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十月十五日是“下元节”,传说这个节日是道家“水官”的诞生日,在这一天,道观往往会做道场超度亡灵。后来演变为民间祭祀祖先、追念先人的日子。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高巍...
资料图:小雪前夕,11月21日,北京迎今冬首场降雪。雪后的紫禁城一片银装素裹。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小雪”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进入该节气,中国部分地区开始降雪,但...
资料图:“乙未年中元节祭祖大典”在山西洪洞大槐树祭祖园举行,来自海内外的近万名移民后裔齐聚大槐树下,同祭移民祖先。任彦薇 摄 中元节是中国民间的祭祀节日,又称“鬼节...
大雪是入冬后第三个节气。《三礼义宗》记载:“大雪为节者,行于小雪为大雪。时雪转甚,故以大雪名节。”但并非降雪量一定大。它与小雪节气一样都是反映了气候特征和降水变化...
闲翻史书,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古人无论迎接隆重节日,还是面临寒热变换的节气,皆从“吃”开始,然后用新的形式或符号去发展节日、节气内涵。就连怎么度过酷热难耐、胃口顿失...
资料图:大雪节气“财神”福州街头送祝福。中新社发 刘可耕 摄 大雪晴天,立春雪多”,这句农谚形象地说明了大雪节气的象征意义及重要性。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高巍表示,大雪到...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7日将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这是全年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专家提示说,此时节,公众要随时关注气温变化,适度增减衣物,以防感...
古代春运“大巴”畜力车 资料图片 2016年12月15日,随着2017年春运火车票的开售,又一场全球规模最大、最集中的人口流动拉开序幕。 “春运”一词最早出现在1980年的《人民日报》上,...
今天正逢白露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日。在古人的观念中,白露是农历八月的节气。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份,因此 古人称之为“仲秋”“正秋”“中秋”等等。据《礼记.月令》...
资料图:西安现“冬至祭天礼” 重温中华传统文化. 中新社发 张远 摄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冬至。民间素有“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冬至大如年”等一系...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
今日8日4时33分,太阳到达黄经195度,为寒露。寒露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结束,天气干燥。此时节常常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秋躁症状,要多喝蜜水...
秋已逝,冬将至。今天,我们迎来了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冬。立,建始也。立冬,冬之始也,万物收藏。立冬是24节气中的第19个节气。立冬过后,天会明显黑得更早。 “立冬”节...
资料图:中国传统节日的腊八节,大批的北京民众赶往1700余年历史的北京京西古刹潭柘寺争喝腊八粥。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今天是传统的“腊八节”,随着这一天的到来,年味渐浓,整...
小寒时节,是冬季最冷的第一段时间。 古人云:“冷气积久而为寒,小者,未至极也。”在古人眼里,寒冷是个不断发展和积累过程。小寒时节,又正值三九隆冬之际,俗话说“冷在三...
今日“小年”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灶、扫尘、吃灶糖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神,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
明日大寒。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
霜降后十五日立冬,此时天气渐寒,万物尽藏。旧时百姓在深秋早冬之时却不急于“去寒就温”,仍以积极的心态、丰富的活动来应对那逐渐凌厉的北风。 赏红枫 资料图 枫叶经霜方红...
俗话说“不出十五不出年”,曾经要闹腾到元宵节才算到头的春节,如今的年味儿虽然在逐渐变淡,但是面对正月十五这个传统的节日,新春期间的活动也将在这一天达到一个高潮。就...
芒种是夏季的第3个节气,适逢每年公历的6月5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75°时。农历书记载: “斗指巳为芒种,此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名芒种也”。 就是说,芒种节气最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