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理论 >
  • [国学理论] 纪念汤显祖、莎士比亚、塞万提斯逝世400周年:在时空中穿越 2017-11-23

    编者按 【高峰耸古今 星光耀中西——纪念汤显祖、莎士比亚、塞万提斯逝世400周年】 今年是汤显祖逝世400周年,本版发表这组论文,以表达对汤显祖的敬意和纪念。 《在时空中穿越...

  • [国学理论] 熊铁基:秦汉新道家与黄老之学 2017-11-23

    20世纪70年代末我研究《吕氏春秋》和《淮南子》,提出了“秦汉新道家”的概念。1981年在《文史哲》第2期刊物上发表题为“从《吕氏春秋》到《淮南子》——论秦汉新道家”的文章,...

  • [国学理论] 国学漫谈:别把阳明心学理解偏了 2017-11-23

    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链条之中,作为一种思想形态的阳明心学,在某种意义上是最后一个环节。它以儒家学说为根荄,整合了包括佛教、道家(道教)在内的不同思想形态的合理...

  • [国学理论] 汤显祖的曲学修养 2017-11-23

    汤显祖虽享誉剧坛,但在戏曲史上,人们对他的音律主张与实践并不都是肯定的。所谓“汤沈之争”给人们的印象是,汤显祖的曲学修养似乎欠佳。这一印象是否符合事实,不妨从他的...

  • [国学理论] 墨子:让爱的思想破土而出的第一人 2017-11-23

    作为“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墨子执着于破旧立新,建立一套符合小生产者、手工业者利益的新体制、新秩序。为此他自立门户,聚徒讲学,且热衷游说,不输儒者,故有“孔席不暖...

  • [国学理论] 国学漫谈:礼仪非儿戏 2017-11-23

    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学者赫伯特·芬格莱特将中国称为“一个如神圣礼仪般存在的人类社群”。年复年,日复日,礼仪生活交织着种种敬意与温情,在我们这...

  • [国学理论] 钱宗武:《书》学大道 必兴中华 2017-11-23

    《史通》云:“夫《尚书》者,七经之冠冕,百氏之襟袖,凡学者必精此书,次览群籍。”此论多为历代学者共识。故汉唐以来,上自庙堂,下至闾里,人莫不习。解之为史鉴,援之以...

  • [国学理论] 韩国阳明学的发展 2017-11-23

    朝鲜时期对阳明学的认知开始很早,按照朴祥编写《辨王阳明守仁传习录》的时间推断,应该是在中宗十六年(1521年)。此时王阳明才50岁,距离其代表作《传习录》首次在中国刊行(...

  • [国学理论] 专家论坛:大数据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变革与创新 2017-11-23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如何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时,要求我们善于“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图书文献、网络、数据库等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这为信...

  • [国学理论] 亲切的唐诗——唐代诗歌的日常生活功能 2017-11-23

    编者按      上世纪中国以西方近代的文学观念诠释中国文学,将文学的功能定于“审美”一途,中国的文学便如陈独秀《答沈藻墀》所说,“只有诗、词、小说、戏(无韵者)、曲(...

  • [国学理论] 孙中山与阳明心学 2017-11-23

    122年前,孙中山第一个提出“振兴中华”的号召,为进中国于世界先进行列,撰写《建国方略》,勾勒含“心理建设”“实业建设”与“社会建设”的系统建设工程——一个宏伟的现代...

  • [国学理论] 孙中山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强国梦——孙中山的儒学观与传统道德继承论 2017-11-23

    我国以孔孟儒家学说为主流的文化形成传统,与社会教育、道德行为、个人前途紧密结合,在独尊儒术的两千余年间,潜移默化,规范了世代国人的思想道德。传统文化的功能及其影响...

  • [国学理论] 史海钩沉:晚清中西人士在“救国策略”译介中的心态历程 2017-11-23

    翻译引进西学著作,在西学中求得救国之策、强国之法,改变国家命运,这是晚清知识群体译介西学的初衷。而作为这一时期西学译介的另一主力,来华传教士也有着自己的打算。纵观...

  • [国学理论] 国学漫谈:为“正名”正名 2017-11-23

    自从胡适于《中国哲学史大纲》称孔子的政治哲学为“正名主义”,视作“孔子学说的中心问题”,孔子所言“正名”就被泛化为普适性政纲。以后论者无不受此影响,批评孔子“企图...

  • [国学理论] 孙中山中华民族复兴思想的历史地位 2017-11-23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中华民族...

  • [国学理论] 孙玉文:如何理解古诗文中的植物词 2017-11-23

    古代诗文中有大量植物词,比如《诗经·豳风·七月》第六章:“六月食郁及薁,七月烹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

  • [国学理论] 陈其泰:西汉人心目中的《春秋经》 2017-11-23

    据《汉书·窦婴传》记载,汉武帝刘彻当上皇位继承人,也是经历了一番人们意想不到的大波折:景帝七年(公元前150年)春天,三年前所立的皇太子刘荣(景帝长子)被废,重新确定...

  • [国学理论] 《韩非子》与南方道家 2017-11-23

    《韩非子》一般被认为是道家与法家思想的结晶,但其实《韩非子》仅仅受到战国时代南方道家代表《老子》的影响,并没有北方稷下道家的色彩。因此《韩非子》就成了以《老子》为...

  • [国学理论] 以考察分布为主轴的训诂——以《论语》为例 2017-11-23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怨 《尧曰》: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 忍 《卫灵公》:小不忍则乱大谋。 闻 《公冶长》: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目前,在古书中历来见仁见智的疑难...

  • [国学理论] 儒家政治学说的逻辑定位 2017-11-23

    关于儒家政治学说的基本内容,学界讨论甚多。学者们普遍注意到,儒家主张承天命存鬼神,讲人性重教育,重仁义讲礼仪,崇圣人尚贤能。学者们还指出,儒术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