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0日,笔者致函成都籍当代著名文化学者张隆溪先生,拟就他和钱锺书交往的情况进行面访。张隆溪先生回函说:我在80年代初曾与钱先生经常见面,也有书信来往,但时间不长...
编者按 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中国人自古重视历史研究,历来强调以史为鉴,我们的前人留下了浩繁的历史典籍。在史学领域辛...
1990年,在罗得岛州一家疗养院去世的乔治·凯茨,是美国的一位热爱中国文化和艺术的学者、鉴赏家和收藏家。他晚年撰著的一部有关明式家具的著作《中国家具》,是这个领域的权威...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在法国鲁昂市政厅,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以下称“吉美博物馆”)前馆长...
到太原,想见林鹏。赵学文知道我的心思,便联系林鹏,计划下午拜访。赵学文是资深出版人,所策划、出版的林鹏四卷随笔集《读书记》《遐思录》《回想集》《书艺谭》数年前拜读...
高莽对插画问题的回复 自上世纪80年代初得以从事俄苏文学研究工作起,我就对该领域的大家高莽先生十分景仰,始终尊他为老师。1992年我正撰写阿赫玛托娃的传记文章,得知高先生的...
《钦定新疆识略》 松筠(1752—1835)是清朝中叶著名的封疆大吏。他熟稔满汉文,历任蒙古、西藏、新疆等边疆地区办事大臣及将军之职,尤以库伦办事大臣、驻藏大臣及伊犁将军任上...
周汝昌与许政扬是燕京大学同窗契友,二人同为燕大中文系研究院录取的第一届“研究生”,而且仅仅录取了他们两位。 周汝昌与许政扬之交谊甚笃,周汝昌回忆说:“我们住在一间屋...
童庆炳,1936年12月27日出生于福建省连城县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1955年龙岩师范毕业后,被选送至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1958年留校工作。1963年—1965年、1967年—1970年分别被派往越...
蔡美彪,1928年3月生,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史学会第二、三届理事,曾任中国元史研究...
自1937年秋从苏州西迁,由杭州、武汉而入川,一直到抗战胜利,叶圣陶居川八载。“渝沪通信”和“嘉沪通信”是保存下来的他在重庆和乐山与在上海孤岛的朋友们的通信,收件人主要...
2011年3月,童庆炳给北师大本科生授课。 编者按 在北京师范大学赵勇教授的记忆之中,恩师童庆炳先生学识渊博、不忘初心、率先垂范、立德树人,是一位真正的学界楷模。作为新时期...
陈寅恪先生弟子广众,主体是他在大学执教时的学生和他在中研院史语所任历史组主任时指导的青年学者,另有虽未亲承音旨但仰慕师法他治学方法的私淑弟子。其私淑弟子中最著名者...
本报拉萨12月23日电(记者尕玛多吉) 近日,在微信朋友圈刷爆的一则消息令不少人感到痛惜——年仅50岁的“多派”唐卡创始人、中国唐卡博物馆艺术顾问、西藏唐卡文化产业领...
寻求志同道合之人 著名思想家梁漱溟一生注重交友,朋友也非常多。他的朋友大致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比他年龄大很多的忘年交。如梁启超、林宰平等人,这些人既可以称之为前辈,...
《徐复观全集》,九州出版社2014年出版 徐复观先生是新儒学的大家之一、20世纪台港澳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政论家。1928年徐先生赴日,入日本士官学校,“九一八”后返国投身军职,...
陈寅恪(1890—1969) 【各校援助十九路军】,刊载于1932年3月5日《世界日报》 【陈寅恪等致电国府】,刊载于11993322年年33月月55日日《《世世界界日日报报》》 “九一八”事变之后,华北...
苏东坡买来了一头牛,还有锄头、水桶、镰刀之类的农具,那是一个农民的笔墨纸砚,收纳着他的时光与命运。劳作时,苏东坡头戴竹笠,在田间挥汗。第一年种下的麦子在时光...
小野贤二在书房讲述自己的研究经历。书桌上摆放的是他收集的侵华日军士兵日记。本报记者 刘军国摄 侵华日军士兵菅野嘉雄1937年12月13日—20日的日记。本报记者 刘军国摄 “16日……...
【绝活看点】陈云华,国家级非遗青神竹编工艺传承人,“国际级竹编大师”,“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大师”,60余年专注竹编开发、创新和传承,可以将一根不到1厘米厚的竹块剥成24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