
新华社北京2月14日电(记者范思翔、施雨岑)五铢钱为何流通时间长久?金属铸币的演进历史是啥样?近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的“中国古代钱币展”将给你答案。1800余件钱币珍品辅...
古代文人闲暇时也会玩玩游戏消遣一下,那时没有网游、手游,多是吟诗作对、煮酒清谈,玩的是文字游戏。比如对对子就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种文字游戏,或两个文人比试,既切磋技艺...
光明日报记者 王胜昔 崔志坚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杜倩 光明日报通讯员 刘少乡 “鬓云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2021年河南春晚《唐宫夜宴》仅2月16日单个视频片段在社交平台就...
国内第一个以“写本学”命名的研究中心——西华师范大学写本学研究中心近日在四川省南充市成立。在随后召开的学术研讨会上,郝春文、胡戟、荣新江、张涌泉、黄正建、刘安志等...
作者:王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学院副教授) 员半千,据笔者考证,其生年为贞观十四年(640),卒年为开元二年(714),享年75岁。事迹最早见于唐元和间人刘肃所撰《大唐新语...
【牛年只有354天!关于牛年,还有哪些知识点?】牛年来啦!辛丑牛年从2021年2月12日开始至2022年1月31日结束,共354天;牛年没有闰月,是个平年;牛年只有23个节气…这些牛年知识,你...
2020年12月,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火了。“貌似偶然,实则必然。”河南博物院文创办主任宋华表示,“虽然增加了库存,但是等到每晚8时一开抢,1秒钟就售空了。”河南博物院推出...
核心阅读 中小学语文课对文化传承起着关键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存在如何“化”传统的问题。小学和初中重视诵读、会意与感悟;高中引导学生开展有关“传统文化之当代价值”的专...
原标题:年轻创作者“扮靓”古老世界遗产 张贴在家中的窗花剪纸里,藏着一个古老的传说:西湖下镇压着一只怪兽,名叫“年”,它惧怕红色、火光和巨响。而眼下,由于缺少鞭炮镇...
新华社天津2月25日电(记者周润健)又到元宵赏月时。天文科普专家提醒,日落一小时后和子夜前后皆是赏月好时机。 天文预报显示,今年元宵节的元宵月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