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宫观。在四川省灌县西南的青城山丈人峰下。此地传为五岳丈人宁封子修道处,该宫创建于唐代开元十二年(724),时名丈人观,宋代改名“会庆建福宫”。现仅存两院三殿,均为清...
道教名山胜地。位于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境内。两汉时名巍山,取其峰峦高耸,冠于群山之意;清初因每年夏秋之交,山中常有红光相荡,且经雨不灭,人称龙戏珠,从而改巍山...
道教宫观。在四川省灌县西南的青城山丈人峰下。旧名天真观,建于明代;由上下两殿组成。古迹有莲花石、天然泉等。宫后一径直通圆明宫,前可下木鱼山,是处天宇开阔,景色秀美...
道教名山。位于云南省腾冲县城西北。亦名尖山。其山异峰兀起,宛若竹笋,直插青天。主峰海拔 2,445 米;山间奇石裸露,悬崖壁立;山顶建有玉皇阁、三清阁、吕祖殿;山腰建有关帝...
道教宫观。在四川省灌县西南的青城山中木鱼山上。旧名清虚观,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后屡有修葺。宫内共三殿五院,主祀三官大帝、斗姥元君、王灵官等道教仙真。宫外丛林...
道教宫观。在云南大理太和县(今大理县)。创建于明初。刘渊然弟子芮道材得敕真人号,即于其所居之地立此观。乃当时大理府道纪司所在地。...
道教宫观。在云南大理点苍山应乐峰下。明嘉靖间,李元阳尽捐家赀而建之。万历《云南通志》载杨慎记言,建此观时“双鹤翩然,集于殿脊”,故名。中为上帝阁,后为玄元殿、三清...
道教宫观。在四川省灌县西南的青城山之巅。始建于晋代,后废,唐玄宗时又加修建,五代间王衍再建,明末毁于火。现存殿宇建于清代同治年间(1862—1874),主要建筑有山门、正殿、配...
道教著名宫观。在四川省灌县西南的青城山山腰。古称真武宫、清都观、洞天观。创建于晋代,殿内供奉真武大帝、东岳大帝、吕洞宾及张三丰塑像。唐之薛昌、五代杜光庭、宋时张愈...
道教宫观。在云南大理赵州(今下关市)西风仪山麓。明嘉靖、隆庆年间邹尧臣率州人创建。李元阳《瑞云观记》载:嘉靖四十五年(1566)十二月五日傍晚,忽有白云结成一阁,檐牙斗拱,...
道教宫观。在云南鹤庆府(今鹤庆县)治东。《鹤庆府志》载:明隆庆丁卯(1567),鹤庆知府周瓒、丽江府土官木高创建,规模宏大;康熙辛巳年(公元1701),总兵刘廷杰重修,新添亭台树...
道教宫观。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城西北四十华里的金华山上。东晋时道士陈勋来此结茅为庵,修道学仙;梁天监年间 (502—519),称其建筑曰:“金华山观”,唐代更名“九华观”,宋...
道教宫观。在今云南省昆明市,位于城北12公里处龙泉山麓。《汉书·地理志》载:“益州有黑水神祠。”清朝云贵总督阮元经考证认为黑龙宫即在汉祠旧址。元初此地有庙,后遭兵难被...
道教庙宇。在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境内的巍宝山前山灵官殿之后。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原在三皇殿下,清乾隆十三年(1748)移建今址,嘉庆二年(1797)复修。主要由四帅殿...
道教文物。俗称铜瓦寺。在云南省昆明市太和宫内。初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系云南巡抚陈用宾命人仿武当山铜殿铸成。明末,统治云南的沐氏,以为此铜殿属金克木,对沐氏不利,...
道教庙宇。在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境内的巍宝山之巅。又称斗阁。创建于清代,乾隆四十年(1775)重修。主要建筑有大殿、南北二斗殿等。大殿内供斗姥元君塑像,南斗殿内奉九位...
道教宫观。在云南昆明城北12公里龙泉山麓。《龙泉山道院记》载:洪武已亥年(1395),西平沐公在此择高地构道院一区,命道士徐日暹主之。不久,长春真人刘渊然到滇,曾居此观弘道...
道教庙宇。在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境内的巍宝山前拱城山山脚。初建于明代,后被焚毁,清代光绪年间 (1875—1908)住持陈本善重修。原主要建筑有过厅殿、中殿、大殿等,大殿内...
道教庙宇。在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境内的巍宝山后山。亦名培鹤楼。建于清代乾隆二十五年(1760),同治年间(1862—1874)毁于兵乱,光绪年间(1875—1908)重修;阁正中原供奉纯阳祖师...
道教庙宇。在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境内的巍宝山前山。又名清微观、清霞观。相传其址为太上老君点化南诏王细奴逻之地,创建年代不详,初为南诏祭祀太上老君之所,清代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