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 [国学漫谈] 人才史话:穰苴罚上立威 2017-11-23

        齐景公时,晋国、燕国的军队同时入侵,齐军大败。关键时刻,晏婴向景公推荐了一个叫穰苴的人。景公召见穰苴,听他谈论退敌之策,对其才干非常欣赏,便任命他为将军,领...

  • [国学漫谈] 骑马乘车闯世界 2017-11-23

        中国人对马的喜爱由来已久,但马更是世界性的动物,具有世界性的标识意义。马是大约5000年前在欧亚草原西部被驯化的,然后相继传播到了西亚(包括埃及)、南亚、欧洲和东...

  • [国学漫谈] 优良家风与大学精神一脉相传 2017-11-23

        通过对家风的教育学意义探讨可以发现,优良的家风与现代大学教育在目标追求上一致、育人方式上相类、价值观念上相通,融合会通优良家风和大学精神对培育优秀人才具有积...

  • [国学漫谈] 以博物方式繁荣中华古典学 2017-11-23

        中华古代智慧既浓缩在以“经史子集”为载体的伟大文典中,也以实践形态深深扎根于先民的平常日用之中。比较而言,中华传统文化因其时代性而主要属于古典学范围。而古典...

  • [国学漫谈] 古代女神炼成记——亲们,三八节快乐! 2017-11-23

    如果古代有时尚圈的话,那一定是在中国。那时的东瀛、新罗,都效仿中国女子的服饰、装扮,毫不谦虚地说,中国是全世界的时尚风向标。 发型是一个女人的灵魂,女人的发式千变万...

  • [国学漫谈] 陈歆耕:夏志清的“偏见”之功 2017-11-23

        于2013年12月29日仙逝的美籍华裔著名文学评论家夏志清先生,虽然自上世纪40年代即进入美国耶鲁大学求学并长期任教,但很多人都还是习惯称呼他为“中国文学评论家”。我想,...

  • [国学漫谈] 心灵有约:大寺院 2017-11-23

        这算得上是我去过的最大的寺院了。     寺院若是老的,才有寺院的味道,即使再小再素朴。记得那年去过甘肃崆峒山的一个寺院,小小的院落,因了老老的土屋、一院子苍老...

  • [国学漫谈] 品智生活·汉字:“字”有多解 2017-11-23

        从甲骨文到简体字,汉字的定型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形音义三者一体的“六书”构造系统,使得汉字本身具备相当的完整性,从而能够灵活组词。比及表音文字,汉字笔画繁...

  • [国学漫谈] 开卷有学问 2017-11-23

    提及开卷,人们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开卷有益”。这一成语源于北宋王辟之史料笔记《渑水燕谈录》:“宋太宗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缺,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

  • [国学漫谈] 学术委员会是高校制度建设的利器 2017-11-23

        据《光明日报》2月20日报道,教育部2月19日正式发布《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明确要求将学术委员会作为校内最高学术机构,统筹行使与学术有关的...

  • [国学漫谈] 闲话灶神 2017-11-23

    记得搬家时母亲告诉我在家里最少要敬一个灶神,为什么要敬灶神呢?母亲说他是一家之主,保佑一家人的平安。于是我裁了一张红纸写上“供奉灶王爷尊神之位”,把它贴在新家的厨...

  • [国学漫谈] 再版重印书的尴尬 2017-11-23

        图书出版是精神产品的一种复制行为。而再版重印,又是这种复制过程重复进行的重要环节。再版重印书上市,或因重新修订,内容更臻完善;或因需求旺盛,市场脱销。种种情...

  • [国学漫谈] 吴伟业说“美女围棋” 2017-11-23

    清代大诗人吴伟业以《观棋和韵》为题,写过六首绝句,其中两首述说了杨贵妃与棋的轶闻,不过他名为咏棋,实际上却是咏史,寄托了诗人对唐明皇惑于杨贵妃,而懈于安禄山之叹。...

  • [国学漫谈] 拆真建假:以文化的名义自断文脉 2017-11-23

     山东济南商埠核心片区内石楼拆除前原貌。CFP    “东大街,江苏宿迁最后一片历史街区,如今半是荒草萋萋,半是施工工地,临近宿迁最繁华的商业街幸福路一侧,苏宁集团的旗舰...

  • [国学漫谈] 史书微读之古代官场的性贿赂 2017-11-23

    性贿赂在古代很常见,有时比金钱更管用。有些官员或许能保证自己不贪,却未必能抵挡住美色的诱惑。 自古都是“英雄难过美人关”,面对美女,不知有多少官员拜倒在了她们的石榴...

  • [国学漫谈] 黄朴民:一张试卷中的历史记忆 2017-11-23

        1982年,我很侥幸地考上了本科就读的母校杭州大学历史系的硕士研究生,专业是中国古代史先秦史研究方向,导师是黎子耀教授。     说“侥幸”,并非矫情,因为我入学考试...

  • [国学漫谈] 官员,博士? 2017-11-23

      学位是分层次的,有学士、硕士和博士; 官员是有级别的,省部级、厅局级……平心而论,学历高并不是什么坏事儿,甚至我们一般人打心底里认为拥有一个高学历是件大好事——不...

  • [国学漫谈] 光明论坛:消除教育腐败应依法治教 2017-11-23

        教育是立国之本。今年两会,教育领域腐败尤其是高校腐败的问题再次成为关注的热点。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和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等多人...

  • [国学漫谈] 光明艺点:新水墨“新”在何处? 2017-11-23

        “新国画”“新中国画”“新水墨”“新工笔”等概念是近年来艺术界关注的热点,既然称之为新,那么新在何处呢?     “新水墨”自然对应着的是“旧水墨”,后者与“传...

  • [国学漫谈] 史学微读之除“淫风”,出狠招 2017-11-23

    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对“性贿赂”就极端厌恶,主张严惩不贷。 早在舜帝时,防止女色的条文就已经出现。皋陶制定刑律时,将性贿赂写入其中,称“恶而掠美为昏”。《夏书》曰:“...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