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 [国学漫谈] 善待历史文化遗产:让遗产与生活相互供养 2017-11-23

    出门在外,话不出三句,就习惯互相问起籍贯、说起家乡。 老王来自某历史文化名村,和他聊着,话题变得有些沉重:多少家乡还载得动乡愁? 老王无奈——这些年回到故乡,却慢慢...

  • [国学漫谈] 朱美禄:一句诗的嗣响 2017-11-23

        文章乃不朽之盛事,而以一句残诗嗣响不绝,声名自传于后者,北宋平民诗人潘大临可谓绝无仅有。惠洪《冷斋夜话》中说:“黄州潘大临工诗,多佳句,然甚贫,东坡、山谷尤...

  • [国学漫谈] 杨振宁:科学之美与艺术之美 2017-11-23

    科学与艺术,都与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美广泛存在于科学与艺术之中,但美的类型却不相同。科学发展的阶段性非常明显,人们对于科学之美的认识,也是逐步攀升的。比如虹和霓...

  • [国学漫谈] 周作人的挽联 2017-11-23

        对联诸品种中,至为难作者当属挽联。括死者行径、生者哀伤于区区两行,已是难为;况死生之大,死者为尊,若不欲一味谀颂,而于数十百字之中或暗寓褒贬,或指涉时局,则...

  • [国学漫谈] 丝路花语:西安的文化范儿 2017-11-23

    14日,印度总理莫迪访华,西安成为第一站,这座中国西北城市一时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莫迪此次将中国之行的首站定在西安,一是因为去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印时曾邀请莫迪前往...

  • [国学漫谈] 五洲茶亭:365天文学读书会 2017-11-23

    这些天若走在莫斯科或其他俄罗斯城市街头,没准儿会看到这样一个标识:三位作家头像剪影并列一排,自左至右分别为普希金、果戈理和阿赫马托娃;三个头像的颜色依次为白、蓝、...

  • [国学漫谈] 肖复兴:小满是初恋的象征 2017-11-23

    二十四节气中,有几个,我一直不甚了了。小满是其中的一个。 最初认识小满,是读孙犁先生的中篇小说《铁木前传》,里面有个人物,名字叫小满,是个19岁的姑娘,性格活泼,挺招...

  • [国学漫谈] 名人故居:赵元任故居——才子梦回湛贻堂 2017-11-23

    青果巷赵元任故居   罗雪村绘 我故乡武进(今属江苏常州)的青果巷,是与成都宽窄巷齐名的中华古巷。始建于明万历年(1581年),因其面临城区运河段,当年船舶云集,是南北果品...

  • [国学漫谈] 评论员随笔:文化场馆别唱“空城计” 2017-11-23

    最近,有媒体报道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某地花大价钱建了一个农家书屋,村民们满心欢喜,前往借阅。却发现,近千册藏书中,竟有不少是讲怎样种甘蔗的。要知道,这个村子地处...

  • [国学漫谈] 且说收藏:收藏也有生命 2017-11-23

    也许在有些人看来,藏品并没有生命的温度。其实,就像以玉喻君子之德,真正的收藏是在收藏家发现并感受到藏品的“生命”后才发生的。换言之,如果一个收藏家感觉不到藏品的生...

  • [国学漫谈] 诗说节气:小满 2017-11-23

        节气的轮回,也像岁月的流逝一样,这不,刚走过立夏的第十五天,小满就到了。小满节气,在每年5月20日至22日之间,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第八个节气,意味着夏熟作物籽粒开始...

  • [国学漫谈] 人民时评:让博物馆文明融入社会心灵 2017-11-23

    “我们这个社会的希望,就在于把抢盐的队伍缩到无限短,把看展的队伍扩到无限长” “博物馆致力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十九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各地的博物馆或免...

  • [国学漫谈] 节气·物候:小满——江河渐涨 麦粒渐满 2017-11-23

    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按农历,它称“四月中气”,是四月的标志(即:有小满的月一定是四月)。按公历,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60°时为小满。今年小满交节时刻为...

  • [国学漫谈] “打狗”“打猫”有缘由 台湾地名背后的故事 2017-11-23

    台北宁夏路 台铁十分车站牌 台北宁波西街 近日,台湾媒体报道大陆游客对台湾一些地名非常不理解,比如高雄旧名为打狗,嘉义民雄乡旧名打猫,“打狗打猫都是地名,接下来不会有...

  • [国学漫谈] 来点儿“逆潮流”阅读 2017-11-23

    过去的一周,读书成了热门话题。起因是世界读书日。 朋友圈里流传一则段子:读书日,就是平时不读书的人跑出来瞎起哄。虽然是笑谈,却让大家都有种“中枪”的感觉。的确,如今...

  • [国学漫谈] 人民论坛:今天的孩子该比什么 2017-11-23

    有位家长曾略心酸地讲起一件事:每天下午放学去接孩子,总是要等到同学们都走空了,孩子才不紧不慢地出来。经过询问才知道,孩子是嫌弃自己家里的车子不够高档,怕在“坐好车...

  • [国学漫谈] 光明时评:国学是社会不可缺失的精神传统 2017-11-23

        据媒体报道,近日,武汉某驾校面向社会征集国学爱好者,一口气背诵三万字者,可减免3800元驾校学费,此举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其中不乏挑战成功者。     背诵国学经典可...

  • [国学漫谈] 光明论坛:儿童节时话“忘忧” 2017-11-23

        孔子六十多岁的时候,周游列国来到了楚地。楚国的叶公问孔子弟子子路,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一时语塞不能答。归来告孔子,孔子说,你怎么不这么告诉人家,“其为人...

  • [国学漫谈] 百姓收藏:老照片上的童年 2017-11-23

    1957年冬,沈阳市第一育才小学的学生在滚铁环。 1960年5月,藏族小姑娘在踢毽子。 1962年5月,哈尔滨亚麻纺织厂幼儿园的孩子在做翻花绳游戏。 一九五九年十二月,兰州一只船小学的...

  • [国学漫谈] 编辑札记:缘何挚爱苏东坡 2017-11-23

    历史上,写苏东坡的文章实在是太多了,我在想为什么千年之下,会有那么多人如此热爱这位潦倒的老头?他那沾满风尘的长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样的魔力呢? 苏东坡绝对算得上不世出的...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