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腊月二十三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小年”。旧日,人们会在这一天祭祀灶王爷,一系列过年的“准备活动”亦随之开始。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刘一达告诉中新网,过小年也是过...
元宵佳节,鸡年新春期间的节日活动,也将在这一天达到一个新的高潮,其节日气氛浓烈,亿万国人尽享好时代、好节日、好生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再一次得到见证。 一般来...
除夕的来历 除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即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春节前一晚,因常在夏历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相传古时候有个可怕的怪兽名字...
“骄阳渐近暑徘徊,一夜生阴夏九来。”《中国天文年历》显示,6月21日12时24分迎来“夏至”节气,意味着炎热天气的开始,一年最热的阶段即将到来,多地将迎高温考验。 天津市天...
2017年1月27日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夜、岁除,农历历法中指每年农历全年最后一天,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是一年之中人们除旧布新、祈福禳灾的日子。“除夕”,在古代还...
2月11日上午,由湖北省襄阳市汉水文化研究会等单位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襄阳穿天节”在该市鱼梁洲中心广场开幕,活动吸引了3万多名市民和1000多名外地游客参与。 据了解,今年...
农历六月初六,是一年里最有名的洗晒日。 这个时间,在江南地区,一般来说黄梅雨季已出、三伏炎天正入,为了防霉防蛀,做两件事情正当时——晒和洗。晒之事,可以晒衣、晒书、...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习俗源自何时很难考究,不过一般认为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终于把中国人过年的传统习俗找全了,作为现代人的我们,看...
月半帖(书法) 王羲之 再过两天,就到雨水节气了,这个节气表示降水开始,雨量渐增。前后十五天的雨水节气,从“七九”跨到“九九”,民谣所谓“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中国天文年历》显示,7日5时51分迎来“小暑”节气。保健专家提示说,小暑期间,迎来三伏天,“桑拿天”来袭,闷热当头,公众要注意防暑和养心。...
《汉宫春 · 立春日》 南宋·辛弃疾 春已归来。 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 立春·中国人一年的开始 这一日,风从东方来。老话说:“东方为春,春者,万物...
“二月二,龙抬头”,这个传统节日又称作“春龙节”,有不少习俗保留至今。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刘一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春龙节一般在“惊蛰”前后,按传统说法,“...
2017年7月7日,农历六月十四,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 小暑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释小暑说:“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被称为“龙抬头”,它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此时,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帝王将相,会在这...
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通常2月4日是立春的正日子,但是今年的立春却是2月3日。天文专家表示,3日立春很罕见,上一次发生在1897年,距今120年,...
资料图:西安“入伏”热浪持续,图为泛舟避暑的民众 冀浩凡 摄 今天起,高温高湿的“三伏天”正式开始,民间称之为“入伏”,面对着湿热的气候,饮食更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有句...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小年”。旧日,人们会在这一天祭祀灶王爷,一系列过年的“准备活动”亦随之开始。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刘一达告诉中新网,过小年也是过...
农耕舞蹈。 董明勤 摄 7月28日,以“绝版张家界·直播惊世界”为主题的2017第二届中国张家界民俗文化活动月暨首届国际网红直播旅游节之系列主题活动--“千人傩面祭先祖”,在湖南...
惊蛰(jīng zhé),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是藏的意思。《月...
阳和启蛰 , 春雷惊蛰 惊蛰,原本称为“启蛰”。 动物入冬后藏伏于土中冬眠,不吃不喝不动,古人称之为“蛰”。 “启”是开启的意思,随着气温升高,泥土变得松软,冬眠的虫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