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出版的第16期《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文中强调指出:“古人说:‘民富国强,众安道泰。’进入新发展阶段...
2022年第14期《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文中指出:“‘出乎史,入乎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我...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纪录片《见证香港故宫》播出后即引发了观众对香港故宫的向往和关注。纪录片以纪实风格为主,采用跟踪拍摄、动画特效、航拍等手法,在200多天的时间里...
“天下苦电商久矣。”有人这样感叹。对于出版社来说,不上电商卖书难,上了电商也没什么利润。对于书店来说,不做电商等死,做了电商找死。 图书电商魔咒,本质上是图书产品属...
核心阅读 戏以曲兴,如何融会贯通各种音乐元素、如何兼顾演员多样化的润腔方法、如何融洽器乐与声乐之间的关系、如何满足观众与时俱进的审美,需要每一个戏曲音乐工作者努力探...
时代恰似滚滚向前的大河,挟裹历史的洪流,朝向未来而去。回眸一瞥,大河之畔的河南大学,已是一百一十年风华。 1912年的9月,见证着千年科举制度的终结,亲历着中国新式教育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对此,我深有感触...
在传承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方面,电视媒体作出了有益探索,推出了一系列聚焦文化遗产内容的精品节目,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的遗产、书写在典籍里的文字...
近日,《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文中提到:“古人说:‘有一定之略,然后有一定之功。略者不可以仓卒制,而功者不可以...
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高等教育与国家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同向同行,引领支撑教育强国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7月1日,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主席引用了苏轼名句“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不久前,教育部决定实施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2—2025)(以下简称“双名...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这是曹雪芹写的一首《咏菊》的诗...
也许是受中医影响,古代中国人有吃什么补什么的信仰。为了写好诗歌,“张籍取杜甫诗一帙,焚取灰烬,副以膏蜜频饮之,曰:‘令吾肝肠从此改易。’”《云仙杂记》中的这则记载...
最近两年,数字藏品行业方兴未艾。所谓数字藏品,是指借助区块链技术发行的虚拟文化商品,包括数字形式的图片、音乐、视频、3D模型等。这些数字藏品,一般以现实中特定的作品...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今年出版的第9期《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其中总书记引用“才者,材也,养之贵素,使之贵...
同学们,今年的入学典礼,我希望跟大家讨论一下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党中央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就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
曲艺人不仅是在表演和传承传统艺术,更要观照现实、反映现实,说新唱新,努力成为先进文化的践行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
今年7月,《求是》杂志第14期发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上的重要讲话《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在讲话开篇,习近平总...
朱光潜是世人所知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和教育家,还是一位重要的现代散文家。2012年中华书局版《朱光潜全集》共30卷,其中《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美》《我与文学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