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简《文子》的释文虽然已经发表, (1) 但是整理者说明已发表的只是初步认定为《文子》的内容,其中还有若干文字没有校对,竹简的图版也没有发表。释文在几处的句读上,也有...
【内容提要】古汉语中“命”这个字有命名、生命、命运三重含义,而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命”的深刻含义也就隐藏在这三重含义及其相互关系之中。“命”是对个人生命存在的限定或...
彭蒙是战国年间黄老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天下》篇曾经论述过他和田骈、慎到一派的思想: 公而不党,易而无私,决然无主,趣物而不两,不顾于虑,不谋于知,于物无择,...
本文认为:天下篇中论及的五派十子的思想在《庄子》中均有反映,它是《庄子》各派理论的一个总结。《庄子》一书乃是庄子、老子、宋鈃、彭蒙、墨子五家作品的汇集,所以全书表...
《老子》一书,自古及今注疏无虑数百家,而人言言殊,并无主流正统,而复缺乏讨论。其中《道经》之第一章,于全书有开宗明义之重要意义,近年虽有两三名家专文研究,亦未有定...
内容提要: 从政治和精神双重层面把道家与“自由”联系起来所进行的考察,已经有了不少成果。如果说道家在政治上的自由(我们称之为“自治”)观念,主要是由老子道家建构起来...
内容摘要 陈景元是北宋著名的道教学者,他对《庄子》作了文献与义理相结合的综合性研究。不仅对《庄子》进行了音训、校勘,而且注意发挥《庄子》一书的义理,将对道的体悟与修...
【提 要】 中国古代的学说大抵都是致用的,诸子百家无论其学说在“哲学”或说“为道”方面建树多高,也必有其社会政治归止。但是由“哲学”或说“为道”的学术原则方面看,老...
〔说明〕本文选取近十年来出版的四部有关道家研究的博士论文,从新考据学研究、哲学研究和现代阐释学的研究方法三个方面略作评述,以图反映出中国哲学史研究特别是道家庄子研...
〔提要〕 《老子·道经·二章》的"有无相生"与《四十章》的"有生于无"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不可以相混。"有无相生"属于形而下之"器"的层面,是老子所否定的。其中"有无"是一般名...
听之以心。 ——《庄子·内篇·人间世》 听无音之音者聪。 ——《淮南鸿烈·说林训》 一 《庄子·内篇·人间世》说:“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 与此类同,中国古典文献中,有一...
老子的“道”在被人们纳入认知的视野作了种种探究后,这里试图从价值趣向上对其底蕴再作寻问。离言绝待的“道”所示于人的是天人之际的消息,领受这消息用生命的体悟也许比智...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二十一章)老子的“道”指的是化育宇宙万物的某种神秘的势...
说明 :庄子和屈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突出地位的人物,二人都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战国时期,都居住在楚国或靠近南方一带,著作中都有《渔父》篇。两篇《渔父》各具特色,又有...
摘要: 传统至今,理论界占主导地位的观点,认为道家的核心思想是“道”。这一说法值得商榷。道作为一个最高哲学范畴,不是道家首先提出来的,也不是道家特有的哲学范畴。先秦...
如果以西方哲学的解释模式与框架来看待中国哲学史上的庄子哲学,庄子的人格理想内容似乎并不见容于西方“哲学”这一学科的尺度标准。因此胡适之先生在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
提要: 在中国哲学史上,明确倡导“无为”理想的老子哲学,不仅第一次在与“道”的内在关联中考察了“为”的问题,指认了人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的“有为”本性,而且还提出了包含...
老子《道德经》八十一章中的第一章第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这是老子写《道德经》的开宗明义之句,其分量是极重大的。如果这个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没有弄清楚,那么以...
——20世纪西方对道家哲学特质的新认识 在20世纪之前的大多数西方人面前,挥之不去的问题与其说是“道家究竟是什么哲学”?“道家何以能是哲学”?勿宁说是:“道家像什么哲学...
老子者,(1)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2)姓李氏,(3)名耳,字聃,(4)周守藏室之史也。(5)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6)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