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 [国学漫谈] 怎样写好开头——摘自梁晓声《中学生如何写好作文》 2017-11-23

    写作之事,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自己对开头要求极严,定的标准也高,有股子“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劲儿。《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就是典型例子。 据说托尔斯泰为那一...

  • [国学漫谈] 文化评析:《新华字典》须适应互联网汉语生态 2017-11-23

    《新华字典》免费版App每天只能查询两个字,日前引发争议。用户须花40元购买完整版,日查询汉字数量才不受限制。商务印书馆相关负责人回应,“(App)加入了许多纸质版字典没有...

  • [国学漫谈] 文化评析:“骑牛上学”并非国学真谛 2017-11-23

    日前,在四川成都街头出现了一名幼童,背着书包骑在牛背上,穿着长衫的父亲则在前面牵着牛。这一幕被网友拍下来后,迅速走红网络,“父亲醉心国学让儿子骑牛上学”的话题也引...

  • [国学漫谈] 光明论坛·温故: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2017-11-23

         2014年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要按照人才成长规律改进人才培养机制,‘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 [国学漫谈] 董文武:怎样读《晏子春秋》 2017-11-23

    《晏子春秋》是一部记述春秋后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晏婴的言行事迹的古典文献,是研究晏子以及当时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晏子(?-前500年),名婴,字平仲,夷维(今山东高...

  • [国学漫谈] 评论员随笔:读取毕业致辞中的人生密码 2017-11-23

    一个好的毕业致辞,既需要用温馨片段进入听众的情感世界,也要给予远行的游子以人生的滋养 又到毕业季,很多人要告别熟悉的校园,少不了会有些离愁别绪。出发前,聆听毕业典礼...

  • [国学漫谈] 金台论道·关注传统文化系列谈⑨:老话很管用 2017-11-23

    听某文艺界人士讲过这么一个故事。大山里的奶奶常给他念叨,“柴要左右交错搭起来,这样火才旺;人要忠心,火要空心”“挑水时,水一定要满,满罐不荡;学本领不能半途而废,...

  • [国学漫谈] 新语:申遗成功 担子更重 2017-11-23

    7月7日至8日,在波兰召开的第四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申报的可可西里和“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双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2处。在我国首批世界遗...

  • [国学漫谈] 光明论坛·温故:如竹苞矣 如松茂矣 2017-11-23

         2017年7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香港已经回归祖国20年。依照中国的传统,男子二十谓之弱...

  • [国学漫谈] 光明时评:文化启蒙,公共机构责无旁贷 2017-11-23

    如何将孩子两个月的暑假安排得丰富而有意义,是不少父母面临的挑战。鉴于一个学期的学习已足够紧张,体验式学习和游戏应当成为假期里孩子们探索和了解外部环境的最重要途径,...

  • [国学漫谈] 金台论道·关注传统文化系列谈⑩:真正传家宝 谁也抢不走 2017-11-23

    近年来,家风这个古老的话题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家风问题的重要性毋庸讳言,古人说“立身成败,在于所染”,父母作为离孩子最近的人,其一言一行对子女的影响是直接而深远的。...

  • [国学漫谈] 文化评析:非遗加入直播 破除传播局限 2017-11-23

    近日,某网络直播平台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巡播”,开启了“直播+非遗+电商”模式的探索。在此次非遗直播中,“玉雕”“古法制香”等10余个非遗项目及其传承人吸引了超过70...

  • [国学漫谈] 穿越时空,聆听家人诉说 2017-11-23

    图为《念念不忘》剧照。 家书,是镌刻在纸张上的家族记忆,是历史长河中摇曳的亲情光辉,是一代代传承的家文化的缩影。字里行间,充满了情感和理性的碰撞,体现了人文精神和时...

  • [国学漫谈] 文学经典阅读调查:让经典阅读在年轻人中复归 2017-11-23

    大学生离文学经典有多远?早在多年前,就有学者发出如此喟叹。遗憾的是,十多年过去,尽管浅阅读、碎片阅读的争论不曾休止,但这一社会隐忧似乎也并无缓解之势。江苏凤凰教育...

  • [国学漫谈] 对花能饮即君子 2017-11-23

    周作人译清少纳言《枕草子》第二十段“清凉殿的夏天”,作者抄写古歌,抄了藤原良房《古今集》里的一首: 年岁过去,身体虽然衰老, 但看着花开, 便没有什么忧思了。 这是很达...

  • [国学漫谈] 凭栏处:暑假生活,多点“无用之用” 2017-11-23

    这是一个一年级小学生的暑期计划表:从早8点半到晚9点,从周一到周日,除了吃饭睡觉,都辗转于各种培训班,有语文、数学、英语,也有轮滑、游泳、篮球……丰富多彩,“日理万...

  • [国学漫谈] 石湾:访匡亚明故里 2017-11-23

    但凡经历过十年浩劫的高校师生,都会记得“文革”狂潮排空而来时,第一个被公开点名的“黑帮分子”是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匡亚明。我是1964年由南大历史系毕业的,毕业证书上...

  • [国学漫谈] 光明论坛:国家观培育离不开公共文化空间 2017-11-23

    40多年前,史学家陈垣作古,子孙们把他的手稿捐赠给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不久前,陈垣弟子、史学家柴德赓的后人将其《史籍举要》等著作的手稿也捐赠给国家图书馆。至...

  • [国学漫谈] 光明论坛·温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2017-11-23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

  • [国学漫谈] 廿四香笺顺应自然——摘自《二十四节气用香》 2017-11-23

    苏轼于《黄州安国寺记》中关于古代文人焚香之意义:“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所从生而不可得。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然,无所附丽。”文人香事...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