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节是苗族人民的“春节”,也称作“客家年”。过年时,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按照风俗,苗族人民用对歌的方式表达他们对新年的...
过年是土家族的最大节日,从内容到形式上都较其他节日隆重得多,持续的时间也最长。土家族过年,有过小年和大年之分。小年过的是腊月二十三;大年要比汉族提前一天,即月大是...
在每年的六月庄稼成熟时举行。过节时人们聚集起来,举行隆重的朝拜仪式,然后在喇嘛和扎巴的带领下,背经书举经幡,围绕村庄和庄稼地转一周,祈求神灵保佑,人丁兴旺,庄稼丰...
雪顿节概述 每年藏历六月底七月初,是西藏传统的雪顿节。在藏语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顿”是“吃”、“宴”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奶子的节日,因此又叫“酸...
相传藏传佛教的佛祖释加牟尼诞生和圆寂的日子是藏历四月十五日,为了纪念这一天,门巴族地区的所有寺庙念经祈祷,举行各种宗教活动。到时每家都要拿出一定数量的糌粑、酥油和...
哈尼族的扎扎节 每年夏历六月,是滇南哀牢山区的哈尼族同胞欢庆传统节日——扎扎节的日子。扎扎,亦称“苦扎扎”或“库扎扎”,在哈尼语里是“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康泰”的意思...
近十年来,舞火狗这种特殊的民间艺术却到了濒危的边缘,只有个别村寨还保留有舞火狗活动,主要原因是现在年轻人对祖先祟拜的观念开始淡漠,并开始放弃旧有的情感表达方式,生...
新水节又称"迎新水",时间在佤历一月初一至初三,即公历11月。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部落的头人盖大房子时,全寨欢歌起舞。而每天晚上都有一个陌生的漂亮姑娘来和头人儿子广格...
“砍火星”的整个程序由苗族的“鬼师”(即巫师)或称“苗老师”主持,其活动的时间是在天色微亮、太阳未出之前。负责当年主办者的苗族农户,事前要准备好祭品,并采伐一根枝...
酥油花灯节始于明朝永乐七年(1409年),由藏传佛教格鲁派祖师宗喀巴于藏历正月十五在拉萨创办传昭法会时所创,宗喀巴向拉萨大昭寺内的佛祖释迦牟尼金像供奉酥油花和供灯...
会街,阿昌话叫“熬露”,每年农历八九月间举行,是迎接佛祖返回人间的日子。传说佛祖“个打马”(释迦牟尼)为母亲上天念经三日(相当于地上三月)返回人间时,佛光普照,青...
“浇花节”的来源传说有多种: 一种是一个忤逆的儿子在清明节后第七天在山上干活,看到雏鸟反哺的情景,有所感悟,决心好好侍奉母亲。这时,他母亲正在向山上走来,为儿子送饭...
晒佛节,青海互助土族的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届时,佑宁寺的喇嘛们将香巴大佛像由大经堂檐前直挂到铺有地毯的经堂台阶上。虔诚的信徒们给佛像磕头膜拜,献上供品。...
苗族龙舟竞渡具有悠久的历史,明(嘉靖)《贵州通志》卷三“风俗”记载:“镇远府端阳竞渡。府临河水,舟楫便利,居人先期造龙船,绘画首尾,集众搬演居戏。以箬裹米为粽,弃...
1、祭祀活动有严格的程式性、严肃性:即:按“领生”——“回熟”——寨民会餐进行;祭祀时不准说话,不准穿白色衣服,有身孕的人家不能参与。 2、歌节的多人参与性:寨中男女...
毛杉树节,居住在黔西南安龙县的布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也叫“赶毛杉树”。在纳拿和者棉之间,有一块十亩见方的小土丘,当地称它为“毛杉树”。每年从农历三月初三以后的第一...
牛魂节又称牛生日、牛王节、脱轭节、开央节、牛王诞,是壮、汉、布依、瑶、侗、土家、么佬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多在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也有在六月初八或八月初八举行的。传说这...
云南省元阳县碧播山一带的哈尼人,每年农历二月初四要欢度别开生面的姑娘节。 这天,鸡还未叫,男人们就要首先挑回一担水,天麻麻亮时,再砍回一捆柴,接着,就生火烧水,把洗...
1、禁烟冷食: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著,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 2、拜扫祭祖:寒食节扫墓祭祖在...
仡佬毛龙节是石阡仡佬族世代流传下来的民间崇尚的表现形式,主要流传于贵州省石阡县龙井、汤山等乡镇的宴明、龙凤等仡佬族村寨,辐射及于全县各地的侗、苗、土家各民族。仡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