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印刷术,源远流长,传播广远。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它随中华文化的诞生萌芽,随中华文化的发展演进。如果从其源头算起,迄今已经历了源头、古代、近代、当代四个历...
西汉初年,政治稳定,思想文化十分活跃,对传播工具的需求旺盛,纸作为新的书写材料应运而生。许慎著的"说文解字",成书于公元100年。许慎认为纸是丝絮在水中经打击而留在床席上...
印章约起源于商代,历代都有发展。所用材料有铜、石料、骨料和木料等。早期的印章是用作家族的标志、地位的象徵、饰物佩带或用作封泥。在纸没有出现之前,公文或书信都写在简...
毕升(?-约1051)北宋发明家。徽州(今安徽歙县)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 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现在的木板水印画仍...
造纸原料的多样性是造纸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西汉时期的纸大都以麻为原料,东汉也以麻纸为主,到蔡伦时代,又利用树皮(主要是楮皮)造纸。此后,各种树皮纸纷纷问世。魏晋时...
宋(公元960-1127年)。高31.8,宽44.6厘米。中国历史博物馆藏。《诗集传》为朱熹撰,共20卷,是宋儒研究《诗经》的一部重要著作。该本刊印精绝,纸墨如新,为传世孤本。...
人类最早用于着色的颜料是红色的赤铁矿(Fe2o3)和黑色的磁铁矿(Fe3o4)等矿物质。这些五颜六色的石块很容易从自然界取得,不需经过复杂的处理就可使用。在中国陕西临潼五千多年前...
关于造纸术的起源,过去多沿用历史学家范晔在《后汉书·蔡伦传》中的说法,认为纸是东汉时代宦官蔡伦于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发明的。其实古籍中的已有记载,在蔡伦'发明...
宋(公元960-1127年)。高31.8,宽44.6厘米。中国历史博物馆藏。《诗集传》为朱熹撰,共20卷,是宋儒研究《诗经》的一部重要著作。该本刊印精绝,纸墨如新,为传世孤本。...
大约在公元2世纪,中国开始利用大麻和树皮纤维制造书写用纸。此后,随着技术和设备的进步,造纸技术在中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造纸术首先传入与我国毗邻的朝鲜和越南随后传到了...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利用矿、植物对纺织物进行染色,并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掌握了各类染料的提取,染色等工艺技术,生产出五彩缤纷的纺织品。这些纺织品,不仅是古代人民...
6000年的人类文明史,已历经三代,而这三代文明,都有一个明显的技术标志。 第一代文明的高峰是埃及文明,铁的发明是它的技术标志,由于冶铁技术的发明,使得昂贵的青铜制器逐步...
明(公元1368-1644年)。长120、宽52、高87厘米。这是一种独轮车装载火箭的战车,前有绵帘,需要时可放下挡铅弹,车两侧设置六筒火箭,计160支,火铳2支,长枪两支,此车由两人操作...
中国的印刷术,源远流长,传播广远。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它随中华文化的诞生萌芽,随中华文化的发展演进。如果从其源头算起,迄今已经历了源头、古代、近代、当代四个历...
文字的雕刻技术 中国古代的文字雕刻技术历史很久,商代的甲骨文,就是先写字后雕刻而成。 青铜器铭文,在浇铸前需要刻制字范,这种字范当是凸起的反体字,说明当时已有高超的...
元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长35.3厘米,口径10.5厘米,尾底口径7.7厘米。重6.94公斤。1935年发现于北京市房山云居寺,中国历史博物馆藏。这是中国也是世界现存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火...
(1)造木子 所谓的造木子,就是制造木活字的刻坏。其制作方法如下: (a)取枣木截割成约四分厚的木板,再将木板竖向裁成宽一寸的长方形木条,叠放晾干。 (b)将晾干后的木条两面用木...
(4)字柜的制作 制字柜。按照康熙字典的十二干支分类法,将活字分别排列在十二个木柜中。每个木柜高五尺七寸,宽五尺一寸,进深为二尺二寸,木柜腿高一尺五寸,每个木柜配备一条...
1450年,德意志人古腾堡(右一)改良了中国的活字印刷术。 一场战争将造纸术带到西方 小小纸牌帮印刷术传遍欧洲 中国难民将造纸术带至朝鲜,“高丽纸”反成中国文人墨客挚爱 在...
雕版印刷一版能印几百部甚至几千部书,对文化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刻板费时费工,大部头的书往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存放版片又要占用很大的地方,而且常会因变形、虫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