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游故宫,都惊诧于导游讲的所谓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房子,却忽略了位于故宫博物院养心殿西暖阁的一间小小书斋。它原名温室,后改为“三希堂”,是清高宗弘历即乾隆皇帝的...
日前,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新疆工作队队员在吉尔赞喀勒墓地发现了世界最早的11只拜火教木制火坛。 这些火坛在一座墓葬里的一具人头骨旁边,如同一只只不太大的方木墩子,中间...
在马来西亚航班空难事件中,“7”成为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数字:机型是波音777,航班号是MH17,事发7月17日;另据马航声明,飞机服役17年,首飞于1997年7月17日……这一串数字虽属巧...
河北省临漳县李家村村民王文章日前向记者展示了他祖辈留传下来的清代和民国年间的24张地契文书。专家介绍,这些地契为研究清朝、民国时期土地私有制提供了佐证。 王文章向记者...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宋代诗人刘翰的这首绝句,描述的正是夏秋季节交替时的立秋之日场景。 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阳从北回归线...
河北省河间市文保部门工作人员19日在二十里铺清真寺内,发现一块长约1.5米、宽约1米的木质匾额,上书“惟精惟一”四个金色大字,浑厚质朴,中国最后一名状元刘春霖的署名在匾额...
8月6日,著名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李山教授做客腾讯儒学《明德讲堂》,讲授“四书系列”讲堂第一期《大学之道》。李山教授从《大学》内容的渊源“内圣外王”思想的来历讲...
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节日七夕节,节日主要参与者是少女,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相传,这天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
4省12地明争暗夺多专家力挺唐县 尧帝故里在哪里?国内4省12地各自出招明争暗夺。21日上午,在保定唐县庆都山广场尧帝像下,400余名海内外刘姓宗亲,冒着小雨焚香祭拜寻根祈福。其...
8月7日即将迎来立秋,专家表示,经过一个漫长炎热的夏季,人们的脾胃多有损伤,消化功能尚处于脆弱状态。因此,刚入秋不宜大补,应以调理脾胃功能为主,为秋冬寒冷季节进补打...
日本的七夕节虽然源自中国,且延续了乞巧的风俗与习惯,但一则自明治维新以后就改成了每年西历7月7日,二则主要不是用来祈祷得到爱情,而是祈求姑娘们能拥有一身好手艺。 日本...
近日,故宫博物院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院长单霁翔首度公开对“珍贵文物都去了台湾”的说法予以澄清。他介绍,由于时间紧迫以及装箱人文物知识所限,“择精品文物装箱”的要求,...
中国户籍制度改革历史回眸 西周时期 西周时创建了原始的人口登记办法。当时设立了掌握户籍的官职“司民”,对生齿(男孩满8个月,女孩满7个月为生齿)以上的人,按不同性别登记于...
旅顺博物馆新展“华彩争辉旅顺博物馆藏明清官窑瓷器展”于7月25日启幕,展出的是馆藏的明清两代官窑瓷器精品65件。这些文物精品或拨交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文管会,或征集于...
北京时间8月7日22时2分将迎来今年的“立秋”节气,这预示着秋天的来临。不过专家表示,立秋后暑气一时还很难消除,在这夏秋过渡之际,公众要做好自我防病保健工作。 天文教育专...
陕西石峁遗址系公元前2000年前后我国规模最大的城址,石峁城址以皇城台为中心、内外城包围环绕的环套结构,开启了中国古代都城建筑格局的先河。它的发现改变了人们对中国早期文...
7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发表了题为《共创中韩合作未来同襄亚洲振兴繁荣》的演讲,演讲中提到了多位在中韩交往史上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物。 记者采访了南京文...
孔姓来源:出自商周子姓 孔姓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历史传说时期,远古时代已有孔姓。当时有个史官,叫孔甲,曾作《盘盂》一书。但因为孔甲之后的世系没有资料,所以一般认为孔姓源...
30万年前的南京姑娘长啥样?刑侦专家赵成文昨天公布成功复原的“南京直立人”面相,这个30万年前的南京姑娘瓜子脸、高挑眉、大眼睛,可谓标准的美女脸型。 “南京直立人”复原...
得姓 爨姓得姓跟“烧火做饭”有关 有一种说法是,爨姓源于姬姓。周王朝时期,有一种官职叫爨官,就是主管王室火灶之事的官员。爨官的后裔子孙中,有人以先祖官职为氏,称爨氏...